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榮
乏力盜汗、失眠多夢、急躁易怒、性欲減退……不少年過40歲的男性出現這些癥狀時,往往認為不是什么大事,選擇忍著、扛著。事實上,它們不是小問題,而是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癥(LOH)的預警信號。除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若不及時治療,LOH可能引發其他慢性疾病從而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
目前,國人對這種疾病的認知程度很低。年齡超過40歲的男性朋友,應當多了解該病的相關知識,出現上述癥狀時,主動求醫,早診早治。
男性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是一種與年齡增長相關的臨床和生物化學綜合癥。簡言之,就是隨著年齡增長,男性體內主要雄激素——睪酮緩慢減少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
男性體內的雄激素95%是由睪丸分泌,5%由腎上腺分泌。雄激素包括睪酮、雄烯二酮和去氫表雄酮。其中,睪酮是雄激素的“生力軍”,具有維持肌肉強度及質量、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提神及提升體能等作用;睪酮會影響人體多個系統和功能,包括血液生成、體內鈣平衡、骨礦化作用、脂代謝、糖代謝和前列腺增長等。有調查顯示,我國40~70歲男性,平均雄激素缺乏率約38%,其中40~49歲約19%,50~59歲約38%,60~69歲約56%,缺乏比例還是相當高的。
引起雄激素缺乏的原因有兩種:
1.下丘腦-腦垂體病變引起的繼發性障礙。如檢查發現由腦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都低下,表明雄激素低下是腦垂體疾病所致,則應進一步檢查腦垂體或下丘腦有無器質性病變或損傷。
2.睪丸本身的問題。如果FSH和LH均升高,表明雄激素低下是睪丸本身所致。一是因外傷、疾病、手術等,導致睪丸功能喪失;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睪丸功能逐漸老化,以及血運、營養的下降,睪丸中分泌精子的細胞和分泌雄激素的細胞都會減少,睪丸制造和分泌雄激素功能必然減退。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睪丸功能減退是引發雄激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另外,腦垂體還會分泌一種催乳素(PRL)。過去認為,催乳素只存在于女子體內,有促進乳腺發育和分泌乳汁的作用?,F臨床研究發現,男子體內也有催乳素,它的升高可以抑制睪酮產生,致使性功能降低和發生陽痿。
LOH延續的時間窗比較久,有些人從4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雄激素的減退。減退的速度有多快?研究表明,40歲后,雄激素每年下降1%~2%,假設今年是100,那明年就是98。
人們對LOH疾病普遍缺乏認知。相關調查顯示,雄激素缺乏人群對LOH的認知率不到1/4,能夠說出一種癥狀的,僅占7%。大多數人認為,人老了,激素缺乏很正常,反正也不影響正常生活。然而,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雄激素缺乏與男性健康息息相關,LOH絕非治不治都可以的疾病。
美國的研究人員把退伍老兵分為3組人群:一是雄激素正常組,二是雄激素輕度缺乏組,三是雄激素重度缺乏組。在長達10年的觀察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各組的生存率大有差別:正常組生存率約80%,輕度缺乏組為70%,重度缺乏組生存率只有54%。研究結果曾經轟動一時,因為它表明:雄激素和男性壽命息息相關。
在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的男性患者當中,雄激素缺乏情況更為嚴重。男性肥胖人群中約一半人存在雄激素缺乏,糖尿病有50%,高血壓有40%,血脂異常有40%左右。鑒于此,歐洲、美國的糖尿病診療指南中都增加了“常規補充雄激素”這一條。這對提高男性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預后大有裨益。
那么,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患者同時伴有雄激素缺乏的死亡風險究竟有多大?科學家同樣做了10年隨訪。研究發現,雄激素低的人死亡風險比正常組高30%。單個因素使死亡風險增加30%,這是十分嚴重的問題。
除了和壽命相關,雄激素缺乏還會給身體還來很多不適癥狀,包括性欲減退、性功能障礙、晨勃減少,還會出現情緒改變(如易怒或抑郁)、缺少活力、易疲勞。
其他提示睪酮缺乏的癥狀及體征有:肌肉容積及力量減退,注意力減退、記憶力差,骨質疏松或低骨密度,體內脂肪增加、體重指數增高,身體情況或工作表現變差,潮熱,精液量減少,男子乳腺發育,睪丸萎縮,精子少或無精子,睡眠紊亂、失眠增多。
男性如出現以下3方面癥狀:心血管方面——心慌乏力、心悸陣汗;體能方面——肌肉減少、脂肪增多;性功能方面——晨勃減少和性欲減退等,則很有可能是LOH。可用敏感性較高的ADAM量表幫助診斷。ADAM問卷是由美國Morley教授為男性遲發型性腺功能減退癥患者量身定制的輔助診斷工具,問卷內容包括以下10個問題。其中,問題1或問題7或任何3個其他問題回答“是”即定為陽性。
1.是否有性欲減退?
2.是否有體能下降?
3.是否有體力和(或)耐力下降?
4.是否有身高降低?
5.是否有生活樂趣降低?
6.是否有憂傷和(或)脾氣不好?
7.是否有勃起不堅?
8.體育運動能力最近是否有下降?
9.餐后是否愛打瞌睡?
10.最近的工作表現是否不佳?
如果ADAM量表的評估結果是陽性,則很大可能存在睪酮缺乏,應檢測血睪酮水平。檢測血睪酮水平有兩項指標,即血清總睪酮和血清游離睪酮。當血清總睪酮下限低于11.5nmol/L(納摩爾/升),或是血清游離睪酮下限低于225pmol/L(皮摩爾/升),即說明血雄激素指標低于正常值。
體內雄激素缺乏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雄激素補充治療,并定期隨訪。雄激素補充治療的目的是減少或預防因雄激素下降所帶來的改變,處方適量的雄激素會改善性欲及勃起功能,改善身體的肌肉與脂肪比例,改善骨質密度以及認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雄激素補充治療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擅自進行治療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