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靜瑜 張玲
【摘 要】目的:分析應用社區服藥無縫連接管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方法:從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間兩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中抽取8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A社區40例患者、B社區42例患者,且根據管理方案對A社區的患者進行常規服藥管理,對B社區患者進行服藥無縫連接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結果:經過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接受管理半年和一年對應的社會功能評分顯著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服藥比較依從35例、一般依從5、不依從2例,總依從率為95.2%,對照組患者服藥比較依從32例、一般依從3例、不依從5例,總依從率為87.5%,兩者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依從性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社區服藥無縫連接管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應用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加強患者預后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社區服藥無縫鏈接管理模式;精神分裂癥;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0.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82-01
精神分裂癥為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病程比較長,患者生活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一些患者會產生精神衰退的情況[1]。社區管理以及治療成為我國給予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的一個衛生服務模式,然而因為社區的精神康復在起步階段,大多數的患者和家屬不能全面的了解社區精神康復情況,僅僅在生活層面對患者進行照顧,不利于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社區服藥無縫連接管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應用為一種新型的理念,對精神病患者綜合能力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所以選取從2017年6月-2019年6月簽約家庭醫生的 8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臨床研究,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間兩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中抽取8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A社區40例患者、B社區42例患者,且根據管理方案對A社區的患者進行常規服藥管理,對B社區患者進行服藥無縫連接管理。其中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18-60歲,平均(34.14±2.72)歲,病程5個月-7年,平均(4.52±0.66)年。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20-62歲,平均(36.52±3.04)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5.48±0.72)年。兩組患者一般治療沒有統計學差異,可比較(p>0.05),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社區服藥管理模式,對患者進行情緒指導,調整患者心態,介紹服藥要點與注意事項。給予觀察組患者進行社區服藥無縫連接管理模式,具體如下:
1.2.1 聘請兩名臨床藥師按照講座的形式進行精神衛生與服藥知識的培訓,每一個季度培訓一次,一共培訓四次。并且聘請專業精神科專家到醫院講述精神分裂癥患者檔案管理、康復要點與護患溝通的技巧等,做好無縫連接管理準備[2]。
1.2.2 服藥管理。指導患者在復診的過程中把藥物交給社區臨床藥師進行對照檢查,清點患者服藥類型以及數量,將每日服用的藥物次數以及分量視作基礎,整理下一次復診需求的藥物數量,每一個月清點一次。
1.2.3 復診管理。涉及到復診之前的適宜,社區臨床藥師在患者復診前期三天之內準備復診報告,目標是加深醫生對患者病情的了解,報告中要具備患者服藥情況、人際交往能力與工作表現等內容,在復診之后對患者藥物進行資料的登記[3],如果出現問題要即刻和醫生溝通,核對完成后加以使用,按照精神疾病患者康復政策進行無縫隙的連接管理。
1.3 觀察指標
了解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缺陷情況,做好評分記錄;統計患者服藥依從性,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服藥管理的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則用(%)表示,采用值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社會功能評分情況
經過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接受管理半年和一年對應的社會功能評分顯著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
2.2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情況
觀察組患者服藥比較依從35例、一般依從5、不依從2例,總依從率為95.2%,對照組患者服藥比較依從32例、一般依從3例、不依從5例,總依從率為87.5%,兩者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依從性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社區服藥無縫連接管理可以積極的獲取社會多個資源的支持,便于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家屬社會支持滿意度的提升,在此管理模式之下,患者可以獲取一定的工作能力訓練和人際交流機會,樹立患者生活信心,幫助患者家屬減少輔助治療的壓力[4]。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經過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在接受管理半年和一年對應的社會功能評分顯著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服藥比較依從35例、一般依從5、不依從2例,總依從率為95.2%,對照組患者服藥比較依從32例、一般依從3例、不依從5例,總依從率為87.5%,兩者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依從性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社區服藥無縫連接管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應用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加強患者預后效果,調整患者病情,值得在醫學領域內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黃海鋒, 周強, 黃妙妃, et al. 個案管理對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 2019, 35(17):175-176.
[2]馮為, 楊雀屏, 李世明, et al. 基于戴明環管理模式的社區精神康復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 2019, 26(18):2215-2219.
[3]商崢. 社區精神分裂癥自我管理訓練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 2018(16):173-174.
[4]趙紅梅, 牛曉蘭, 陳曉燕. 精神分裂癥社區康復應用家庭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