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治療一線在醫院,防控一線在社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只有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才能真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處于社會治理末梢的社區,住戶結構、來往人員復雜,互動頻繁,自律程度不一,防控區域“盲區、死角”多。但是,若這個基礎堡壘防控不到位,后果將難以想象。因此,這次疫情對湖北武漢的各個社區而言,都是一場沒有預演的“硬考”。
目前來看,“第一道防線”不僅沒有被沖垮,而且越來越堅固,充分彰顯黨建引領的強大優勢和深厚“地基”。
戰“疫”期間,社區工作除了疫情科普、社區消毒以及服務居民的采買、出行、看病等之外,還有排查、封閉、疏導,及安排發熱和疑似病人的隔離等一系列工作,這對普遍只有十幾名工作人員的社區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化解這一困局的是,黨建引領下的城市社區治理模式。例如,武漢市近年來完善社區五級黨組織架構,即“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 社區黨組織作為領導核心,引導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駐區單位、群眾團體、社會組織共同參與,通過三治一服務、三方聯動、紅色物業等措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將提升黨支部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與社區治理工作融為一體。轄區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在職黨員、物業人員、志愿者紛紛沉到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業主代表、居民群眾同舟共濟、攻克時艱,形成了有力而廣泛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戰線。
同時,各級組織部門以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依托,利用新技術創新方式方法,織就了一張社區黨組織、黨員、群眾之間共建共享的智慧網絡。通過QQ群、微信公眾號、“微鄰里”平臺,高效開展摸排、隨訪、物資團購、心理咨詢等,大大加強了社區力量,使社區防控工作更加高效。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社區這個主戰場的作用更加重要,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實城市基層黨建,筑牢社區這個“第一道防線”,努力實現精細化社區治理的革新,著力提升社會治理的智能化和專業化水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