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曳杉
武漢的新冠狀病毒不僅牽動著廣大人民的心,更是影響著市場的行情,疫情的開始緩解,以及對于疫情過后復工的預期展望,使得股市出現一波可觀的上漲行情。
同樣,自疫情發生以來,黃金的價格也一直處于震蕩調整階段,2月24日,國際金價曾一度突破1680美元/盎司,黃金概念股表現活躍。
眾所眾知,與股票、石油、房產等權益類投資相比,黃金的價格一直處于相對穩定,波動也不算太大的地位,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去年8月,黃金最低價時僅僅1160美元/盎司,隨后開始了緩慢的上漲,一度突破1500美元/盎司。新冠病毒這只黑天鵝,更是在影響市場的同時,在短期內主導起了金價的走勢。
2月13日當日,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的認定標準發生改變,由早期的核酸檢測改為臨床CT判斷,流程改變從而縮短了檢測時間,導致確診人數連續出現了較大的增長幅度。受疫情恐慌情緒影響,黃金市場也隨之上漲了兩天,金價一度達到了1580美元/盎司。
2月24日,現貨黃金更是突破1680/盎司的報價,創下了自2013年1月以來的最高紀錄。之后,金價便一路下滑。
對于此次現貨黃金價格飆升的原因,匠心商學院的院長許亞鑫表示,避險情緒是此輪黃金價格創新高的主要推動因素。
同時,他還指出,如果疫情得到相對迅速的解決,其結果可能僅限于中國黃金需求量的走軟,對金價的影響也是短期的。而如果疫情進一步蔓延,全球避險資金可能會對金價產生更持久的(積極)影響。
新冠肺炎這只黑天鵝,雖然給市場帶來了經濟上的不確定性,但還是有專家預測,今年的經濟會逐漸地開始復蘇,并一直持續到2021年,所以市場的基本大方向,目前還是沒有變化。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核心的還是美國的貨幣政策以及貨幣投放。而從歷史的表現看,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跟黃金呈現非常高的負相關性。
去年9月,金價呈現出高位震蕩的格局,其背后就是中美貿易談判第一輪的進行,以及連續的3次降息后,美國10年期債券的持續反彈。
今年年初,美國跟伊朗的沖突使得黃金成為最好的避險資產,金價上漲明顯。回顧最近的黃金行情就會發現,中美關系以及經濟(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短期內又成為了主導黃金價格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中,中美關系導致的黃金價格上漲,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避險以外,更多的是兩個最大的經濟國家的貿易關系會產生的影響。
至于經濟,或者說此次新冠肺炎對金價產生的影響,上文已有所闡述,在此不多費筆墨。
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金價雖然能在短期內維持著一定的漲勢,但從中期甚至長期來看,金價的進一步上漲,還是缺乏較強的支撐力量。同樣的,黃金市場也在等待著新行情的催化劑。
專家提醒,這一催化劑極有可能來自中美談判、美股、美國的經濟數據以及超預期的疫情變化等。
對比過往數據,我們不難發現,近年來,黃金的確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從2001年的250美元/盎司,攀升到2011年夏末1900美元/蠱司的峰值,此后金價有所下滑,同時在過去5年的時間內基本保持在1200-1300美元/盎司區間。
由此,部分投資者議論,在下一個5年甚至是10年,黃金將會有怎樣的表現?
海外的一部分分析師對于10年后的黃金價格都抱著異常樂觀的態度。
美國全球投資者公司首席執行官Frank Holmes、 CPM集團研究總監Rohit Savant和摩根報告的獨立分析師兼發行人David Morgan都認為,未來金價有望再創新高。其中,Holmes和Morgan甚至提出,10年后,黃金將會突破5000美元的關口。
而CCData.CC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Charlie Morris甚至提出,10年后的黃金價格將會抵達7166美元的高價。
當然,現在看來,黃金價格距離5000美元的牛市關口,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現在去花時間想這些,為時尚早。與此同時,判斷黃金是否即將步入牛市,還有一個判斷指標,就是金銀比。
黃金和白銀,都是自古有之的避險品,而在歷史上,二者的牛熊轉換也是基本同步的,當然也是有細微差別的。專家指出,黃金的避險屬性更強,漲跌幅度相對較小,白銀的避險屬性較弱,漲跌幅度更加明顯。
以本次上漲行情為例,金價幾次上漲,已創7年新高,而白銀的價格卻連今年2月的相對高點都沒有突破。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百年時間內,金銀比的合理區間在55-60倍之間,低于45倍時,金價相對被低估,而超過70倍時,金價則被高估。金銀比已經維持在80倍高位許久,近期的一陣動蕩,更是將金銀比推向了92倍的歷史新高,這也同時意味著,黃金的價格已經被嚴重高估。
回顧以往的歷次牛市,銀價較之金價,漲幅更大,金銀比也隨之縮小;同理,歷次的熊市,金銀比會隨之放大。
眼下的金價不斷上漲、創新高,但金銀比卻也仍在放大,并不是常規意義上牛市該有的樣子。同時,相關的從業人員也指出,現在的金價相比于黃金本身的價值,仍不算處于高位,已經積聚了一定風險。
不過,疫情雖然在中國得到控制,但是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如果部分國家的疫情無法得到控制,也許金價短期內就會再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