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陽 談天

她與書畫有不解之緣。自小受家庭浸染,迄今習書習畫不輟,凡卅載。
嫻嫻,姓柯。潮州多佳麗,嫻嫻算一員。她幽嫻貞靜。字如其人,給人的感覺一樣幽嫻貞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教育廳書法教材編委、康有為書學院特聘書法家單永輝,這樣評價柯嫻嫻書法:“無論寫行寫楷,我總覺得柯嫻嫻的字里有一種閑逸之氣。從其落筆結體處推斷,應該有童子功的,也可能臨習過顏真卿,比如多寶塔一路。”
大概受韓愈的影響,潮州頗具文化根基。家族給柯嫻嫻最深刻的印記,有像齊白石一樣的留著大胡子的叔公,在當地是赫赫有名的書畫家;記憶中的爺爺,在當地也是有名聲的美術老師。看到孫女的秀慧,爺爺便教她習字畫畫。習書以唐楷啟學,并主攻歐、顏等諸體。每有筆會,也必帶上她。耳濡目染、耳提面命,為她日后的書法,打下了真正的童子功基礎。學校的墻報、黑板報,大多是她的手跡。中學畢業時,老師對她說:“以后你可以當抄寫員。”這在當年,是不低的評價。
老師這句話,也讓她更加酷愛書畫藝術。當然,她沒有直接去當抄寫員,而是考入了美術院校。這與書法,既無關系,亦有關系。書畫同源,那是間接關系;而畫之題字落款,必配以好的書法。在省陶藝的四度春秋,柯嫻嫻奠定了書畫的穩固基礎。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十年前,她來到中山,在一家四開的月報當美編。同樣的,這與書法,既無關系,亦有關系。能用書法表現的,她必不放棄。但她自覺,月報的習書機會,還是太少。
于是,她想了個辦法,當“抄寫員”,到邊防部隊去做志愿者,幫他們編寫、抄寫墻報。對于書法界來說,她自知還沾不上邊;但對于部隊墻報來說,無疑是大“書家”。沒有壓力的、放松地習書,倒有明顯的長進。
至此,柯嫻嫻開始考慮,自己的書法,要有什么特點。一位老書法家見她眉目清秀,習字篤定,別具一種閑逸之風,欣然收其為徒。

柯嫻嫻作品
在老書法家的指導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誦讀經典,反復抄寫,柯嫻嫻的書法漸入佳境。單永輝稱為“嫻嫻體書法”,也許過譽,但具體評價還是中肯的:“落紙從容,提按騰挪,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幾分自信,幾分端穩,幾分靈動,雅俗之間,卻也有別樣的風致!”功夫在書外,有的內容她會反復抄寫幾十次。
以往,除春聯外,柯嫻嫻不敢將作品示人。如今,有人索要書法,她不再面紅耳熱。著名書畫家、原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湯小銘,給柯嫻嫻題寫四個字:“博古通今”。
回眸走過的路,柯嫻嫻覺得有點好笑:當初學的是工藝美術,常在瓷器上作畫,功夫自覺不淺,如今怎么陰差陽錯,棄畫從書了?論書說畫,自然算不上大家。那么,可否另辟蹊徑,作點創新,搞點新意思?
對,字畫并用,圖文并茂。于是,一只蜻蜓,一枚清蓮,配以書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便栩栩欲活。這還不夠,再創新。工筆畫又改為一佛手持一蓮花,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空白之處,以這樣的文字:“心中有愛才能春暖花開,心中有善才能美麗常態,心中有德才能涵物萬載,心中有道才能自如去來,心中有慧才能走出愚昧,心中有志才能成就人生”。活了,這就活了!
果然是心中有慧才能走出愚昧,心中有志才能成就人生。字畫的搭配,是必須默契的,字為畫增輝,畫為字添光。這就得有巧妙的心計。除了花鳥蟲魚,還得有人物。創作《孝經》,除了二十四孝圖,軸心人物還是孔子。畫工筆孔子,柯嫻嫻下足了功夫,僅看那須眉,便足見筆法的細膩。加上雋秀的書法,可算珠聯璧合了。
創新沒有止境。一首詩,一闕詞,若配上一幅貼切的小畫,是不是相得益彰?柯嫻嫻有許多想法和構思,正在進行中。
淡雅飄逸,柔情環繞。她的閑功夫,全賦予了書畫,心態也愈發平靜。中山市篆刻家、書法家、美術家盧德銘曾給柯嫻嫻題字“心如蓮花”,亦是知人之論。
書法的內容,也必須創新。平時,她給人題寫,力避不落窠臼。有一經商頗為成功的老板,自覺脾氣不好,向柯嫻嫻求書一幅,以求對自己有個警醒。為避開別人常題的“有容乃大”等詞,思考多日,柯嫻嫻方確定贈予“動以養身,靜以養心”八字,對方大喜。
編輯/麥婉華
柯嫻嫻(筆名柯潤辰),中山市書法家協會女子委員會委員、中山潮人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習書多年,作品師古而不擬古,擅創《道德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陰符經》、《孝經》、《吉祥經》、《茶經》、《治家格言》等呈現人性光輝的小楷作品。書風活脫,方整中多變化,樸厚中見猷勁,透露柔中帶剛之韻味。書法作品及報道曾發表于《人民日報·海外網美國頻道》、泰國《亞洲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畫刊》等,被國內外書畫館及名人雅士永久性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