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要】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次大變革,它的出現,從此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人類歷史進程和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中的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從烏托邦到科學的轉變,宣告了烏托邦,即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的終結。所有具有空想元素的社會主義從此退居幕后;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趨勢反映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變上,而科學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只要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一直存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就不會終了,也將繼續實踐下去;現實中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并不取決于理論和邏輯是否嚴格,也不依賴于歷史問題的有效性??茖W的社會主義者應善于認識資本主義變革的社會主義方向,以更自信的態度承擔自己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社會主義思想? 從空想到科學? 發展
【中圖分類號】D091.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002-02
引言
馬克思社會主義實現了空想到科學的轉化,推翻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是社會主義思想的巨大進步。在共產黨宣言中,其首次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宣告了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正式形成。馬克思恩格斯共同致力于進行革命實踐,從對民主革命的探討到對共產主義的研究,從理想的唯心主義到辯證的唯物主義,在艱苦探索中,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等一系列文化思想,并通過對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理論的研究,提出了“兩大發現”理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礎[1]。馬克思恩格斯將科學社會主義建立起來,就與三大工人運動這些實際相結合,其理論促使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最終引導了世界工人階級的解放斗爭。現實中,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從而使社會主義思想革命化,最終賦予了工人階級強大的思想武器,推動工人的抗爭運動。本文通過對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述了社會主義思想從空想烏托邦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以紀念共產主義聯盟成立170周年,并結合馬克思社會主義提出了一些對現代教育的思考。
一、社會主義思想的概述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文化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教育中,我們要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最初是作為一種理想形成的,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應具備的精神狀態。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深刻矛盾,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實質是對工人的剝削,是對社會主義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并且發現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軌跡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文化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理想目標。它是基于對人類社會歷史規律的科學認識,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2]。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理想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并不是停滯的。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的社會主義學說,并且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共同理想提出了科學論證。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總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關于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理論。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素養,而且影響和制約人們一生的價值取向。如果要對共產主義的理想做出一個確切的結論,那就是對人生,道德,價值觀和科學發展觀的整合。這是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規范的一個目標取向。它為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國家提供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變革和社會革命,也是人們的精神境界升華動力的組成。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是現代教育指導思想,必須以中國的教育為基本來改革和發展。
二、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
社會主義的一開始的形式其實是空想社會主義,當經過300多年的發展,空想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經歷了不同的時期,最終在19世紀的30和40年代達到它的一個峰值。其中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是圣西蒙,傅立葉和歐文[3]。他們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未來社會的積極主張等堪稱天才的預測,激發了工人的民主與抗爭意識,為社會主義改造提供了思想基礎。但是,由于其歷史的局限性,即社會矛盾和階級條件的不恰當發展,和自身的局限性,空想社會主義不能客觀地表達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不能夠依賴資本主義積聚社會轉型的力量。因此,它具有“烏托邦”的本質,隨之逐漸落后于時代,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其對于社會教育依舊有著一定的影響。
三、社會主義思想從空想到科學的歷程
在19世紀初,也就是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成熟,與此同時,無產階級也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逐步進入人們視野,并且隊伍在不斷地擴大。這為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和階級基礎。“共產黨宣言”首先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宣告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4]。在總結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建其唯物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中還特別重視人的培養,即教育,他們對其給予了重大的關注。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實現了社會主義革命的變革,賦予了工人階級強大的思想武器。
四、科學社會主義對于當今社會教育的作用
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指導,不僅深化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學習和研究,也同時促進了中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勞動人民的解放,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理論,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教育的指導思想的思想理論武器[5]。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是社會主義教育,這就決定了其根本性質,方向和社會主義教育的質量。客觀地說,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研究及其學術活動組織情況,直接影響著全國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學習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教育發展基礎,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研究是中國教育理論的一個根基。我們要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探討目前的教育現狀,并且根據時代的要求來回答目前的教育問題。
五、結語
恩格斯指出,科學社會主義是關于空想社會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茖W的真諦是“基于現實”,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因為我們正在談論的現實,在“現實基礎”上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科學社會主義意味著它必須繼續不斷地發展。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是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系統。總之,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思想適應社會的需求,并從理論的發展。它是關于人的解放,是與時俱進的思想系統,以及理論依據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源的科學理論。我們一定要學習,仔細研究并充分理解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茖W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教育現狀有巨大的指導作用,我們要對社會主義有 一個深刻的認識,從而針對教育現狀做出一個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力.《共產黨宣言》對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理論貢獻[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1).
[2]王虎學.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從關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爭論談起[J].理論視野.2014(03).
[3]朱立元,張瑜.不應制造“兩個馬克思”對立的新神話 ——重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兼與董學文、陳誠先生商榷[J].社會科學戰線.2010(01).
[4]董學文.“實踐存在論”美學何以可能[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02).
[5]孫寶根.簡析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社會”與“人”范疇之間的特殊關系意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