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

3月20日,正值春分時節,恩施市沙地鄉秋木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門口迎來了今年以來最熱鬧的一天,50多名村民依次排隊,坐上了恩施開往深圳的務工專車。雖然戴著口罩,也難掩他們愉悅的笑容。放好行李落座后,李明興奮地對司機說:“我終于坐上了開往春天的列車!”
共克時艱,我們在一起
“楊書記,今天才大年初一,怎么就到村里來上班了,春節要和家人一起的咧!”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恩施市委組織部駐秋木村“第一書記”楊騰欽、派駐“尖刀班”隊員康林源來到了秋木村委會。
“今年春節特殊,新冠疫情比較嚴重,這個春節就和你們一起過啦!”楊騰欽一邊收拾桌子,一邊召集村“兩委”干部和“尖刀班”隊員碰頭。
1月24日,大年三十,恩施市2500余名黨員干部收到一條特殊短信:“因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請‘尖刀班隊員明天中午12點前趕到駐點村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此時,康林源正在距離秋木村300公里的利川市涼霧鄉老家,楊騰欽正在崔壩鎮老家吃團年飯。疫情就是命令,簡單收拾換洗衣服后,他們出發了!
“雖然我們都沒有經驗,但一定要和村民在一起,給他們安全感!”在秋木村會議室,“第一書記”楊騰欽帶頭表態。秋木村共有1178戶3958名村民。特殊時期,他們深知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越是特殊時期,越是不能亂!我們實行片組負責制,9個村小組都由扶貧駐片干部對口聯系。”村黨總支書記何文忠開始細化分工。
“沿路上,我看見好多家還在放鞭炮拜年,院壩里坐著的人也沒有戴口罩,村民們還沒有引起警覺啊!”康林源說出了返村途中見到的情形。
“我們只有挨家勸說和科普宣傳了。”村黨總支副書記張紅苗深知當地村民的過年習俗。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了!
“請您節哀順變,我們馬上趕到。”五房組老人黃榮武突發去世,村干部汪興和其他兩名同志隨即趕到。
“疫情期間不能操辦紅白喜事,請你們諒解。但請你們放心,有我們在!”汪興將村里不多的口罩遞給他們后,為老人穿上壽衣,和孝子將老人送上山。
“謝謝了,謝謝你們惦記著我!”2月10日,72歲的村民黃玉池對前來看望的干部連聲道謝。
74名留守老人、14名留守兒童,疫情期間,他們是秋木村最需要關心的群體。
“一天一個電話、一周送去一次物資,特殊情況隨叫隨到。”秋木村為他們落實了專門的幫扶措施。
“隔離不隔愛,越是特殊時期,越要關心他們。”每天早上醒來,駐村干部李美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的幫扶對象打一個電話,然后給自己的家人打電話報平安,56歲的李美宏已經快兩個月沒有回家了。
聯防聯控,“疫”線黨旗紅
“疫情形勢嚴峻,我們父子倆一起上!”返鄉村民陳月卿嚴格在家自我隔離半月后,主動請戰抗疫。
陳月卿和父親均為黨員,加入該村疫情防控隊伍后,他們負責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勸返準備外出的村民、為大家代購生活物資,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疫情防控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在哪里。秋木村黨總支制定戰“疫”方案,召集在家無職黨員、返鄉流動黨員及組織關系不在本村的返鄉在職黨員干部,整合小組長、志愿者等力量,形成了“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小組長—志愿者”的五級防控體系。
“今天是我有史以來買過的最多東西。”2月23日,大池組黨支部書記吳杰曬出了一張長達2米的購物單,購買的物品都是他所負責片區村民的生活物資。
為了給村民搞好后勤保障服務,讓村民安心宅在家,秋木村成立黨員志愿服務跑跑隊,制定“疫情期間村民生活物資代購流程”,統一各片組采買、配送時間,提前發布超市物資種類和價格等基本信息。
土豆20斤、肥皂1塊、豆腐6塊,吳杰將購買的物品逐一清點裝袋,然后交由黨小組長,分配到村民手中。400多份物資,經過黨員一層一層的分配交接,幾乎沒有出現差錯。
“沒有通行證,不能放行!”西流水組交通管制點值守的無職黨員胡詩成說,他是一名老黨員,兒子也是入黨積極分子,他們要成為攔截新冠病毒的“防火墻”。50天里,他和兒子共勸返車輛300多臺次,行人500多人。
“現在國家有難,我自愿捐款500元,希望能盡綿薄之力。”73歲的老黨員孟慶忠微信轉賬給楊騰欽,請他幫忙代捐。
全村95名黨員,16238元,不論多少,每一名黨員都出了一份力。
“去年開始,秋木村著力對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引導他們力所能及發揮作用。這次疫情爆發后,黨員的黨性再一次被淬煉和檢驗,組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黨總支書記何文忠介紹,許多黨員都是自備口罩和食物,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截至3月20日,秋木村零確診、零疑似。黨組織堅強領導,群眾積極配合,黨群共同守護了3958名村民的健康平安。
待到春來,整裝再出發
“秋木的鮮葉我決定超過全市最高采購價,只要還有老百姓在采茶,我就會一直收。”3月15日,楚蕊茶葉專業合作社開始復工,負責人范紹波當面向秋木村茶農承諾。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培育,茶葉產業成了秋木村扶貧主導產業,“爭當貧困戶,不如種茶樹”成了秋木村民的普遍共識。為了保證村民茶葉賣個好價錢,秋木村爭取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建立楚蕊茶葉專業合作社。
“總擔心今年的茶葉會荒在地里,謝謝你們,春季收入有指望了。”聽到茶葉加工廠復工的消息后,茶農范緒義高興地鼓起掌來。
秋木村是2018年整村脫貧村,如何同時打好“戰疫”“戰貧”兩場戰爭,保證村民不因疫情返貧,對秋木村“兩委”和尖刀班來說,又是一大考驗。
“要錢有錢,要人派人,要物運物”,秋木村將“硬核復工指南”通過微信公眾號“官宣”給所有村民。
湖北恩施農商行推出的荊楚寶醫貸、荊楚發展貸;農用物資經銷商、農技指導員、養殖大戶、駐片獸醫等的聯系方式細化到每個村組,精確到個人;已開工的州內54家大型工廠聯系方式、本鄉企業復工時間……村民楊乾元仔細看了下,“人錢物”的問題在這條復工指南上都能找到答案。
對于全村521名長期在外務工的返鄉人員,秋木村建立了專門的跟蹤管理臺賬,時刻關注著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務工地區的復工消息。
轉發企業招聘宣傳、統計意向外出務工人數、組織健康體檢,鄉駐村領導熊璞說,“他們早一天務工就會多一份收入,我們要為他們助力加油!”
3月20日,兩列由沙地鄉至深圳的“點對點農民工返崗專車”停在秋木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門口。
“雖然等待的時間有點久,但春天還是來了!”前往深圳東莞玩具廠務工的李明和這列“開往春天的列車”一起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