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瑞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029-01
多媒體教學目前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生動而富有情趣,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更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小學時期一些抽象枯燥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把抽象的事物具象起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但是多媒體教學要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能只靠畫面來進行對知識點的解釋,創新的應用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情趣,也能夠取得更大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是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喚起和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養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先決條件。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起決定作用,一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觀和積極思考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創新途徑
1.多媒體教學畫面的創新
多媒體教學雖然擔負著解釋知識點的任務,但是卻不能單純的去對知識點進行解讀,而是要充分利用畫面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充滿興趣地繼續看下去。在這個視覺的時代,沒有新鮮感,視覺沖擊力大的畫面,對學生的吸引力是不大的。因此在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中,首先就要力求畫面的創新,以創新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進行《小壁虎找尾巴》的多媒體教學中,筆者沒有向傳統的多媒體教學一樣創設動畫篇,讓小壁虎怎么去找尾巴,而是充分利用了“抖音”里的畫面,把小壁虎配音成一個傻愣愣的小男孩,到處找尾巴的過程,并且把配音的語言運用當地方言形式進行配音,學生覺得特別好玩兒,看過之后還學小壁虎的語言,興趣不減。創新的畫面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快樂和興趣,整個教學過程都在學生的興趣下進行。筆者適機地深入提問點拔,學生們暢所欲言,把老師的問題較輕松地回答了,對于課文的內容也有了較清晰的認識。
2.思維方式的創新
創新不應該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創新,更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從思維方式上的創新。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要實現思維方式的創新,就要求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發展,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思維方式的創新。筆者在四年級下《桂林山水》的教學中,運用的是多媒體教學,在多媒體初期播放的不是桂林山水的優美風景,而是播放了《千與千尋》中的一段場景,讓學生們看到大自然被破壞后的凄涼場景。學生們對這樣的場景都很是感傷,接下來畫面一轉,也換上了明快的音樂,桂林山水的畫面和有情感的朗誦桂林山水。通過畫面的對比,學生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感受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賜予,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愫。
3.知識點的創新
對于知識點多媒體教學既要注重知識點的解讀,又要將知識點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創新演示,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在四年級下《生命 生命》的教學中,筆者同樣是運用多媒體教學,而對課文所涉獵的知識點:生命的頑強與無處不在和應該珍惜生命,努力奮斗中分離出來。多媒體畫面一開始就根據熱點話題播放了一幅《太陽黑洞》的照片,配上畫外音:太陽也是有生命的,它的黑洞就是它走向死亡的標記,而太陽距離我們有5500萬光年,而光每秒的速度是36萬公里,對于太陽來說我們人類的生命該是多么短暫的一瞬啊。對于如此短暫的生命我們看看所有的生命都是怎么珍惜的。接著開始播放不同的生命律動,花開、草長、桃紅、橘黃,與畫面一起充滿情感地朗誦課文,這樣就把學生的思想帶入了對生命的敬畏,對奮斗的渴望中,不僅以創新的方式解讀了知識點,而且因為是當時的熱點話題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創新多媒體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創新是原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生命力。創新多媒體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在于:首先能夠以創新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教學的積極性;其次創新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第三,創新的知識點解讀,能夠讓學生從不同層面來理解知識點,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充分發揮能動性,推動學生的“共情”思維發展,考慮問題的全面性思維的延伸;第四,創新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全新的感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因為素養的基礎階段,融入多元化教學,融入創新思維對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創新精神,創新思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創新讓學生能夠以新眼光看世界,新思維思考問題,新方法解決問題,新姿態面對未來,創造一個嶄新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