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CTD 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發布的日度價格運行情況看(見附圖1),近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繼續保持著快速下挫局面,并開始接近年度長協煤價。
分析認為,部分影響環渤海地區港口動力煤市場的消極因素進一步惡化,是導致近期現貨煤價繼續保持較大降幅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長協動力煤價格對現貨煤價的支撐作用也有所顯現。
第一,消極因素及其帶來的影響持續惡化。統計顯示,近一周來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下同)錨地待裝煤炭船舶數量環比繼續減少、并降至歷史少有的低位(見附圖2),表明面向北方港口的動力煤整體需求進一步減少。

上述局面使得近期北方港口的現貨動力煤購銷幾乎陷入停滯,個別有需求的消費企業或貿易企業對采購價格則采取了極限打壓措施,要求在相關價格指數基礎上的下浮幅度不斷加碼,使得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出現了近兩年來少有的恐慌性購銷情緒。
第二,動力煤期貨價格持續走低。期貨市場上,近期動力煤主力合約(ZC005)的價格持續走低(見附圖3),3 月20 日的收盤價格已經降至527.0元/t,比2 月11 日的高點下降了43.2 元/t,遠高于同期現貨煤價25 元/t 左右的降幅,基差也擴大至20 元/t 以上,對現貨煤價走勢及市場心態產生消極影響。

第三,限制煤炭進口措施的積極影響尚未顯現。近期,不斷傳聞各地海關對進口煤炭采取限制措施,措施的核心內容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以2017年的煤炭進口總量作為2020年的控制目標;二是限制進口煤炭異地通關;三是對進口澳煤繼續采取延遲通關措施。
雖然短期內限制煤炭進口量給國內動力煤市場帶來的積極影響尚未體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后期煤炭進口量的逐漸減少,其對內貿動力煤需求的支持作用終將得以體現。
第四,長協動力煤價格對現貨煤價的支撐作用逐漸增強。上周末,5500kcal/kg 動力煤在北方港口現貨價格已經降至552元/t左右(見附圖4),跌穿國家能源集團3月份的外購長協動力煤價格(562元/t),并向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主要煤炭生產企業的年度長協動力煤價格(546元/t)靠近,鑒于主要煤炭企業等在北方港口動力煤的供應量占比較高,隨著現貨動力煤價格持續、快速下挫,其年度長協動力煤價格對現貨煤價的支撐作用也有所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