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地方本科院中音樂學專業人才專業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地方院校;音樂學;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46-02
【本文著錄格式】梁孫揚.地方應用型院校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北方音樂,2020,02(03):146-147.
在許多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畢業后進入社會的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可以從事中小學音樂教師、社會音樂培訓班教師和管理人員、藝術公司表演或策劃人員、企事業單文藝骨干、音樂制作、電視(臺)音樂編輯、文化旅游領域的表演者等。這些專業的要求都是我們的學生要有復雜的音樂才能,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技巧如歌唱、樂器、舞蹈等,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組織和創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傳授音樂知識,安排集體文藝節目,創作簡單的音樂作品等。
一、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目標主要是培養音樂研究人才,中小學音樂教師和符合社會需求的藝術工作者。但是,我國許多高校,特別是綜合性大學,在音樂教學中尚未建立明確合理的培養目標。一些學院的教師承擔多學科教學任務,沒有足夠的時間對音樂專業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忽略了音樂教育的特殊性,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一)對于音樂的實踐教學方法和目的,大多數學生還缺乏正確的認識
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實踐教學的方法和基本理論沒有清晰的認識,對實踐教學目的理解還不夠。目前,學生對音樂實踐教學的理解主要來自于專業教師的課堂教學或實踐中的實地考察,對音樂實踐教學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普遍較低,一般是了解或不了解相關知識,只有極少數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和方法。絕大多數學生都希望通過專業實踐和其他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社會實踐經驗,為自己的就業奠定基礎。在許多的地方院校,因為學生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做實踐工作和做實習。所以,一般情況下,在畢業之后基本上畢業生的社會實踐基礎只有一點點或者為零。但是,在實際活動開始之前,幾乎沒有學生為實習做準備,了解培訓基地的基本情況,很少有學生意識到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夠。
(二)學校在音樂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不合理
“應用音樂人才有三個基本內涵:較強的實踐能力,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專業的課程體系是建立在“學術”本科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的,這是一種通識教育,不發展自己的大學課程特色,注重教學,不注重實踐訓練。培養應用音樂人才是當地大學音樂院系的職業責任,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增加實踐教學,使用實踐教學平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但是,學校還是不夠重視實踐教學,大多數學生只參加過一兩項實踐活動,基本沒有參加城鄉社區音樂文化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只能給學生一個短期的經驗,難以取得任何實際效果。
(三)缺乏教師資源和高質量的實踐培訓
人才的應用能力不僅是學習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知識的體現,也是專業理論知識指導下的實踐活動。它需要實踐和培訓,缺乏教師資源和高水平的實踐教學是音樂應用型人才培養和質量提升的最大障礙。在現在的教育發展階段,音樂作為一個輔助性質的教育,得不到人們的重視,社會上音樂得不到企業的普遍重視,就業崗位的難找,也成為了專業教師人才的發展的一個難題。目前,地方高校寫心得體會、提交調研報告并不能完全的顯示實踐教學活動的效果,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應對學校和老師的檢查,沒有認真反思教學實踐中的成果,總結不出應該發揮的積極作用。普遍的,大學高校學生難以統一進行管理,不能以各自的興趣愛好進行培養,這也造成了學生對這一專業的重視度不夠高。
(四)不重視綜合素質教育
由于近年來高校的擴大,選拔標準逐漸放寬。在申請考試的學生中,除了真正熱愛音樂,想要在音樂行業工作的學生外,還有其他學生在自己的文化課程中表現不佳,為了進入大學獲得文憑,他們選擇接受音樂。選擇音樂作為自己以后進去大學的一個媒介,作為以后進入社會的一個工作媒介。這部分學生的音樂基礎很差。經過幾個月的突擊訓練從而進入大學的校門,缺乏應有的音樂素養。音樂應用型人才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還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途徑
首先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應讓學生在高校教育科研工作中占有主體地位,教育科研工作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成長,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研工作。在應用音樂人才培養理念的指導下,大學音樂教學應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文化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整合能力。
(一)從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出發,力爭實際應用人才
本科院校音樂專業和藝術院校的專業差異很大,與專業音樂院校也存在明顯差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主要目標,為了確保實施面向應用的人才目標,為每個關鍵要素制定了明確的實施規則和評估系統。要一直從優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提高培養人才的知識應用和能力轉化,提高學生的創新和應用能力。應用音樂本科專業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應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咨詢教師,行業前輩,與同學相互學習,能夠總結經驗和失敗,找到原因。學生還應充分融入實踐教學,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積極聯系基層單位或其他組織單位,彌補學校期間社會實踐的不足。
(二)提高音樂理論知識教學的實際應用能力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是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首先要實施扎實有效的音樂理論教學。只有掌握了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各種歌唱的形式和特點,提高自身的音樂能力。增加實踐課程,提高學生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實際舞臺表演力,舉辦藝術表演的實踐活動,加強音樂藝術活動和交流的強度,拓展學生學習音樂的舞臺。作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樂應用型人才,有必要掌握專業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實用的扎實的基礎和發展潛力,回應真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通過專業培訓掌握專業使用的基本技能,滿足社會相應職業和崗位的需求,達到社會就業標準。
(三)減招,教學優化,提高學生音樂能力
學生素質和音樂人才基本素質的提高是招生工作的重點。高校音樂專業應改變擴招方式,合理調整入學規模,通過評估選擇學生。及時更新考試內容,學生的音樂潛力,音樂水平和綜合素質應該成為錄取評估的重點。基于能力的概念是其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不僅僅要扎實自己的理論基礎還要多多發展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從不同的方面發展自己的實踐能力,多多培養自身各個方面的能力,保證以后步入社會中后自己不光有單一的技能。
音樂學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必須要具有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與專業基本功,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寬闊的藝術視野和人文素質,才能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全方位人才。我們應該通過多渠道、多層次構建的實踐、實訓的平臺,建立與國內外音樂院校、研究機構、表演團體的聯系與合作,以及建立學生藝術表演社團開展社會表演實踐的實踐實習有效機制,推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音樂藝術實踐結合,培養出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知識、實踐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錢國英,王剛,徐立清.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及其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05(9):54-56.
[2]劉煥陽,韓延倫.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2(12):67-71.
[3]張克學.地方高校音樂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