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新冠肺炎疫情自發生以來,我國全國動員、強力應對,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全民保衛戰。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高度肯定中國為戰“疫”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展,強調中方采取的措施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人類是命運息息相關的共同體。與疫情較量,人類唯一的出路在于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從歷史上看,抗擊由病毒誘發的疫情,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始終隨行的一項艱巨任務。由新型病毒誘發的大規模流行疾病,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同時,又提供了足夠強大的外部壓力,迫使人們在共同的威脅面前,克服各種分歧,實施有效的合作,共同與病毒作戰。歷史經驗告訴人們,有效的國際合作,是戰勝病毒的必要保障,也是維系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啟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略準備和應對方案”,旨在為不同國家或地區層面制定疫情應對計劃提供指導,充分說明了這場戰“疫”是人類同病毒的較量,是中國以及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任務。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與病毒作戰都是對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一種壓力測試。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承擔兩個維度的責任與使命:在國內,應對疫情的直接沖擊和挑戰;在國際上,有效地共享相關的數據、資源和能力。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全力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和地區作了通報,并邀請世衛組織等相關專家前往武漢實地考察。中國在戰“疫”第一線展開與病毒的搏擊,不僅是為了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是為了維護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了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為了整個國際社會利益。完全可以說,中國正在以人類的名義,同病毒做生死較量。
進入21世紀之后,全球化進程高速演進。一方面,全球化的交通體系,促使人員高速流動,人際交流日益密切,病毒導致的疫情擴散速度呈現顯著提升態勢,對戰“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另一方面,持續提升的技術手段和公共衛生能力,及以世界衛生組織為最主要標志的國際協調機制的充分發展,又為戰勝病毒帶來的威脅,提供了全新的對抗條件和基礎。
這場戰“疫”再次提醒人們,要真正構建一個全球命運共同體,仍然任重而道遠。在這個偉大進程中,中國從未缺席,一直在奮力前行。
疫情發生后,全國不少地方都出臺了延遲開工的通知,各行各業通過“急剎車”的方式阻斷病毒傳播渠道,對阻止疫情蔓延的勢頭是起作用、見成效的。
當下,各地復工在即,客觀上確實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難度。因此,不少地方,不管疫情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好像只有堵路、封城、出行管控才算防控。這種防患于未然的思路可以理解,但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值得商榷。近日,浙江省下發《浙江省疫情防控責任令》(第2號)指出,部分地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出現無理由擅自升級管控措施,甚至采用層層加碼的簡單化管理辦法,必須切實加以制止。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系生計。各地應統籌好疫情防控與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的關系,突出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區域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在妥善采取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影響。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就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制定針對性措施,既要切實做好春節后返程和復工復產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又要及時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盡早恢復正常生產。
商務部也提出,有序組織符合條件的商貿企業復工營業,保障生活必需品物資供應、網絡正常運轉,以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可以說,既要抗疫情,更要保運行。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