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對安徽省潛山市駝嶺林場的采脂松林和未采脂松林的病死樹進行監測分析發現,采脂嚴重削弱了松樹樹勢,加速了松樹感染松材線蟲病的速度和死亡速度,導致采脂松林松樹死亡率平均值是未采脂松林松樹死亡率平均值的19.636 9倍。結合調查結果和多年防治實踐,建議松材線蟲病防治要引入防治閾值理念,科學引導、監督疫木安全利用,防止木材加工企業因限制疫木使用而轉向采伐闊葉樹,造成闊葉樹資源遭到破壞,反而影響染病松林演替更新。
[關鍵詞] 松樹;采脂;松材線蟲
[中圖分類號] S763.1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5--3
1 監測調查小班選擇
近年來,安徽省潛山市不同小班松樹死亡率出現較大差異,初步調查發現采脂之后松林松樹死亡率明顯高于其他松林。為進一步研究采脂與松材線蟲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之間的關系,選擇死亡松樹較多的潛山市國有駝嶺林場,結合松材線蟲病監測,開展了松樹采脂對松材線蟲病的影響研究。
監測調查小班分別選擇不同樹種[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黃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分別是否采脂進行調查,每種各選擇5個小班開展監測調查。
采脂的小班于2015年開始采脂,監測調查于采脂的次年(2016年)開始進行。監測調查方法按照《松材線蟲病普查監測技術規程》(GB/T 23478—2009)進行。監測調查小班概況如表1所示。
2 數據分析
死亡率監測結果如表2所示,采脂—未采脂平均死亡率對比曲線如圖1所示,死亡松樹松材線蟲檢出率如表3所示。
對表2死亡率數據分別按照是否采脂死亡率、不同樹種采脂死亡率、不同年度采脂死亡率、不同樹種未采脂死亡率和不同年度未采脂死亡率的死亡率均值進行差異性分析,對松材線蟲檢出率分別按照是否采脂松材線蟲檢出率、不同樹種間松材線蟲檢出率、不同年度間松材線蟲檢出率的松材線蟲檢出率均值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表4結果表明,在а=0.05水平下,就上述各因子差異性分析而言,只有是否采脂死亡率、不同年度采脂死亡率的差異顯著,也就是說,采脂松樹死亡率與未采脂松樹死亡率差異性明顯,采脂松林中不同年度松樹死亡率差異明顯。結合表2、圖1可以進一步看出,采脂松林松樹死亡率平均值是未采脂松林松樹死亡率平均值的19.636 9倍;其中采脂松林松樹死亡率在采脂之后的第3年(2018年)達到最大值,即松林采脂之后第3年松樹死亡達到高峰。采脂對松材線蟲病檢出率沒有影響。盡管未檢出松材線蟲并不能說明未檢出松材線蟲的死亡松樹就不是病死木,但采脂松林與未采脂松林的松材線蟲病檢出率沒有顯著差異表明松材線蟲感染采脂松林與未采脂松林的概率是均等的。采脂松林病死率高于未采脂松林的原因是采脂嚴重削弱了松樹樹勢,加速了松樹感染松材線蟲病的速度和死亡速度。
3 討論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駝嶺林場多年防治實踐,筆者認為,松材線蟲病防治,首先要轉變當前“零風險”的過度防治理念,引入“防治閾值”理念[1-3],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其次要科學開展疫木安全利用,不能“一刀切”采取就地粉碎后拋棄,而應對染病的中齡林、近熟林或成熟林、過熟林進行采脂,采脂之后及時采伐更新,或者進行超前采伐促進更新,從而加速純松林演變為混交林的演替速度。再次要鼓勵企業對就地切片之后的粉碎物進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減少林農損失。最后要大力保護闊葉樹,特別是純松林疫區要嚴格限制闊葉樹采伐,正確引導與監管疫木安全利用,以免因為疫木限制使用迫使木材加工企業轉向采伐闊葉樹,造成闊葉樹資源遭到破壞,反而影響染病松林演替更新。
參考文獻
[1]張國慶.過度行政、過度應急與災害科學治理[EB/OL].(2019-08-23)[2019-12-1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422505.
[2]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6):84-87.
[3]程月喬.林業植物檢疫文獻學分析[J].鄉村科技,2019(29):22-23.
作者簡介:汪春敏(1983—),男,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