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云登,劉衛華,賀振華,石寒冰
(航空工業襄陽醫院 燒傷整形科,湖北 襄陽)
皮膚是機體的重要保護結構之一,在正常皮膚受損后若創面一個月無法愈合可成為慢性創面。一般而言,壓瘡患者、糖尿病足患者、深度燒傷等患者常可面臨慢性創面。慢性創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加上長時間不愈合,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增加而出現醫療資源大量消耗,給家庭經濟帶來了負擔[1]。另外,慢性創面患者在修復和愈合后又可產生瘢痕組織而再次出現破裂損傷,進一步增加換藥難度。因此,需要針對慢性創面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本研究探索了慢性創面應用負壓創面治療技術聯合自體組織移植治療的效果,如下。
入組本院科室收治的慢性創面患者共70例,入組時間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男/女:21/14,年齡19-65歲,平均(45.13±2.11)歲。糖尿病足的患者有13例、創傷性創面12例、壓力性潰瘍6例,燒傷創面4例。觀察組男/女:22/13,年齡19-64歲,平均(45.55±2.24)歲。糖尿病足的患者有13例、創傷性創面12例、壓力性潰瘍7例,燒傷創面3例。兩組統計學比較顯示P大于0.05。
對照組的患者負壓創面治療技術增加皮瓣移植治療,觀察組負壓創面治療技術的同時增加皮片組織移植治療。
①所有患者實施基礎治療,對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先進行基礎疾病的干預,控制血壓和血糖等全身狀況正常,并積極給予營養支持,以促使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環改善,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
②負壓創面治療技術。先徹底清創至創面肉芽組織露出新鮮紅色,創面用生理鹽水、過氧化氫反復沖洗,促使死腔消滅,并結合分泌物培養情況選擇敏感抗生素。結合創面情況,合理選擇醫用敷料,連接負壓裝置和沖洗液,引流管部位用系膜法進行封閉,建立封閉負壓引流裝置,持續或者間斷沖洗,對負壓進行控制,確保維持有效引流。
③對照組實施皮瓣移植,在皮瓣供區獲得有良好血供皮瓣,剝離時需要充分保護血管分支,用旋轉等方式轉移皮瓣,將皮瓣和創面用細絲線固定縫合,縫合過程避免過度扭曲,縫合后用生理鹽水沖洗避免積血殘留。
④觀察組實施皮片移植,獲得合適皮片后,將其取下進行加工使其大小適宜,將其放置在清創后創面上,邊緣間斷縫合,并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進行皮片下創面沖洗清除血塊。
比較兩組慢性創面愈合的時間、患者對創面外觀的滿意度、治療前后患者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BCS舒適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移植效果、不良反應。
顯效:皮瓣或者皮片和創面皮膚完好對合,無邊緣紅腫,創面愈合良好;有效:移植的邊緣裂開,經負壓吸引或者二期縫合痊愈;無效:不滿足以上標準。100%-無效率=總有效率[2]。
SPSS 26.0軟件處理數據,兩獨立樣本率實施Pearson x2統計,完全隨機設計的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觀察組慢性創面愈合的時間、患者對創面外觀的滿意度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創面愈合的時間、患者對創面外觀的滿意度比較(±s)

表1 兩組慢性創面愈合的時間、患者對創面外觀的滿意度比較(±s)
組別 慢性創面愈合時間(d)患者對創面外觀的滿意度(分)對照組(35) 39.56±2.91 94.56±2.45觀察組(35) 39.21±2.21 94.21±2.21 t 0.344 0.312 P 0.613 0.686
治療前二組病患此類指標比較,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BCS舒適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改善幅度和對照組相似,P>0.05。如表2。
表2 治療前后SF-36 生活質量量表評分、BCS 舒適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SF-36 生活質量量表評分、BCS 舒適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比較(±s)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觀察組(35) 治療前 56.13±2.21 0.43±0.02 51.25±3.12治療后 95.56±3.56 3.56±0.21 92.45±5.36對照組(35) 治療前 56.25±2.15 0.42±0.01 51.46±3.45治療后 95.13±3.21 3.54±0.22 92.12±5.21組別 時期 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BCS舒適評分
觀察組整體治療效果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如表3。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數(%)]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
慢性創面患者創面愈合速度慢,創面可出現瘢痕組織,在壓力和摩擦等的作用下瘢痕可繼續出現潰爛而繼續受損感染,導致創面加大,治療難度增加,增加了患者的痛苦[3-4]。
慢性創面應用負壓創面治療技術聯合自體組織移植治療效果確切,通過早期應用負壓創面治療技術聯合自體組織移植治療,可避免水電解質和營養物質丟失,盡早促使創面死腔消失,促使創面封閉,將感染發生和進展過程有效阻斷,縮短治療的時間,降低創面修復過程出現的瘢痕和增生,減輕患者痛苦[5-6]。其中,負壓創面治療可通過持續提供低氧和負壓環境,有利于促使創面局部增殖,刺激創面細胞生長因子產生,有利于創面新生毛細血管的產生,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改善[7-8]。通過負壓吸引治療,可及時清除創面產生的滲液和代謝廢物,及時清除壞死組織,避免創面復發感染,且有利于血管中成纖維細胞和白細胞進入創面,加速創面愈合[9-10]。
本研究的成果中,觀察組慢性創面愈合的時間、患者對創面外觀的滿意度、治療前后患者SF-36生活質量量表評分、BCS舒適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評分、移植效果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比較則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慢性創面應用負壓創面治療技術聯合自體組織移植治療的效果確切,無論是皮片移植還是皮瓣移植,移植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生活質量,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