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落實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高等學校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始終保持對師德師風建設的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標準不降,把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師德師風建設相關要求落到實處。持之以恒地抓好師德師風建設,確保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領會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文件精神
1.深入學習中央4號文件中五句非常經典的論述:
(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2)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
(3)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4)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
(5)教師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2019年教育部就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下發了三個重要文件,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三個文件是貫徹落實中央4號文件的實際舉措,是對近年來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政策規定的梳理和總結,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總體設計和要求;規定教師應該做什么、不允許做什么;對觸犯了師德底線的行為如何處罰作出了明確規定。
2.學習《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
思想鑄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自覺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增進教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學校管理及校園文化建設各環節,充分發揮文化涵養師德師風功能,強化教育強國、教育為民的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學校黨支部和黨員教師作用,健全黨組織生活各項制度,充分發揮學校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
課堂育德、典型樹德、規則立德。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引導廣大教師守好講臺主陣地,將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將“立德樹人”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加強對新入職教師、青年教師的指導,將師德師風教育貫穿師范生培養及教師生涯的全過程。持續開展優秀教師選樹宣傳活動,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把一線優秀教師請進課堂,用真人真事詮釋師德內涵。強化教師的法治和紀律教育,提高全體教師的法治素養、規則意識,提升依法師風執教、規范執教能力,將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體系,加強引導廣大教師堅守師德底線。
3.《十項準則》是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標準。
廣大教師要嚴格遵守10項準則規定的政治要求和理想信念方面的要求。
堅定政治方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得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自覺愛國守法。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守憲法原則,遵守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不得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表、轉發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不得敷衍教學。課前準備不充分,不認真備課,不認真研究教材,不做課件;出工不出力,沒有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方位地投入到學科教學當中;課堂教學效果差,學生不認同。教師有師德首先要有師能,有師能還要有態度。省教育廳制定的處理辦法的實施細則,對敷衍教學的情節及影響程度較輕的,建議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等處理;性質惡劣、情節及影響程度較重的,建議給予警告及以上處分。
《十項準則》還要求教師:“不得要求學生從事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宜”“遵守學術規范。嚴謹治學,力戒浮躁,潛心問道,勇于探索,堅守學術良知,反對學術不端;不得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或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秉持公平誠信。堅持原則,處事公道,光明磊落,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試、推優、保研、就業及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評獎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堅守廉潔自律。嚴于律己,清廉從教;不得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不得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高校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工作情況
在師德師風整治工作中,各高等學校做了大量工作:加大宣講教育力度。各高校始終把宣傳教育作為筑牢思想防線的根本。利用暑假開學全體教職工提前返校集中學習時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師德師風教育,利用校園網,大力宣傳本校先進事跡,用身邊的先進典型引領思想。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在微腐敗專項整治工作中,各高校班子成員根據自身分管工作,帶領各部門負責人深入一線進行廉潔調研,通過黨員干部廉潔談話、支部書記上廉潔黨課、教職工群眾個別談心、重要信訪問題回頭看等方式摸清廉潔家底,從教職工反映最突出、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梳理各個廉潔風險點。將掌握的一手資料進行匯總,制定各部門自查自糾重點,做到心中有數,重點突出。多措并舉有效治理。各高校能夠重點把握腐敗現象滋生的特點和規律,緊盯基層部門重點領域、重要崗位、關鍵事項和關鍵環節,除繼續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整治以外,各高校以基層各支部為單位,緊緊圍繞十九大以來存在的突出問題,緊盯專項整治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苗頭。
各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學生、家長反應強烈的一些師德問題得到糾正,但師德問題的解決還沒有形成壓倒性態勢,師德方面問題仍時有發生。2019年省教育廳通報的28起典型師德師風案例,涉及高等學校的有6例。在全國師德師風建設視頻會議上陳寶生部長分析點明了7類重點問題:有發表錯誤言論的政治問題、性騷擾學生問題、學術不端、師生關系異常、有償補課和違規收受禮品禮金、虐待猥褻學生、教師集訪中的違法行為等問題。
建立懲治和表彰雙重體系
師德師風建設,前提是搞好教育和培訓,重點問題是學術不端、收受學生家長禮品禮金,關鍵是工作的決心,誤區是不能正確認識師德問題,難點是自我保護主義,方法是正面的引導和對問題教師的嚴肅懲處,路徑是兩手抓,一手抓師德問題的懲治,一手抓先進典型的表彰,從而達到師德師風建設的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指出,“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要堅決依法依紀予以嚴懲”。張慶偉書記在全省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提出:要從嚴查處家長身邊、學生身邊的微腐敗,營造教育領域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強化制度建設,定標準立規矩,用制度管人管事,貫徹執行好近幾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制發的師德建設方面的制度性文件,把制度規定落實,師德師風建設就有成效了。
1. 整治師德領域的突出問題,形成師德師風建設壓倒性態勢。
師德師風建設要打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打持久戰不意味著拖而不打,是要在持久戰過程中不斷地打殲滅戰,用殲滅戰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最終把師德領域當中的所有問題消滅掉、解決掉。
各高等學校要真抓真管,用鐵的紀律、鐵的手腕,把老百姓痛恨的師德師風問題逐步解決掉,出重拳、用重典,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精神,徹底清除教育領域的微腐敗。通過嚴管,達到不想做、不敢做、不能做的目的。2019年3月春季開學,省教育廳在全省高校集中開展了專項整治“微腐敗”行動。各高校通過清理自查,發現漏洞,挖掘線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高校共上報查處師德師風違規違紀案件7起。其中:黑龍江大學3起、齊齊哈爾醫學院1起、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1起、黑龍江職業學院1起、黑龍江東方學院1起。
2.樹立師德典型,教育引領廣大教師健康成長。
從2017年開始,省教育廳大力宣傳樹立優秀教師典范,2018年選樹先進集體10個;先進個人28人;2019年選樹先進集體20個;先進個人40人。每所學校都選出一批優秀教師,各校用身邊人身邊事引領本校全體教師。形成一個立體、全方位的對優秀教師宣傳的氛圍,傳遞正能量,樹立新形象。各高校利用評選出的先進典型,深入挖掘他們的優秀事跡,號召所有教師向他們學習,充分發揮表彰獎勵的導向作用;充分利用這些優秀教師群體的先進事跡,感染和教育廣大教師,傳導正能量,用身邊的榜樣去激勵、引導廣大教師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