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20年。
東方風來,吹來了春的氣息。習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指出:“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沖鋒號已經吹響。當歷史來到21世紀的第20個年頭,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因此,2020年是令我們“三農人”無比振奮的一年!我們整裝待發,我們躬身起跑,我們豪情滿懷地走向“三農”嶄新的春天!
春天,你好!我們強烈地感知到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三農人”濃墨重彩的春天!
脫貧攻堅是“三農”工作的主戰場。決戰之年,決勝之戰,我們“三農人”有信心在這場戰役中唱響“春之序曲”!
回望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成立40周年。“三農人”砥礪奮進,“三農”戰線捷報頻傳。2019年,農業農村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精準脫貧成效顯著,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農村民生進一步改善,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截止2019年12月,全國預計完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畝均增產200斤 增收500元;我國已逐步構建成“金字塔”式農業科學觀測體系;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70%;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7.4%。
改革開放已40余年,這是農業農村信息化從無到有的40余年。40余年來,追隨科技發展的腳步,農業農村信息化日益提升著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水平,不斷促進著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力農業“彎道超車”,改變農村面貌,為鄉村振興提供著強勁動力!
這一個又一個不俗的成績讓我們有信心打好脫貧攻堅最后的戰役,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農工作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做好“三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新的一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關于做好 2020年“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農業農村系統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住農業農村發展好勢頭,突出“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扎實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春風正勁、春潮涌動。新的一年,“三農”工作又將迎來一個“希望之春”!發展之春!《農業工程技術》雜志擔負著助力農業農村信息化、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的使命。當下,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農業物聯網、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方興未艾。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步步深入,對農業組織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提出更高要求。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進入了發展新階段,加強“信息引導”、強化“信息服務”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全面接入國際互聯網,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等高新技術引入農業領域,電話、電視、電腦、手機成為開展農業信息服務的“新農具”。農業農村信息化迎來了政府推進、社會參與、有序發展的新時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農業信息化建設,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農業生產鏈條上的不同環節,對農業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
一年之際在于春;春之盛景在“三農”。在春的田野上,最美不過“三農人”!我們要積極投身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的決勝之戰中,勇于實現我們的新作為,邁向新水平、奪取新成就,進一步為農業信息化建設而高歌猛進、鼓勁加油!
讓我們團結一心、努力奮斗,共創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