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波 王傳銳 金申燕 李鳳英



[摘 要] 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是我國森林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源。作為生態建設主力軍的國有林場,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目標,如何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鞏固生態建設成果,是當前及今后林業工作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以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森林防火工作為例,分析南灣林場森林防火工作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提升南灣林場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對全國國有林場(林區)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林場;森林防火;火警火災
[中圖分類號] S7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5--3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氣溫的上升、封山育林工程的實施等,國有林場森林防火面臨的風險因素在增加,森林防火形勢越來越嚴峻,森林防火任務越來越重。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不僅有利于保護森林資源、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優化生態環境,而且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實踐[1]。
1 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森林防火工作現狀
1.1 近60年來火警火災發生情況
通過查詢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檔案資料,初步統計1960年至今森林火警火災發生情況(見表1)。通過統計發現,南灣林場森林火警火災時有發生,而且發生了3次大型森林火災(1960年發生在浉河港公社,燒毀山林面積1 423.00 hm2;1966年,發生在董河公社,燒毀山林面積333.30 hm2;1968年,發生在董家河公社,燒毀山林面
積533.30 hm2)。
1.2 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2.1 林區公路建設情況。建場初期因資金缺乏等原因,林區公路建設處于停滯階段。從1979年開始,南灣林場開始了林區公路建設,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林區公路建設約170 km,護林及生產便道230 km。
1.2.2 森林防火線建設情況。開辟森林防火隔離帶的目的是把森林分割成小塊狀,阻止森林火災蔓延。南灣林場高度重視防火線的建設,從1962年建設第一條防火線起,截至目前,已完成約500 km防火線的建設(見表2)。
1.3 森林防火信息化、科技化建設情況
在森林防火信息化、科技化建設方面,同全國大部分林場一樣,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低,森林火警火災的發現還是靠護林員的巡山護林,森林火警火災的撲滅還是靠防火隊員的現場奮力撲救。
1.4 森林防火隊伍建設情況
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組建的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主要依托林場職工兼職組成,消防隊員既要從事護林等日常性工作,還要兼顧森林防火等,工作任務十分繁重。2018—2019年度森林防火警戒期內,南灣林場組建了一支約50人的防火隊伍,全部為林場在職職工。
2 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
2.1 撲火隊伍年齡結構老化
國有林場改革前,南灣林場屬差供事業單位,長期以來職工待遇差、福利低,致使年輕人不愿到林場工作,導致撲火時50多歲的干部職工也要參與。撲火隊伍存在年齡老化、數量不足、更替乏力、戰斗力下降等問題。2018—2019年,南灣林場森林防火警戒期消防隊員統計情況見表3。
2.2 撲火裝備落后
南灣林場防撲火設備大多購置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主要的防火工具為鐵鍬、鐵靶子、割灌機、砍刀、風力滅火機、油鋸和2號撲火工具等,存在數量少、質量差、品種缺、效益低等問題。
2.3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南灣林場雖然在林區公路修建、防火帶開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與日益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相比,林區公路里程數,防火帶公里數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2.4 林場生態區位重要且復雜
南灣林場生態區位十分重要,信陽市80多萬居民唯一賴以生存的“大水缸”——南灣湖,其一級保護區全部為南灣林場林地,一、二級及準保護區共使用林場林地3 578.33 hm2。但是林場地塊十分分散,分為面積大小不等且互不相連的334塊,與豫、鄂兩省四縣區18個鄉鎮67個行政村接壤,因此護林防火任務十分繁重、困難。
3 國有信陽市南灣林場森林防火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除采取強化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等常規性措施外,還應從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加強防撲火工具科技化應用等方面著力,全面提升國有林場森林防火水平,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保護好青山
綠水。
3.1 強化森林防火隊伍建設
結合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成立森林防火專職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和必要的交通、通信工具等,實現森林防火隊伍專業化。通過公開招聘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林業工作、從事森林防火工作,逐步解決防火隊伍人口老年化、年齡結構不合理、戰斗力不強等問題。定期開展林火理論知識、撲火戰術戰法、安全避險常識培訓,嚴格日常訓練,提高實戰能力,確保一旦發生火災,森林防火隊伍能快速反應、及時撲救[2]。
3.2 強化森防基礎設施建設
充分發揮防火林帶及防火阻隔帶的作用,加強阻隔體系建設,從而在火災發生時有效地阻隔火勢的蔓延,為火災救援工作爭取更多的時間,同時可以有效降低火災帶來的經濟損失。多請示、多匯報、多爭取,將林場基礎設施“三網”建設納入地方政府規劃,加快國有林場林區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森防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3.3 強化防撲火科技化建設水平
當前森林防火監測預防、積極消滅還停留在人防階段,先進的森林防火設備投入不足。南灣林場及其他國有林場(林區)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廣應用遙感技術、數據庫通信技術及定位技術等,不斷增強林火監測、宣傳教育、撲火裝備、指揮撲救的科技含量,盡快實現由傳統防撲火向科學防撲火的轉變[3]。
3.4 強化野外火源管理
針對南灣林場林地點多、面廣、線長的復雜地形,結合日常工作,深入林區居民和村民家中,向他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河南省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在林區重點部位和入山道口設立宣傳點,對過往行人、車輛等進行防火安全教育。在高火險天氣,組織干部和職工上山頭、把路口,嚴防死守,從根本上消除火災隱患,有效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國有林場聯合林業公安部門嚴格執行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及時組織對各種涉火案件的調查處理,依法追究有關人員防火責任,起到“查處一案、震懾一方、處理一人、教育一片”的作用[4]。
3.5 強化宣傳教育活動
注重防火警戒期特別是在元旦、春節、清明等重要節日集中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注重防火宣傳的方式方法,可通過廣播喇叭、標語標牌、出動宣傳車、印發明白紙等形式宣傳森林防火知識,也可以利用電視、短信、網絡等宣傳森林防火知識。注重移風易俗宣傳,大力倡導文明祭掃,鼓勵通過敬獻鮮花、卡片等文明環保的祭祀方式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要反復檢查,切實做到不留死角和漏洞,要嚴控火源,嚴禁焚燒香紙及燃放鞭炮。
4 結語
完全杜絕森林火警火災是不可能的,但采取強有力措施能有效地及時發現火警火災、處理火警火災、減少火警火災危害。我們應在思想上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工作上突出落實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防火工作不出現重大問題,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參考文獻
[1]羅坤,蔣仁忠,扶杰,等.南灣林場志[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2]吳慧霞.芻議森林防火信息系統的技術應用[J].北京農業,2014(9):149.
[3]劉立峰,呂戰龍,朱小林,等.渭南森林防火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對策[J].陜西林業科技,2016(1):52-54.
[4]彭銀中,陳峰,劉乃輝,等.豫南地區生態林的健康發展與對策[J].山西林業科技,2010(6):56-58.
作者簡介:王光波(1987—),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造林、育苗、森林管護等;王傳銳(1988—),女,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造林、育苗、森林管護等;金申艷(1966—),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造林、育苗、森林管護等;李鳳英(1980—),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樹種數據調查、育苗、管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