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被作為現代音樂教育的改革而廣泛利用,是當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三大教育體系之一。特點是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獨特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對于在當前學前教育中提高孩子音樂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有很大的幫助[1]。學齡前的幼兒對知識充滿好奇,奧爾夫音樂則注重以孩子為教育中心,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培養孩子興趣。挖掘他們的音樂潛能,所以這種符合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教育方式應該被大力推廣,其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應值得被廣泛應用。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學前教學;應用與提升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212-01
【本文著錄格式】楊萬靈.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北方音樂,2020,02(03):212,216.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知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他創辦的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被稱為當今社會最有影響力的教育體系之一。在我國被大力提倡用于幼兒學前音樂教育中。以下本文就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特點和教育理念及怎樣有效運用提出幾點建議,進行研究探討。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特點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將幼兒的音樂與語言和舞蹈相融合。與傳統的教學相比較,去掉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和規范化的教學課堂,能讓幼兒在娛樂中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教育中來,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寶寶。奧爾夫音樂體系課程還具有特定的元素性和綜合性,能將藝術完美地體現。正式因為他的教育是沒有束縛和不受約束的,采用的是最樸實無華的原本性和創造性所以被廣大幼兒所接受,非常適用。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理念
原本性的。原本性的音樂是指將動作、舞蹈、聲音緊緊的相融合,不需要刻意地站在特定的舞臺上去表演,他能讓人們主動自主的地參與到其中來,并且音樂的本身還具備一定的自然性和機體性,讓兒童也能夠一看就被吸引,想去體會。
人本性。奧爾夫音樂創辦的核心目的是以人為本性,其意義是指要體現人本主義精神。將各個民族乃至于世界各國的音樂文化特色全部都吸納進來,不局限于某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無論幼兒、成人或者老人,都享受人人平等,都有機會獲得不同的奧爾夫音樂課程,實現真正的人本性。
創造性。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節奏性的樂器占比是比較大的[2]。奧爾夫曾強調要利用能發聲的樂器來做到即興演奏,因為樂器可以展現出很多演奏形式。不同的樂器帶來的效果也不同,可以讓兒童從節奏感中慢慢培養即興創造的能力。
綜合性。接觸過奧爾夫音樂的都知道,在奧爾夫音樂教育中經常會把唱歌、跳舞、演奏以及形體動作都結合在一起。讓音樂和動作自然的相結合,形體和聽覺產生統一。是讓音樂配合動作而不是讓動作配合音樂。讓音樂的表現方式能與動作、舞蹈、語言緊緊聯系。充分體現了奧爾夫教育體系的綜合性。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音樂教育中如何的運用
(一)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前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用游戲的方式導入學前幼兒的音樂教學方法,是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幼兒的。因為在幼兒時期,孩子們對游戲是最感興趣的。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游戲中讓孩子們掌握音樂知識。通過每位兒童的親身體驗,讓他們學習到相關的音樂知識。而不是用最傳統的教育方式來教他們如何唱。如學習歌曲《幸福拍手歌》時,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一起陪大家做個相關的游戲,針對這首歌教師可以先和幼兒進行互動,問一問大家遇到什么事情是最開心幸福的,如果感到非常開心大家一般是怎么表達的,然后和幼兒一起探討。在將音樂導入進去,讓孩子們通過音樂的節奏配合動作將歌曲表達完整,最后可以導入一些簡短的音樂知識和延伸。作為興趣的培養和音樂基礎內容的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一般能讓每位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并且很開心快樂,在這種氛圍中也容易培養幼兒動作和形體對音樂節奏感的配合,使他們對節奏感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和掌握,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參與度。
(二)培養幼兒利用樂器即興創作的表演能力
利用樂器的表演和即興創作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最大的特點。樂器能夠發出聲音并還可以將音樂在進行創造形成藝術。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正是運用樂器這一特點讓孩子在簡單的樂器中融入表演和教學互動,通過教師的引導,構建完全適合孩子參與樂器的教學模式,來開發幼兒對樂器的即興創作表演能力。每個樂器通過不同是敲打方式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演奏的方式也不一樣。在學前幼兒學習音樂環境中,教師可以帶孩子們了解不同樂器的特點和風格,并試著讓他們去敲打,通過發出聲音的不同來感受和探索不同樂器的節奏感和風格特點。讓孩子釋放自己不拘束在傳統的課堂中,慢慢地通過聲音節奏感來培養孩子的即興創作能力和表演能力。開拓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把本土文化運用到學前教育歌唱中,實現奧爾夫音樂的原本性
過奧爾夫音樂的教育理念是基于音樂的原本性上的。學前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途徑。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通常采用的是教師領唱,學生集體跟唱的教學方式。形式比較單一,奧爾夫音樂中對唱歌環節尤為重視。教學方式的多種多樣,可以是通過兒童獨唱、合唱的形式;也可以是通過分組重唱和伴唱的形式為主,總之與傳統的方法相比較更加靈活,比較適合幼兒學前唱歌。在歌唱的內容上奧爾夫教學也比較重視音樂的原本性,教育理念非常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奧爾夫音樂學前教學的原本性體現在他非常注重音樂的本土文化。將本國文化、地方語言、民族童謠民歌等與音樂教育相結合。運用這種通俗易懂的文化方式讓學前兒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能讓他們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不同背景下的音樂形式。通過這種形式相近,內容卻又有所不同的表達方式激發幼兒對學習音樂的好奇心,打開音樂之門。這就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獨到之處,之所以被廣大教育者推崇,以實現優良的傳統文化和發揚獨特的民族風格為主,提高學前幼兒對音樂進一步重要認知。
(四)運用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綜合性,開發幼兒的藝術寶庫
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之所以非常受廣大觀眾朋友的喜愛,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奧爾夫學前兒童教育體系中結合了由大量兒歌朗誦、藝術舞臺劇、即興舞蹈,樂器演奏、合唱表演等一體的實踐活動。可以說是將音樂、舞蹈、藝術、語言等多種形式都融入進去了。形成了藝術的疊加,技能的創新[3]。如果能將這種綜合性的藝術方式運用到傳統的學前音樂教學中,廣泛吸收美術、戲劇等表演為一體的思維方式,對學前兒童來說是可以培養他們積極拓展音樂創新的創新思維的極佳選擇。父母和教師可以多通過這種形式的培養來提高學前兒童對音樂學習的綜合能力,幫助他們開啟藝術的寶庫。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運用到幼兒學前音樂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他們的綜合性成長起著非常關鍵的因素。因此,要大力推廣奧爾夫音樂體系在我的國 學前兒童教育中的廣泛運用并不斷吸取其中精華,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事業帶來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宗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4):371.
[2]曹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0):203-204.
[3]趙靈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6(6):227-228.
作者簡介:楊萬靈(1989—),女,漢族,云南昆明,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