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穎/云南藝術學院
鋼琴課作為每一位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其重要性不可言喻,無論是綜合類大學的音樂學院還是獨立藝術院校,但凡設有音樂教育專業課程必定就開設了鋼琴課,需要劃定界限的是:音樂教育專業旨在為社會輸送優秀的音樂教師而不是演奏家。鋼琴考試受其他文字科目或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形式單一,考試方式傳統,鋼琴是一個很全面的樂器,所以被應用到音樂中的方方面面,各個專業,各個領域,每個專業不同授課的側重點應該不同考試形式更應該不同,關于考試形式需要多元化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而鋼琴考試如何改革、改革了如何實施、實施是否有效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話題。
音樂教育專業是培養適應基層音樂教育工作的音樂師資,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需要具備較全面的音樂能力和良好的個人音樂素養,不是擁有某項精湛的樂器、聲樂、作曲等技能就是一名合格優秀的音樂教師。社會需要的音樂教師是全面發展的,要求其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旨在要求音樂教師具有復合的音樂專業技能,在音樂學科領域中,“唱、彈、跳”是所有音樂教師應具備的三大基本功。“唱”包括歌唱教學、組織合唱隊、合唱指揮、音樂鑒賞、歌曲的表現與創作等;“彈”包括鍵盤彈奏、即興伴奏、組織鼓號隊、組織民樂隊、組織管樂隊等;“跳”包括舞蹈表演能力、組織舞蹈隊、舞蹈隊編排能力等。中小學的音樂課程是一門綜合藝術,音樂教師不僅要上好課堂上的音樂課,課外藝術實踐也尤為重要,如:校藝術節、音樂節、“六一”兒童節匯演、“五四”青年節活動、每周例行的升旗儀式、各類校樂團等。組織課外藝術實踐活動是檢驗一名音樂教師是否具有綜合能力、綜合能力是否全面、是否是一名優秀稱職音樂教師的試金石。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工作實力,工作實力來源于本科學習過程中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我們的本科音樂教育專業應當與社會接軌,向社會輸送符合國情、滿足社會需求的鋼琴教師人才。
如今的鋼琴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已經越來越趨于一種普及教育,這也得益于學校音樂課堂的不斷發展、完善和進步,鋼琴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用于音樂教學的鋼琴是否與我們腦海里傳統的鋼琴小課不太一樣呢?它并不講究音樂教師在鋼琴這個領域有多深的研究、擁有多么精湛的彈奏技藝、對高難度樂曲的把控有多嫻熟,反之一名音樂教師如果只擁有以上三點的特征也并不能稱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師需要的是綜合能力,鋼琴演奏只是其中一項。反觀我們的本科音樂教育專業在鋼琴方向的培養方式,縱使已經開設了多門不同的適用于培養學校音樂教師人才的課程,如:即興伴奏課程、鋼琴教學法課程、自備教案模擬課堂等,不同的課程最后結課考試卻大同小異,使得學生不得不又進入了“選曲、識譜、練習、背譜、排練、演奏”的循環中,一些鋼琴實踐課程慢慢又變成了“表演”課程。考試實質上是對學習的檢驗,是對一個階段學習成果的匯報,良好的考試制度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可以將這門課的學習效果最大程度的顯現出來,考試不應該只是一門課的結束儀式,好的考試制度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是承上啟下,使學生通過這一階段的課程學習來思考這門課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應該如何運用,在實際操練時自己還有哪些不足和沒學明白的地方,課程結束后學生針對個人的學習難點繼續探索和學習。
介于學校音樂課堂對音樂教師的要求,我認為在本科學習階段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鋼琴方向至少應開設鋼琴演奏課程與即興伴奏課程。這兩門課程從應用上來說雖然都是“彈鋼琴”,但培養方式、學習方法、學習目的等完全不相同,可以說鋼琴演奏課程是即興伴奏彈奏部分的基礎課程,即興伴奏是鋼琴在音樂課堂中的呈現方式,兩者不可混淆,更不可忽視任何一門課程。
鋼琴演奏能力是一名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所有有關鋼琴學習的基礎,在這里我們不要求教師一定要能彈奏協奏曲、超技練習曲等高難度樂曲,但基本的讀譜、彈奏、分析樂曲是一定要掌握的。學校應根據學生的鋼琴基礎差異及學生對自身以后發展規劃的不同制定詳細的考試內容規劃,包括指定書籍、指定曲目、限制時長。對于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演奏考試,我們遵循“只有下限,沒有上限”的原則,對學生至少要達到的演奏水平做出要求,但不限制有多年“童子功”、熱愛鋼琴演奏、對鋼琴演奏有更高追求的優秀學生的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選擇比基本要求更難的曲目。判斷一首曲目的演奏是否優秀,根據評委老師的個體差異,很多時候存在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素。鋼琴演奏雖然是較為抽象的感觀感受,但作為考試,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評分標準應詳細規范,下表是我對于評分細則的建議。

表1評分建議
即興伴奏是一名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學習即興伴奏首先應該學習樂理知識,在大腦中建立邏輯縝密的樂理系統,掌握鋼琴上的24個大小調音階,能熟練地進行轉調移調等。要暫時去除五線譜固定調中的基本音級“CDEFGAB”的理念,建立起簡譜首調“1234567”(即doremifa sol la si)的概念。即興伴奏在音樂教學中更多的用于即興給簡譜歌曲配伴奏,學生應學會看簡譜、唱首調,讓看簡譜像看五線譜一樣得心應手,打破學習鋼琴演奏腦海里所固有的固定調概念,將即興伴奏課程與鋼琴演奏課程區分清楚,順應即興伴奏課程的特征。即興伴奏課程應該從大一與鋼琴演奏課程同時開設。
該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大一第一學期應該著重學習與即興伴奏相關的樂理知識并能靈活地將即興伴奏與樂理相關知識融合,在簡譜上能按照配和弦的原則對每一個音進行正確標注。即興伴奏看似是一門很抽象的課程,但越抽象越應該在開始時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做支撐,所有的自由都應該遵循章法。在這里引出我的第二個建議,本科第一二學年即興伴奏考試彈奏部分可以是“幾抽一”的模式,即教師在考試前一節課布置下考試范圍給學生幾天的準備時間,考試時隨機在考試范圍曲目內抽查一首進行考試,到了第三四學年即興伴奏考試彈奏部分應該“閉卷考試”,即考試當天給出考試曲目進行即興編配,我想這才是即興伴奏課程開設所期望學生達到的最后目的。科學的考試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給本門課程上給學生施壓,促使學生課上認真聽講課后查漏補缺,可以全面的檢測出學生在這門課上的優點及不足之處,為學生該技能以后的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
“以能力為基礎的師范教育”理念是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思想,我們的本科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旨在為社會培養素質全面、能力過硬的音樂教師。改革促發展,先行展作為,我們的考試制度應跟隨時代的變遷不斷推成出新,不斷完善細節,方能促進學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