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燕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第八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蘇 南通)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屬于手術患者麻醉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為術后患者記憶損失、神情恍惚等[1],嚴重時甚至會誘發老年癡呆,對患者術后恢復構成較大影響,有關研究顯示,右美托咪定在改善老年手術患者全麻術后認知功能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與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中隨機選取我院老年全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右美托咪啶對老年全麻患者早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老年全麻手術患者104例,符合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病情分級;沒有神經系統或者精神病史;同時重點排除了有以下情況出現的病例;重視力聽力障礙者、抗抑郁及精神藥物史者或右美托咪啶過敏者;隨機分右美托咪定組及生理鹽水組各52例,兩組資料無差異,見表1。
1.2 方法 入室以后用劑量10-12mL/kg乳酸鈉林格氏液進行擴容干預,選擇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對患者全麻維持操作方法如下:泵注劑量丙泊酚3-4.5mg/kg/h,吸入式給予劑量0.8%-1.5%七氟烷以及間斷靜注方式給予維庫溴銨和枸緣酸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組在麻醉誘導后15min內靜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隨后以0.3μg/kg/h持續泵注,生理鹽水組采用相同注射同劑量0.9%氯化鈉注射液,距離手術完成前30分鐘停止繼續給予右美托瞇啶及氯化鈉注射液。
1.3 觀察指標 手術及麻醉情況;MMSE量表評分[3]。
1.4 統計學處理 SPSS 13.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計數分別應用t/χ2檢驗。
右美托咪定組的拔管時間、呼吸恢復時間、認知功能障礙低于生理鹽水組(P<0.05);右美托咪定組術后24小時、72小時MMSE高于生理鹽水組的(P<0.05),見表2。
認知功能為大腦皮層高級功能的一種,術后認知能力障礙主要是指患者經過麻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一定異常[4],是患者中樞系統受損而產生的病發癥,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患者的精神難以集中,同時社會環境適應能力也相應下降[5]。手術后創傷可使固有的免疫系統有效激活,從而增加顱內IL-6、TNF-a等炎性因子的表達,一系列炎癥反應也是造成患者術后出現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得危險因素[6];此外還有神經遞質和遺傳因素等都可影響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隨著年齡增加,神經細胞的衰亡,會使認知功能出現減退的現象[7],同事由于老年膽堿能系統功能的下降,老年患者對麻醉藥更敏感,若患有重大疾病且進行麻醉后,易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相關并發癥[8]。

表1 兩組患者資料比較

表2 兩組老年全麻手術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在麻醉前應用藥物時應考慮鎮靜效果及對記憶功能產生的影響,以改善麻醉效果,同時減輕麻醉藥物對認知功能產生的影響[9],右美托咪定屬于新型α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選擇性相對較強,能對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量進行抑制與阻礙,從而產生良好的抗炎效果。同時,右美托咪定還能抑制突觸前膜應激反行,降低突觸后膜興奮度[10]。除此之外,右美托咪定容易穿過人體的血腦屏障,從而起到鎮靜、鎮痛等效果,臨床療效高,屬于良好的麻醉輔助藥物。在國內研究過程中發現右美托咪啶能夠讓手術之后的血漿皮質醇水平明顯下降,直接反映了右美托咪啶對手術之后應激水平的抑制性作用,有效降低了臨床治療過程中的疼痛程度[11]。右美托咪啶對中樞神經進行作用的同時,不會對呼吸系統造成抑制,可使患者術后及早清醒[12]。本文結果也顯示右美托咪定組的拔管時間、呼吸恢復時間、認知功能低于于生理鹽水組的(P<0.05);右美托咪定組術后24小時、72小時MMSE高于生理鹽水組的(P<0.05),但該藥物清除率與患者肝臟受損嚴重程度呈反比,肝臟受損越嚴重則右美托咪定清除率越低[13],因此,存在肝臟功能不全現象的患者應用避免大劑量應用,注射后5分鐘,右美托咪定即可發揮藥效,為了確保效應室濃度值保持正常,需要進行0.3-0.5微克/千克負荷量持續注射。
綜上所述,對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能夠使明顯減少且不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認知功能障礙,不但能夠取得理想的鎮痛、鎮靜效果,還能夠減小對患者腦部代謝產生的影響,可防止患者術后出現神經功能異常,減少使麻醉藥物應用劑量并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14],有助于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