裴 蓓,王 矗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安徽 合肥 230000)
礦山水工環包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以及環境地質三個方面,其中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中任何一項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嚴重的地質災害發生,進而導致一系列更加嚴重的安全事故,對環境及社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1]。因此,在進行礦山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勘查工作,盡可能的掌握更加全面的地質數據。
將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為三個等級,用“大”“中”“小”來表示,通過對地質勘查的了解得知,礦山斜坡、沖溝等地形結構本身的地質災害發生概率較高,屬于危險性性最大的地形地貌。在進行評估的過程中應當在勘查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利用綜合層次分析法,科學的進行地質結構深層的勘探,減少由于忽視地形和地貌導致的評估結果誤差較高的問題發生,提高評估報告的準確性。
其次,在進行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過程中,地質災害的發展程度以及發展方向也是主要的危險性評估因子,同時也是影響評估結果準確性的因素之一。在評估過程中若忽視了地質災害相互影響間產生的連帶反應,只考慮礦山小部分的地區造成的影響,就對地質災害發生的概率進行判斷,不僅會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還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工程事故發生。例如,由于工程施工產生的震動造成山體滑坡、水利工程建設導致水體松動、坍塌等,這些危險性較高的地質災害若在評估過程中沒有及時發現,會對礦山工程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表1 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劃分標準表
由表1中的數據可知,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劃分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大、中、小。在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時,通過不同評估因子各項參數的獲取,與表1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得出更加精準的評估結果。通過對不同等級的危險性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進行分析得出,低等危險性地質災害有利于農田的形成,且農田對于地質災害的破壞和污染影響不大。中等危險性地質災害地區可用于進行輕度的工程施工,但在施工過程中應盡可能降低由于施工導致的地質災害影響。高等危險性地質災害不易進行任何工程施工,同時還應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其地質災害形成進一步的惡化。

圖1 實驗結果對比曲線圖
本文針對傳統模糊聚類評估方法主觀性太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綜合層次分析法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對一個包括多方面危險因子而又難以準確量化的復雜系統進行分析評價時,通過探索各危險因子之間以及它們與評價目標的相關性,理順組合方式和層次,據此建立系統評價的結構模型,為了進一步的驗證本文方法的誤差率更低,將傳統方法與本文方法進行對比實驗。參考某礦山現有地質災害調查結果和地質勘查數據,選取5種典型地質災害作為危險性評價因素,分別利用兩種方法對該礦山可能存在的各類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比較兩種方法評估結果的誤差概率,并將實驗數據繪制成如圖1所示的實驗結果對比曲線圖。
由圖1可以看出,通過本文方法和傳統方法分別對樣本的A、B、C、D、E五種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進行評估得出,利用綜合層次分析法對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誤差率保持在5%以內,而傳統的模糊聚類評估方法對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評估誤差率最高達17%,通過實驗進一步證明了本文提出的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方法具有更高的準確性,更適用于實際的礦山工程前期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估。
通過本文研究得出,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是工程項目施工中主要的安全隱患和威脅,在實際工程施工前要嚴格按照要求,結合先進勘查技術,精準的對礦山水工環地質災害進行全面的勘查,從而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