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



摘要:本文基于復雜網絡和空間相關分析等理論和方法,基于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分析鈷礦石國際貿易網絡的空間效應及其影響因素,并對網絡的抗風險性進行了探究。研究發現,全球鈷礦石貿易關系存在空間效應,經濟、文化、關稅、貿易是影響全球鈷礦石貿易空間效應的主要因素。少數貿易聯系廣泛和處于貿易樞紐地位的關鍵國家在全球鈷礦石貿易聯系穩定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擴大進口來源,加強與主要資源國及貿易樞紐的貿易合作,建立貿易風險監測體系,有助于保障貿易來源,降低貿易貿易風險沖擊。
Abstract: Based 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omplex network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global cobalt ore trading net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effec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network of cobalt ore, and explores the network's resistance to risk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a spatial effect on the global cobalt ore trade relationship and the economy, culture, tariffs and trad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effect of the global cobalt ore trade. A few key countries with extensive trade links and key trading hub positions play a key role in stabilizing global cobalt ore trade links. Therefore, expanding the sources of imports, strengthening trade cooperation with major resource countries and trade hubs and establishing a trade risk monitoring system will help protect trade sources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trade risks.
關鍵詞:鈷礦石貿易網絡;空間效應;抗風險性
Key words: cobalt ore trade network;spatial effect;risk resistance
中圖分類號:F416.1;F74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8-0229-03
0 ?引言
鈷是世界重要的戰略性稀有金屬。由于全球鈷礦石供給有限且高度集中,且全球高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鈷礦石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從分析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格局出發,分析鈷礦石國際貿易網絡的空間效應及其影響因素,探究鈷礦石國際貿易網絡抗風險性,有助于全面把握全球鈷礦石國際貿易結構,對于提升貿易聯系和應對國際貿易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鈷礦石貿易具有復雜性和系統性,同時又具有明顯的地理空間特征。應用復雜網絡方法和空間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識別貿易的空間效應及其抗風險性。近年來,學者們以不同礦產資源作為研究對象,對礦產資源國際貿易網絡進行了研究[1-6]。這些研究表明,復雜網絡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有效用于研究礦產品國際貿易結構特征。但這些研究較少涉及鈷礦石貿易網絡的空間效應、抗風險性的分析。本文基于復雜網絡和空間相關分析等理論和方法,建立全球鈷礦石貿易加權網絡,分析鈷礦石國際貿易網絡時空格局與穩健性,識別微觀貿易模式,以期為把握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及供應安全現狀,制定中國鈷礦石資源安全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1 ?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構建與空間效應分析
1.1 貿易網絡構建 ?本文基于聯合國貿易統計數據庫發布的2017年鈷礦石貿易數據建立鈷礦石國際貿易無權有向網絡與加權有向網絡。本文基于復雜網絡理論,將鈷礦石貿易中的各個國家作為節點,兩國之間貿易關系貿易方向為邊的方向,進口對應流入,出口對應流出,國家間的貿易量作為邊權重,據此建立鈷礦石國際貿易有向加權網絡。
1.2 主要網絡指標分析 ?計算結果顯示,無論是節點度還是節點強度,民主剛果、中國、美國、南非、荷蘭、比利時等國均位居前列,是活躍的全球鈷礦石貿易活動體,承擔了全球鈷礦石的主要貿易量。中介中心度可以反映鈷貿易國家的樞紐地位。計算結果顯示,中國、美國、比利時擁有最高的中介中心度,屬于鈷貿易資源傳輸與共享的樞紐貿易體。從緊密中心度的結果來看,芬蘭、意大利、新喀里多尼亞等國則與全球的鈷礦石貿易國家具有最緊密的聯系,而泰國、中國香港、摩納哥等國的聚類系數則排名居前,意味著這些貿易體同樣與其它貿易體之間具有更為緊密的貿易聯系。
1.3 全球鈷礦石貿易空間效應分析 ?本文基于地理距離、經濟距離、文化距離、關稅距離和貿易距離分析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空間效應。距離變量定義見表1,并對2017三個年份為例進行了計算,結果見表2。
綜合來看,度值、點強度、聚集系數、中介中心度等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結構指標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空間效應。其中,關稅和文化差距疊加地理距離使得度值分布存在空間效應,關稅和貿易差距疊加地理距離使得點強度值分布存在空間效應,經濟、文化、關稅、貿易等因素疊加地理距離使得聚集系數分布存在空間效應,文化和關稅因素疊加地理距離使得緊密中心度分布存在空間效應,經濟差距疊加地理距離使得中介中心度分布存在空間效應。這一結果也說明經濟、文化、關稅、貿易是影響鈷礦石國際貿易空間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
從空間聚集的相關性來看,度值、點強度和中介中心度多為“高-低”聚集,即鈷礦石貿易聯系廣泛、貿易量大、處于貿易核心位置的貿易體與貿易聯系少、貿易量小、處于貿易非核心位置的貿易體聚集在一起。度值、點強度和中介中心度多為“高-高”或“低-低”聚集,即鈷礦石貿易聚類程度和緊密性相近的貿易體往往聚集在一起。
2 ?全球鈷礦石貿易抗風險性分析
利用蓄意攻擊(最大節點攻擊、最大介數攻擊、級聯攻擊)和隨機攻擊方法,對刪除節點國家后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連通性變化進行研究,結果如圖1所示。
可以看到,分別以度數和介數排序的蓄意攻擊和級聯攻擊都表現出相對一致性,這一現象說明鈷礦石貿易廣度(度數)較大和貿易樞紐(介數)地位的國家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同時,蓄意攻擊下網絡的連通性損失明顯低于隨機攻擊下的連通性損失,這表明關鍵節點國家在鈷礦石貿易聯系穩定中起著關鍵作用。無論是蓄意攻擊還是隨機攻擊,網絡的連通性損失均表現出快速上升的變化特點,當刪除大約10%的國家數量時,貿易網絡連通性損失便超過了60%,鈷礦石國際貿易聯系會受到嚴重影響;刪除大約20%的國家數量時,網絡連通性損失基本達到100%,意味著鈷礦石國際貿易基本中斷。這表明在全球鈷礦石貿易存在 “二八定律”,即少數貿易聯系廣泛和處于貿易樞紐地位的國家對鈷礦石國際貿易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因此,從貿易風險管理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監測和管理與關鍵國家的貿易關系確實優于全局普遍管理,有助于對于可能發生的貿易風險未雨綢繆,進行預判和規避。但是,在由不同節點規模、平均度以及度分布異質性等構成的鈷國際貿易網絡中,從全局風險控制視角度出發,對關鍵節點國家的風險管理策略可能會導致局部貿易風險傳染的加劇。
3 ?結論
本文通過構建全球鈷礦石貿易網絡,研究了2017年全球鈷礦石貿易空間效益及其抗風險,發現全球鈷礦石貿易存在一定的空間效應,經濟差距、文化差異、關稅差距、貿易關系是影響全球鈷礦石貿易空間效應的主要因素。貿易聯系、貿易量、貿易核心位置相差較大的貿易體聚集在一起,貿易聚類程度和緊密性相近的貿易體則形成空間聚集;鈷礦石貿易廣度(度數)較大和貿易樞紐(介數)地位的國家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全球鈷礦石貿易存在 “二八定律”,少數貿易聯系廣泛和處于貿易樞紐地位的關鍵國家在鈷礦石貿易聯系穩定中起著關鍵作用。
根據上述結論,中國應當不斷挖掘鈷礦石貿易合作空間及潛力,推動供給來源多樣化,降低貿易成本,是保障貿易安全繁榮穩定的有效策略。與此同時,建立全球鈷礦石貿易風險監測體系,避免因鈷礦石價格大幅波動、資源國政治動蕩等因素造成的局部貿易風險傳染對中國的鈷礦石貿易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劉森,董志良,王甜,李正旸,李盼盼.黃金中游產品國際貿易網絡演化特征研究[J].中國礦業,2019,28(10):55-60.
[2]李萌,劉正陽,王建平.復雜網絡背景下國際鐵礦石貿易規律研究[J].中國礦業,2018,27(04):45-52.
[3]史超亞,高湘昀,孫曉奇,郝曉晴.復雜網絡視角下的國際鋁土礦貿易演化特征研究[J].中國礦業,2018,27(01):57-62.
[4]劉艷,黃健柏,諶金宇.全球銅礦石資源流動的網絡關聯及影響因素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7(07):146-149.
[5]董迪,安海忠,郝曉晴,鐘維瓊.基于復雜網絡的國際銅礦石貿易格局[J].經濟地理,2016,36(10):93-101.
[6]徐斌.國際鐵礦石貿易格局的社會網絡分析[J].經濟地理,2015,35(10):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