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
軌道工程車輛運行時,當線路鋼軌黏著不佳時進行緊急制動,容易出現(xiàn)閘瓦抱死車輪現(xiàn)象,造成車輪相對軌面打滑,從而造成車輪踏面擦傷。車輪踏面擦傷或剝離后,使車輪不能正常的在鋼軌上運行,加大車輪振動和沖擊;由于擦傷或剝離后使車輪振動加劇,直接會影響軸承內(nèi)滾子與滾道的正常運行,極易造成軸承故障;車輛踏面擦傷、剝離后都會使踏面局部凹陷,致使車輛在運用中出現(xiàn)周期性的上下振動。
車輛運行過程中,因突發(fā)情況車輛需要進行緊急制動,制動過程中因線路、外部環(huán)境條件、制動力及閘瓦摩擦系數(shù)影響,車輛容易出現(xiàn)車輪抱死現(xiàn)象,車輪抱死后,車輪踏面與鋼軌之間進行打滑,車輪打滑過程中,因車輪未轉動,車輪踏面的某個固定點一直與軌道進行摩擦,造成局部溫度急劇上升,將車輪踏面局部融化,再進過鋼軌的導熱,車輪踏面融化點又急劇降溫,造成踏面局部產(chǎn)生馬氏體組織,馬氏體具有硬而淬的特點,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容易從車輪上脫落,造成車輪踏面不平,這就是車輪踏面擦傷后損傷過程和原理。
以DGY470內(nèi)燃軌道車為例,軌道車輛制動過程屬非勻速運動,加速度為變量,當速度間隔取得足夠小時,加速度趨于常量,制動計算以此為基礎,進行Matlab迭代編程計算,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以單車為例在制動計算中,制動距離Sz為制動空走距離Sk和有效制動距離Se之和,即:Sz=Sk+Se;制動時間tz等于制動空走時間tk與有效制動時間te之和,即:tz=tk+te。依據(jù)《列車牽引計算規(guī)程》對于單車,制動空走時間均按緊急制動tk=2.5 s計算,那么Sk=v0·tk,v0為制動初速度。其他變量的計算如下。
(1)
式(1)中:v1、v2—制動時速度間隔的初速度和終速度,km/h
a為 [v2,v1]速度微區(qū)間內(nèi)的制動減速度,即在微區(qū)間內(nèi)為勻減速運動,m/s2
某時刻速度為v時的實時制動減速度a,由制動力B(kN)和運行阻力Fr(kN)產(chǎn)生,即
(2)
其中,G(t)為車輛整備重量,另兩個參數(shù)具體如下:
(3)
μZ為制動黏著系數(shù),其計算公式依據(jù)《列車牽引計算規(guī)程》如下:
(4)
緊急制動時的閘瓦制動力與黏著制動力計算:通過上述計算方法,應用MATLAB計算程序,選定軌道車以初速度v0=80 km/h在平直道運行時實施緊急制動,緊急制動時的閘瓦制動力與黏著制動力,具體結果見圖1。
當黏著總制動力大于閘瓦制動力時,車輪不會打滑,不會出現(xiàn)車輪擦傷現(xiàn)象,當黏著總制動力小于閘瓦總制動力時,會出現(xiàn)車輪抱死現(xiàn)象,造成車輪踏面擦傷。根據(jù)以上仿真結果,車輛在濕滑軌面運行時,閘瓦總制動力大于黏著制動力,將會有打滑的風險。

圖1 緊急制動時的閘瓦制動力與黏著制動力
通過計算,合理選配單元制動器的制動倍率及閘瓦的摩擦系數(shù),在滿足制動距離要求的前提下,閘瓦的制動力越小越好,可以降低車輪擦傷風險。
通過定期對鋼軌表面進行打磨,消除鋼軌表面的損傷,清除鋼軌表面油污、鐵銹、污跡,來提高鋼軌軌面黏著系統(tǒng),進而提高軌道車黏著制動力。
通過增加撒砂裝置,車輛發(fā)生緊急制動時,能進行自動撒砂,可以提高鋼軌表面黏著系數(shù)。
通過增加電子防滑系統(tǒng),當車輛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車輪抱死時,電子防滑系統(tǒng)可以避免車輪打滑。
車輪踏面擦傷會給車輛、軌道帶來系列危害,應采取措施規(guī)避擦輪風險。擦輪的原理是輪軌黏著總制動力小于閘瓦總制動力,造成車輪抱死擦傷,采取提高線路黏著系數(shù)、選擇合適的制動減速度等方式可有效規(guī)避擦輪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