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鄭希平 祝超群
合作社托管、“共享員工”、農資“跑腿”、“云”上農技輔導……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農業生產,借鑒運用“互聯網思維”,讓今年耕作工作增添了“科技范兒”。
“一個人一臺機器,半天就整出了0.3hm2地,這1.3hm2地兩天就能完事。這要擱過去,七八個人少說也得整上個十來天?!痹谇肥行⊙┙值牢黥斮t村的葡萄大棚里,“804拖拉機+旋耕機”快速平整土地,一旁的西魯賢村村支書、合作社負責人孔慶立連夸效率高。
拖拉機開進大棚,對孔慶立來說還是頭一回見。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作業完成后,來自曲阜市潤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手賈亞東掏出手機“視頻直播”,請合作社的農業專家把關質量,并與現場的孔慶立一起驗收。
在夏津縣,鄭保屯鎮鄭保屯村興農糧食種植合作社的自走式打藥機、無人機等86臺設備,直接進入托管的農田展開機械化作業?!俺抢镉泄蚕韱诬?,我們這兒有共享農機。”興農糧食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黃勤勇自豪地說。新購置的四輪噴藥機,一天就可以給20hm2小麥噴灑農藥。
夏津縣鄭保屯鎮楊西村黨支部領辦的蔬菜種植合作社,8個鋼架大棚種著西蘭花,放眼望去綠意盎然。受疫情影響,不久前這里還面臨人手不足的難題?!皢T工回不來,西蘭花定植到了最佳的時節,耽誤不得。‘共享員工’一到位,幫了大忙?!睏钗鞔妩h支部書記王勤來說。
鄭保屯鎮將“共享”模式納入當前農業生產中,各村黨支部號召待崗在家的人員參與到合作社、種糧大戶早春生產中,按照當地酬勞價格結算薪資。
跑腿服務也在疫情期間應運而生?!皫湍湍娜?”“除草劑的數量您核對一下。”在鄭保屯鎮,87名黨員志愿者為村民免費提供“無接觸式”農資配送服務,一個電話、一個微信就搞定了。在泰安,更是研發了客戶端,推出了“無接觸種地”舉措,農民可根據需求選擇對應的服務或產品下單訂購。
“侯站長,我地里麥子發黃,扒開還有個黑點,再一動就沒了,這是咋回事?”在小麥春季管理技術答疑直播專場,一名農民在線向聊城市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農藝師侯金星發問。“這個是典型的麥圓蜘蛛,要在溫度上升期對癥噴藥,最好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焙罱鹦腔貜?。
茌平區農業農村局聯合農廣校將辦公場所臨時改建成直播間,邀請各級農業專家為當地種植戶網上授課,在線解答各類種植技術難題。其中,直播專場吸引了1000多位種植戶參與?!爸皟纱沃辈ノ覀冎皇窃趪L試,反響很好,越來越多農民朋友參與。我們才決定開了今天這個技術答疑直播專場?!避萜睫r廣校校長賈明旭說。茌平當地已有3000多名農民參與臨時直播間的線上技術互動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