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蓮
[摘 要] 眾所周知,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中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供應。在農業生產中,水肥管理直接關系著農作物的最終產量,其中肥料對增產增收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提高施肥水平,可以顯著提升水稻產量。本文主要就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中土肥技術進行分析,指出有機肥、綠肥施用以及增施微肥對提高水稻產量的關鍵性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產業;土肥技術;有機肥;綠肥;微肥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5--2
在我國農業領域,水稻種植占很大比例。作為水稻種植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國必須提高水稻種植水平。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可以顯著提升水稻的產量與品質,也能促進水稻種植模式的轉型。例如,加強土肥技術的應用,科學進行施肥,有利于改良土壤,減少對土壤環境的破壞。
1 肥料在水稻種植中的地位
調查表明,科學合理地施用肥料,對水稻產量的提升有重要意義。水稻產量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其中肥料貢獻率在40%以上。種植者在水稻種植中需要投入一定的生產成本,其中有50%的成本用于購買肥料。由此可見,施肥在水稻生產中是一項重要環節。通過相關試驗發現,在水稻種植中增加鉀肥、有機肥、微肥的使用,對水稻籽粒品質的提升有促進作用。經過科學合理施肥,水稻籽粒更加透明、有光澤,堊白率更低,提升整米率的同時可明顯提升水稻的口感。因此,水稻種植中必須注重施肥質量。
2 水稻對養分的需求特點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對氮、磷、鉀的需求有一定規律。通常,生產100 kg水稻需要施用1.6~2.5 kg氮肥、0.8~1.5 kg
磷肥、1.7~3.9 kg鉀肥,而雜交稻的施用量要比常規稻施肥量增加10%。另外,粳稻、秈稻對氮的需求量更多,對鉀的需求量相對較少。與此同時,水稻生長過程中還需補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鋅、硅、硼、氯等,以助于促進水稻生長。
3 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中土肥技術的綜合應用
3.1 遵循因土施肥原則,增施有機肥
要想大大提升水稻產量,在水稻種植中首先要遵循因土施肥的原則,加大有機肥的施用比例,減少化肥的施用。從長遠來看,這樣有利于改善土壤環境,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豐富的秸稈資源可以作為有機肥被應用在水稻種植中。因此,在水稻種植中,要做好秸稈還田工作,配合糞肥能保證有機肥充足。相關試驗表明,在水稻種植區域保證3 500 kg/hm2秸稈的施用量或500 kg/hm2糞肥的施用量,可以顯著提升水稻產量7%~10%,同時能降低病蟲害發生率。農作物秸稈還田還能減少購買肥料的費用,進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總之,在實際生產中,根據當地土壤環境的實際情況,合理控制肥料的施用量,保證有機肥充分腐熟,就能促進水稻產量的提升。
3.2 注重施用綠肥
紫云英根瘤菌是一種常用的綠肥種類,紫云英根瘤菌的施用可以提升土壤中的氮含量。在水稻種植中配種紫云英,對于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生物覆蓋及微量元素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產正在向綠色有機農業、無公害農產品轉變,因此,在水稻種植中應注重對土壤環境的改良,調整現有的耕作制度,發展綠肥水稻輪作,這樣就能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水稻種植區翻壓新鮮的紫云英,紫云英使用量為20 t/hm2,這樣土壤內的有機質含量可達25 g/kg,與未翻壓紫云英的區域相比,有機質含量提升7 g/kg左右,同時土壤內氮、磷、鉀含量均可得到提升。在實際生產中,每年5月初翻壓紫云英,紫云英在田間的腐解時間為15 d
左右,翻壓過程中可以在紫云英中加入6 kg/t碳銨。對下茬水稻種植田塊翻壓紫云英時,應減少使用量50%左右,紫云英施用過量也會導致水稻產量降低。
3.3 推廣中微量元素肥料
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種植中的施用,可以提高水稻稻株的抗逆性及抗病能力,這對提高水稻產量也有著促進作用。中微量元素包括鈣、鎂、硫、硅等,根據土壤內實際缺失的中微量元素,適量給予補充,有利于提高水稻產量。在沙質土壤種植區,土壤內多缺失硫元素,因此,種植水稻時可施用硫肥,這可使水稻產量提升10%~20%。
而一些地區的土壤可能缺少硅元素,水稻生長過程中缺少硅元素,會導致水稻莖稈變細,更易發生倒伏,同時病蟲害發生率大大增加,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與品質。根據水稻的實際生長情況,對缺硅的水稻種植區域追加硅肥,有利于水稻產量與品質的提升。
3.4 適度施用微量元素
在水稻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微量元素的供應,其中鋅元素是水稻生長所需的一種重要微量元素。在水稻生長前期,鋅元素有利于水稻根系發育,可提升稻株抗逆性及抗病能力;在水稻生長后期則有利于防止水稻早衰。在水稻生長前期,鋅肥多與基肥一同施用,鋅肥的施用量根據土壤環境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例如,在沙質土壤種植區,鋅肥施用量為15~20 kg/hm2;在黏質土壤種植區,鋅肥施用量調整至10~15 kg/hm2。在移栽水稻前一天,對苗床噴施硫酸鋅,再使用清水對稻苗進行沖洗,也能達到補充鋅元素的目的,進而提升水稻產量。另外,在水稻生長過程中要想為水稻補充鋅元素,可采用葉面噴肥方式,如對稻苗葉面噴施0.2%硫酸鋅。
4 結語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按照土壤環境的實際情況及水稻生長規律,科學合理地控制肥料的施用量,有助于促進水稻健康生長,進而達到提升水稻產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