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
最近,創業板表現牛氣沖天,2020年初至今最高已上漲超20%,創下近3年新高。從2019年初的底部算起,更是上漲接近100%!雖然最近幾天有所調整,但毫無疑問,中小創已經進入牛市。
創業板指這么猛,主要是前幾年被壓抑太久了。
自2015年瘋牛破滅,創業板便開始了漫漫熊途,一直跌到了2018年末才見底,期間最大跌幅超過70%,更有幾十只創業板個股跌幅超過90%,典型的有樂視網、全通教育等曾經的大牛股。
但是再爛的股票,跌透了也會有投資價值,因此這次反彈需求肯定是存在的。
其次,再融資新政的出臺,起了助推作用,這波創業板的炒作不會那么快結束。
前不久,中國證監會正式出臺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對上市公司股權定向增發的盈利要求、資產負債率的限制、定向增發定價、定向增發鎖定期和解禁減持等條款全面放松。
筆者認為,這也是證監會考慮到疫情的影響,而針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的行為。
因此,新規的出臺,會使當前的反彈行情進一步擴散。
最近創業板個股好多已經有30%以上的漲幅,翻倍的也有不少。
不可否認,創業板確實大部分是垃圾公司,但是其中也不乏寧德時代、東方財富、邁瑞醫療、億緯鋰能等好公司,這些醫藥生物、信息技術行業的公司,代表了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
因此,這波炒作并不是完全的雞犬升天,背后是有邏輯在的。
但是,這并不代表筆者認為現在可以追漲殺入。一筆好的投資等于好公司+好估值,當前有些創業板的股票雖然質地不錯,但是估值過高,已經失去配置的價值。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輿論就是,科技股成長性好,看估值就輸了。這讓我想起2015年樂視股價高歌猛進時,大家也說樂視布局多個生態,將來會是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如今說這些話的人墳頭草應該10尺高了。市場沒有新鮮事,實際上每次炒作下場都一樣。
當然,如果實在要參與,趁回調適量配置創業板ETF或者創業板50ETF是可以的,因為牛市時指數漲幅不比個股低,相對而言安全邊際也高。
與創業板個股的高歌猛進相反,白馬股、績優股趴在地上動也不動,最近說價值投資是要被笑話的。這種情況經常發生,2013年、2015年也是績優股被垃圾股踩在腳下狠狠羞辱。
我覺得很正常,沒人規定垃圾股就不能漲,也沒法律規定績優股就一定要天天漲,不能跌。重要的是,你內心如何面對造假股、垃圾股依然會暴漲的事實,是順勢而為加入擊鼓傳花的游戲?還是堅守自己的投資體系不為所動?
每一個穩定獲利的投資高手,都有自己的投資體系和風格。這就決定了,收益會呈現不均衡的特征,當風格應期時大賺特賺,在風格不應期時出現階段性的黯淡。
因此針對目前的市場,我認為大倉位堅守價值投資體系不動,適量配置創業板ETF或創業板50ETF是不錯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