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蓉
[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本文系統分析河南省西峽縣太平鎮鄉村旅游發展現狀,總結太平鎮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依據分析結果,提出抓住發展機遇,確立特色化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實現差異化發展;加強聯動互動,融入區域旅游大網絡;做強避暑養生特色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培養鄉村旅游專業人才,提高服務水平五大發展策略,保障太平鎮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鄉村振興;鄉村旅游;太平鎮
[中圖分類號] F592;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5--3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現階段最主要的社會矛盾,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的不充分[1]。2017年11月18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緩解這一社會矛盾,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實施鄉村振興
戰略。
鄉村旅游是在傳統農業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依托農村區域的自然景觀、特色產業、傳統民居和地方文化等資源,進行深入研究,適宜性地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游方式[2]。這與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要求高度統一,發展鄉村旅游能重拾農業多樣性,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省西峽縣太平鎮作為第一批入選的中國特色小鎮,擁有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資源,應牢牢把握鄉村振興這一政策機遇,對自身進行全面剖析,制定適宜的發展策略,推動當地鄉村旅游發展進入新高度。
1 西峽縣太平鎮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1.1 太平鎮概況
太平鎮位于河南省西峽縣北部山區,中原最高峰——犄角尖(海拔2 212.5 m)腳下、八百里伏牛山主脈——老界嶺腹地。太平鎮地處豫、鄂、陜三省交匯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3°05′~33°48′、東經111°01′~111°46′,呈東西長、南北短的不規則形狀,鎮域總面積為304.5 km2。太平鎮下轄11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2017年全鎮總人口達10 972人。
1.2 太平鎮發展鄉村旅游SWOT分析
1.2.1 優勢分析(Strength)
1.2.1.1 利好的政策基礎。2016年10月,西峽縣太平鎮以山地避暑、養生度假為特色產業的中國山茱萸養生小鎮入選中國特色小鎮,是河南省第一批入選的中國特色小鎮,可以充分享受國家以及省市的政策紅利。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避暑旅游產品,推動建設一批避暑度假目的地”。2018年9月,太平鎮老界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被河南省政府列為南陽市唯一的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項目。政府的大力支持為太平鎮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
1.2.1.2 豐富的自然資源。太平鎮地處秦嶺褶皺系東段的伏牛山西南部,地形復雜多樣,最高處老界嶺的雞角尖與最低點相對高差達1 600 m,海拔1 800 m以上的險峰共有15座,境內水資源豐沛,境內流域中5 km以上的大小河流共有10條,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資源。作為公認的“山茱萸之鄉”,太平鎮已經形成了以山茱萸中藥材種植、加工為主的特色農業,并與全國中藥50強企業——宛西制藥合作,發展以“公司+農戶+基地”為發展模式的“訂單農業”,特別適合發展三產互動的鄉村旅游。
1.2.1.3 宜人的氣候環境。太平鎮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主脈——老界嶺腹地,森林覆蓋率達到96%,為河南省鄉鎮之首,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較高,生態環境優良,有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原天然氧吧”的美譽。鎮域平均海拔處于800~1 200 m,氣溫條件良好,年平均氣溫14 ℃,夏季平均氣溫均低于27.4 ℃,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冬季太平鎮降雪充足,老界嶺滑雪場特別適合滑雪愛好者前去游玩。
1.2.1.4 深厚的文化底蘊。太平鎮民俗文化積淀深厚獨特,民俗風情多姿多彩,有西坪民歌、石龍堰黃酒、丁河高抬、陳氏太極拳、滾檔子、金漆工藝、靠山紅、老君洞傳說、哪吒傳說、屈原傳說、麝壁通絡膏、丹水菊潭傳說及重陽文化等1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是西峽歷史長河遺存給現代人的珍寶。太平鎮每年還會舉行杜鵑花節、老界嶺紅葉節及山茱萸采摘節等現代節慶活動。同時,太平鎮的仲景文化、道教養生文化、孝文化和農耕文化也是源遠流長。
1.2.2 劣勢分析(Weakness)
1.2.2.1 交通體系不完善。目前,太平鎮對外交通主要道路為G345、G208等三級公路,附近100 km內無高鐵、機場等,而且冬季下雪天出入不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自駕車出行需要,也無法吸引鄭州、武漢、西安三大中心城市更多的自駕游客。鎮區國道路段時常擁堵不堪、難以通行,現有旅游交通也存在通達性較差、道路等級偏低、品質較差等問題,不利于擴大太平鎮鄉村旅游業。
1.2.2.2 鄉村基礎設施落后。由于資金有限,太平鎮旅游停車場、休閑廣場、公園綠地、文化體驗設施、商業購物設施、夜間娛樂設施及醫療保健等公共服務設施嚴重不足,道路交通、供水供熱、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均不夠完善。現有酒店、賓館及主題民宿檔次較低,特色不夠鮮明,綜合接待服務水平低,難以滿足鄉村旅游游客的需求。
1.2.2.3 旅游產品開發單一。目前,太平鎮僅開發了以老界嶺為首的觀光休閑、避暑度假、冬季滑雪等旅游項目,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體驗型旅游產品和新興旅游產品,內容比較單一,淡旺季十分明顯。
1.2.2.4 旅游從業人員服務意識薄弱。受到城市化進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太平鎮從事鄉村旅游的工作者年齡基本都在三四十歲以上,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地方政府和景區管理層缺乏對從業人員的統一管理培訓,導致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薄弱,服務水平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