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喆
(甘肅省地礦局四勘院,甘肅 酒泉 735000)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儲備,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同時社會各界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故而只有保證了礦產資源充足的儲備,才能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然而現如今我國許多地界的礦產資源均已被完成開采,使得許多產業對于一些礦產資源都有著較大的缺口,再加上礦產資源分布的嚴重不均勻,加大了礦產資源的找礦難度。所以地質勘查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找礦方法都亟待突破。
全面規劃布局不僅僅要求地質工作人員地質勘查工作開展的時候進行規劃,同時也需要在地質勘查工作開展之前就進行提前的安排規劃,對于地質的勘查工作需要堅決符合我國的科學發展觀念,要重視對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工作,不能因為為了開展找礦工作就肆意對自然環境進行不可逆轉的破壞。對此就需要地質工作者提前進行現場探查,根據現場的實地情況來提前制定更加合理科學的開采計劃。除此之外這些找礦的開采計劃都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提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證采礦人員的人身安全[1]。
現如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飛速提升,在地質勘查以及找礦工作當中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地質勘查以及找礦工作是一項極為復雜且具有極強專業性的工作,對于地質工作者的技術以及知識水平有著巨大的要求。而通過應用一些更加先進的地質探查儀器,可以很好的輔助地質工作者們進行地質勘查以及找礦工作,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為地質工作者不具備較多勘查經驗而無法發現礦產資源的情況的發生,為地質工作者們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既提升了地質勘查的準確性,也相對減輕了地質工作者們的工作負擔,極大有利于找礦工作的突破。
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是找礦新突破的重要途徑,其主要的任務就是探尋地下深處所埋藏的礦產資源,而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也具有著極強的科學性、規律性以及周期性,除此之外對于地質勘查工作在極大風險的同時對于資金的投入也是巨大的。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受資金投資不足、設備配置不夠完善、人員使用不夠科學合理等問題的影響,使得我國許多地區的地質勘查工作開展成效都十分有限,再加上考慮勘查工作所具備的風險,有部分人員不愿意承擔過多的風險以及勘查的規模極大,使得一些較大的勘查項目被人為的分散為各個相對較小的項目進行勘查,這樣也就導致了地質勘查工作不能做到整體的合理規劃,各個部門單位之間難以相互協調互助完成勘查任務,使得找礦的周期不斷延長,找礦效率極為低下,很難有重大的突破。
為改變這種勘查工作不集中的被動局面,縮短找礦周期,提升找礦效率,實現找礦的新突破,就需要省市級領導率先做出改變,轉變以往的陳舊觀念,主動出擊,積極研究出臺相關勘查政策,改變以往地質勘查工作項目多、分散廣的問題,集中勘查資源,展開重點勘查工作。要不畏擔責,敢于發起大型勘查項目,相關領導要做足下層工作者的思想工作,讓地質工作們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地質勘查的工作中來。要做好前期的選區工作,面準目標地區,集中資金,集中人員,集中技術投入,尋求重點突破,爭取發現一批重要的礦產資源基地[2]。
政府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更多的擁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來參與本省的地質勘查工作中來,這不僅僅會為勘查工作的開展帶來更多的資金投入,同時也會帶來許多相關領域的優秀人才以及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幫助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這些企業能有如今這種成就必然擁有一些過人之處,可以為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帶來更多新穎的思想以及管理理念,為找礦工作的新突破提供更多可能。
除了吸引大型企業助力地質勘查工作,向科學研究所尋求幫助也可以極大的幫助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邀請多為專家以及院士共同參與勘查計劃的制定,共同分析、梳理思路,尋找最為關鍵的突破口,同時對于一些現場的特殊情況提供必要的指導以及幫助,力爭將本省的地質研究勘查工作水平提升到國內最新的發展水平[3]。
信息資源的獲取工作對于找礦方法的新突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于礦產資源信息的采集除了需要用到遙感技術、物探技術以及地質技術等方法來探尋地質勘查的信息,還需要對礦產資源進行綜合性的信息采集,例如該地區礦產資源的礦產多樣性等等,都需要做好全面的信息收集,隨后通過對這些所采集到的礦產信息進行歸類分析,從中提取出目標信息,幫助地質勘查工作有條不絮的開展,實現地質找礦的新突破。下圖為接觸交代型銅礦找礦預測地質模型。

圖1 接觸交代型銅礦找礦預測地質模型
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地質工作的開展就在不斷縮減,從而導致了相關領域的人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斷層,部分人才出現流失,部分核心設備相對落后,已然遠遠落后于現階段的一些高技術水平的先進地質勘查設備。
在當今礦業需求量大大增加的今天,這些制約地質勘查工作開展的因素都應當及時解決,加快解決地質勘查設備數量少、性能差、精準度低、效率差等設備問題,對于一些核心設備要保證設備的更新速度,及時更換最為先進的精密儀器,為地質勘查工作提供物質基礎。除此之外,現如今絕大部分的淺層礦產資源大多都已被開發完全,我國今后的礦產資源開發工作應當朝著深層埋藏著的礦產資源進行探查,而這種更為深層的礦產資源就需要更高技術水平的儀器來進行發掘,例如購置一批野外重型探礦、地質繪測設備以及多臺重型的進口鉆探設備來提升深層的找礦能力[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為應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地質工作者們不斷提升地質找礦的勘查技術,國家加大對于地質勘查資金的投入,集中優勢力量進行重點突破,促進礦產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