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坤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省金昌市 737100)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對所有關領域的建筑建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為了良好的迎合人們的物質以及精神追求,需要各工程的施工人員重視提升相應建筑的舒適性以及設計合理性,因此,各種類型的空調以及采暖通風設備由此而生,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的自然生態系統平衡。
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合理應用于暖通設計中的主要目的為:有效減少能源以及資源浪費現象發生,有利于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對促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近年來,由于我國社會以及工業領域的發展腳步不斷加快,使得現有能源供不應求,而想要有效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就需要探尋多種有效手段,開采充足的能源,以良好地滿足于我國各行業領域現下的實際發展需求。就現如今而言,雖然我國所應用于暖通空調系統中的多數能源均為可再生能源,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即使我國現下的資源儲備較為豐厚,但依舊無法支撐各領域逐步增加的能源消耗需求,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資源、能源浪費現象日益嚴重,對保護我國自然生態環境具有不良影響。同時,據有關數據指出,暖通空調系統實際所消耗的電能已經占據總耗電量的30%,且于夏季時,耗電量最高。但倘若將綠色節能技術與暖通設計相結合,將會減少百分之五左右的能源消耗。綜上所述,想要有效加快能源節約腳步,良好地維系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就需要科學、合理的應用綠色節能技術[1]。
此類技術主要指:在建筑結構空調負荷的實際需求發生變化時,如人員操作、溫度變化等,通過利用風機、水泵等設施,有效減少能源的實際用量,以良好的迎合于荷載變化需求。一般而言,此類技術可以減少30%~40%的能源消耗,如,將其合理應用于中央空調中,其中,以具體的溫度限值以及滿注率為參考,決定實際注入的水量值多少,且應進行具體設計的過程中預先留出10%的余量設計,具體的變頻空調結構如圖1所示。
此外,由于上述系統長久處于釋放水流量最大的狀態中,因此,當建筑量增加亦或季節發生變化時,其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的熱負載值則會遠小于所設計的負載值。且當冷凍水的設計溫度長期處于5℃~7℃時,相應的水泵調動其最大功率將會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從而致使能源浪費現象發生。通過在暖通設計中合理應用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上述情況發生,有利于節約能源[2]。比如,某中央空調系統應用變頻節能技術之后,其水泵測試數據顯示:當制冷量為75%的時候,機組需要的冷卻水流量是34%,水泵的耗電量為20%;當制冷量為50%的時候,機組需要的冷卻水流量是22%,水泵的耗電量為15%。據此數據可知,變頻節能技術可以有效減少能源消耗。

圖1 變頻空調系統結構
對此類技術的應用是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合理融入于暖通設計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其主要指:以相應機組與地源進行耦合的條件下,賦予空調系統制冷以及制熱的職能,使其可以更好地迎合人們的日常實際需求。簡而言之,此類技術是通過有效利用地下水所具有的恒溫特性,以應用電能對其進行合理調控的方式,使得地下水與相應管路系統的熱能相互進行調換。其中,倘若將這種技術應用于夏季,可以通過制冷周圍環境的方式,吸收空氣中多余熱量,同時將其存儲于地下或者應用于日常的其他活動當中;而倘若將這種技術應用于冬季,則可以通過利用其所存儲的熱能,對周圍環境進行直接供熱,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另外,因為地下水的溫度較為穩定,波動范圍在10℃~25℃之間,冷熱泵技術應用的相應機組制冷系數與制熱系數均在3.5~4.4之間,其運行成本會降低30%~40%。
對此類技術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提高所建造環境的舒適程度。因此,就要求相應的設計人員以實際的用戶需求以及使用環境為基礎,在有效為環路水力平衡提供保障的基礎上,制定出較為完善、有效的設計方案。而倘若無法有效保證環路水力平衡,也可以通過合理應用靜態水力平衡閥的方式,其中,如果相應建筑中的暖通系統受水流波動影響較大,則也可以通過應用動態水力平衡閥的方式,究其原因為:平衡閥具有應阻力大且閥權度高的特點,因此,想要有效保證環路水力平衡,就需要合理設置動態、靜態平衡閥的位置,其中應注意的是,在進行具體設計平衡閥位置的過程中,應注重以實際的建筑結構以及應用環境為基礎。比如,某建筑的暖通系統中,應用了多級串并聯系統,在該系統中,每個平衡閥的流量都能夠達到其設計流量,能夠有效保障環路水力平衡。
此類技術主要指的是,通過運用自然因素對熱環境進行改善,即在建筑內的空氣溫度與外界差距較大時,基于建筑熱壓以及內外風壓,利用自然通風以減少室內的溫度值,以將其調整為就人體而言最為適宜的溫度,從而有效減少能源消耗。此外,倘若建筑內溫度高于最適宜人體溫度,也可以選擇利用能源消耗的方式進行降溫,有助于節約能源。
就此類技術而言,其主要指:利用輻射制冷等方式,對相應建筑內的空氣溫度、含氧量等進行實時監測,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將環境監測控制系統合理的安置于建筑中的各個區域環境內,以達到對其溫度進行自主調節的作用,有助于對提升建筑的舒適程度,同時,也可以良好的凸顯出該技術所獨有的環保以及科學性質。綜上所述,通過將此類技術合理的應用于具體的暖通設計中,有利于最大化的節約能源,同時亦可良好的滿足于用戶對建筑舒適度的實際需求。
綜上所述,人們愈加認識到保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性,使得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分析可得,通過對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分析可知,施工人員需要深入了解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原理,科學合理地進行節能技術的應用,減少建筑能源損耗,使建筑材料性能得到充分應用,為城市居民營造良好居住環境。本文的探究仍舊存在不足之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