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焱
基金怎么買更省錢?怎么選費率更低?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不同類型的基金,持有時間長短不同,申購的金額大小不同,購買的渠道不同,費率也不同。即使是同一類型的基金,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收費標準。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買某只基金之前,看一看基金公告。
不過,基金收費項大同小異,主流費率以及購買渠道的特點,都有規律可循。為了讓各位小伙伴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今天就來聊一聊,基金的這個費那個費都是什么意思以及怎么買基金最劃算?
一般而言,基金交易涉及的費用主要有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托管費、基金轉換費、銷售服務費和運作費等。
1. 認購費和申購費
這兩個名字其實是一類,都是買基金時需要付的手續費,根據你買的基金新舊不同,叫了不同名字。新發的基金叫認購費,存續期內的老基金就叫申購費,按照購買金額的百分比一次性收取。市場主流的認購/申購費率在1.5%,根據購買金額的大小,會有相應的減讓。
不同類型的基金,也有不同的費率。主動權益類基金一般為1.5%,債券型基金費率為0.6%-0.8%,指數型基金為1.2%,貨幣基金免申購費。
一般而言,申購費高于認購費。但是通過基金公司直銷平臺和第三方銷售平臺購買,申購費往往會打折,有些甚至低至一折,相比較而言,更為合算。

2. 贖回費
贖回基金時所要支付的費用,在贖回時按照持有金額的百分比進行一次性扣除,主流費率為0.5%。
一般而言,持有時間期限不同,贖回費率也不同。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鼓勵長期投資。以權益類基金為例,多數持有2年以上,免贖回費。貨幣基金不收取贖回費。
3. 管理費
基金持有人支付給基金公司的管理報酬,一般按照基金凈資產值的一定比例,從基金資產中提取,收取方式是逐日計算,按年計費。每日的基金凈值中,已經對管理費進行了扣除。
所有的基金都需要繳納基金管理費,根據基金類型的不同,管理費費率也不同。其中,權益類基金的費率為1.5%/年;指數型、債券型基金一般在0.5%-0.8%/年;貨幣基金不高于0.33%/年。主流私募基金同樣會收取管理費,費率為1.5%-2%/年,另外按照20%的比例計提業績報酬。
4. 托管費
基金托管人(銀行、券商等機構)為保管和處置基金資產而向基金收取的費用,按照基金資產凈值的一定比例提取,逐日計算并累計,月末支付。
基金托管費從基金資產中提取,費率會因基金種類不同而不同,且收取的比例與基金規模、基金類型有一定關系,通常基金規模越大,基金托管費率越低。目前基金托管費率通常低于0.25%。
5. 銷售服務費
基金管理人用于支付銷售機構傭金、基金的營銷費用以及基金份額持有人服務費等。
不同類型的基金,銷售服務費率不同,權益類基金通常銷售服務費率為0.6%,債基為0.4%,指數型基金為0.2%-0.4%,貨基為0.25%。
6. 運作費
年運作費占資產凈值的比率較小,一般不計或者不披露。
7. 基金轉換費
在同一基金公司管理的不同開放式基金之間轉換產生的費用。由申購費補差和轉出基金贖回費兩部分構成。不轉換不產生費用。
那么,怎么樣買賣基金更省錢呢?
1.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基金費率基本上遵循著基金公司投入越多,風險等級越高,費用越高的原則。主動管理型基金費用高于其他類型,成本從高到底排列分別是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貨幣型。
所以,在購買基金之前,投資者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包括風險偏好、交易頻率、投資期限等,同時對比各類型基金的費率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
2.渠道選擇很重要
購買基金主要有3種渠道,基金公司直銷、銀行和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
同樣是1萬元買基金,不同渠道的結果可能大不一樣。銀行渠道一般不打折,1.5%申購費就要150元。而直銷和第三方平臺優惠力度很大,有時低至1折甚至0.1折,按1折算就只要付15元,大大降低了購買成本。
不過,直銷和第三方銷售平臺也各有不足。基金公司直銷,投資者只能購買該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若想購買其他基金公司的產品,則需要到其他基金公司官網再注冊,比較麻煩。
第三方銷售平臺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直銷的不足,但也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在一個平臺上買到。
3.長期投資成本更低
基金公司鼓勵中長期投資,持有的時間越長,基金費用越低。一般而言,主動管理型基金持有2年以上,基本上會免贖回費。
4.長期投資選A類份額(前端),短期投資選C類份額(后端)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同一只基金名字,后面會跟字母A或C,它們其實在運作方式、基金經理、持股倉位都完全一樣,唯一區別在不同的收費方式和費率。A類份額一般采用前端收費,即購買基金時就直接扣費;C類份額采用后端收費,申購時不扣費,贖回時才扣費。
總的來說,長期投資選A類份額(前端),短期投資選C類份額(后端)。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產品同質化也日益嚴重,為了搶占先機,基金公司紛紛祭出降費大招,不少公司主動下調基金產品的管理費和托管費,浮動管理費率型基金也重回投資者視野。目前來看,公募基金費率大戰才剛剛打響,降費有望成為基金公司尋求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投資者或將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