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實踐探索與政策建議

2020-04-23 09:39:12唐玨嵐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唐玨嵐

摘? 要: 長三角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需要加強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從1982年提出成立“上海經濟區”開始,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經歷了初步試水、地方政府自發合作與央地協同三個階段,協同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需在現有行政區劃下真正破壁行政區經濟,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使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相結合,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形成合力,各揚所長、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爭力。

關鍵詞: 長三角城市群;城市群協同發展;行政區經濟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1]。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一體化綱要》),這意味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城市群協同發展是區域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城市群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若干個不同規模等級和功能性質的城市,以一個或多個大城市作為核心,依托一定的自然地理條件,借助現代化的交通運輸信息網絡所形成的一個城市“集合體”。城市群的演化進程可劃分為孤立分散發展、城市體系形成、城市群雛形與城市群成熟四個階段[2],其中城市群成熟階段的重要標志,就是城市之間分工合作、協同發展,實現“1+1>2”的效應。以城市群“支撐全國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3]是當前世界經濟地理格局的重要演進趨勢。長三角城市群處于“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區域,由以上海為核心、聯系緊密的多個城市組成{1},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也是中國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區域之一。2016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求其建設成“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城市群”。《一體化綱要》進一步提出了“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要求。世界級城市群一般有三個影響全球、展現競爭力的標志性特征: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核心集聚區,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全球資源的配置中心[4]。這三個標志性特征,靠單一個城市是無法實現的,通過城市之間協同發展可提升城市群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長三角城市之間地域相鄰、經濟相融,盡管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但聯系由來已久。1842年上海開埠通商后,江浙資源的輸入對上海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蘇州地方貴族是上海民族資本的主要來源,浙江寧波以裁縫為代表的手工業主成為上海企業家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江南文化成為共同的精神聯系紐帶[5]……長三角這種與生俱來的緊密聯系主要是以民間為主的自發合作。改革開放以后,長三角城市群的協同發展日益引起政府的重視,并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以時間先后為序,這一探索可概括為:“上海經濟區”時期的初步試水,浦東開發開放后的地方自發合作,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央地協同三個階段。

一、協同發展初步試水階段

1982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成立上海經濟區和山西能源基地規劃辦公室的通知》。“上海經濟區”是長三角城市群概念的最早雛形,共有10座城市:上海,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寧波和紹興。1983年3月22日,“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在上海正式掛牌,由此掀開了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第一輪熱潮。1985年,在中央政府協調下設立的“省市長聯席會議”制度開始運行,當時還成立了旨在協調行業發展問題與矛盾的“行業聯席會議”。

這一輪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主要表現為上海的國有企業與江蘇、浙江的鄉鎮企業之間所發生的橫向經濟聯合。當時,整個國家處于計劃經濟年代,鄉鎮企業因未列入國家計劃內無法獲取平價的原材料,也難以打開市場銷路,技術人才的缺乏則進一步限制了企業發展。面臨困境,江浙地區的鄉鎮企業紛紛從上海的國有企業聘請技術骨干,希望對方利用休息時間指導企業生產,于是出現了“星期天工程師”,同時,還積極利用上海國有企業的渠道購進原材料,銷售產品。江浙鄉鎮企業的崛起,上海“居功至偉”。這是改革開放初,上海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與帶動。

在這一輪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中,民間自發合作比較積極,政府層面卻少有行動;中央政府積極推進,但地方政府并不積極。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行政區經濟”的興起。改革開放初期,中央向地方管理權限的下放和“GDP錦標賽”的展開,引發了地方政府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在“GDP錦標賽”下,一方面,地方政府對發展本地經濟的積極性非常高,紛紛動用各種要素資源,促進本地經濟高速增長,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局面,進而推動了整個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各地都致力于追求本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很少顧及更大區域范圍內的協同發展。當時長三角出現的“棉花大戰”“蠶繭大戰”等,都與“行政區經濟”直接有關。二是地方政府對區域協同發展缺乏共識。長三角城市群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劃,地方政府各有各的利益訴求。當時國內統一的大市場還未形成,各地政府對于跨行政區合作究竟能給本地帶來多大價值的認識也并不明確,因而對長三角聯動發展是各唱各的調,在政策上就表現為以鄰為壑[6]。更何況,20世紀80年代,在江浙鄉鎮企業大發展的同時,上海工業企業呈現出經濟效益連年下滑的跡象;江浙兩省的經濟增速遠高于上海,這些都在客觀上影響了上海龍頭作用的發揮。在這樣的狀況下,地方政府對開展更大區域范圍內的合作缺乏熱情與誠意,“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形同虛設。

1988年6月1日,原國家計委發出“計辦廳(1988)120號”文件,通知“撤銷國務院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這一文件的發布意味著第一輪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探索并未取得預期成效。

二、地方政府自發合作階段

如果說長三角城市群的第一輪協同發展是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動的,那第二輪協同發展則主要是地方政府之間的自發性合作。這一輪探索發端于浦東開發開放,以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分水嶺,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

1.浦東開發開放后,江浙主動接軌上海

1990年4月18日,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浦東,提出“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7]。浦東開發開放不僅使上海站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催生了長三角城市群的第二輪協同發展。

浦東開發開放后,上海經濟步入快速增長期,其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力明顯提升。圍繞浦東開發開放后上海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江浙地區紛紛主動接軌上海。一是江浙地方政府高度重視。1990年,時任江蘇省省長陳煥友率團訪問上海,并提出:上海開發浦東,江蘇將以怎樣的姿態進入21世紀[8]?浙江也要求全省人民認識開發浦東的重要性,提出加快建設滬杭高速公路,盡快使浙江的開發區與浦東連結。二是開始關注道路交通的互聯互通。當時,周邊地區主動靠攏上海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修建通往上海的高速公路。1992年,滬寧高速公路開工,江蘇主修蘇州至上海段,通車后,吸引了眾多外商投資。1997年,浙江修通了嘉興到上海的高速公路,嘉興也一度成為高速增長城市。三是地方政府在城市群協調方面開始進行主動探索。1992年,由上海、無錫、寧波、舟山、蘇州、揚州、杭州、紹興、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興、鎮江14個城市成立長三角城市協作部門主任聯席會。1997年,上述14個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江蘇泰州市共15個城市通過平等協商,自愿組成新的經濟協調組織——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9](以下簡稱“協調會”),并明確提出了長三角經濟圈概念。

浦東開發開放后,“誰能更好地接軌上海,誰就能率先迅速崛起”成為上海周邊城市的共識。然而,緣起于浦東開發開放的這一輪跨行政區合作,周邊地區接軌,主要是為了招商引資,各地拼政策、拼優惠,進而在區域內引發了招商引資大戰,造成了無序競爭、惡性競爭。在這一階段,盡管連通了高速公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行政區經濟并未獲得有效破壁,長三角城市群在協同發展上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2.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提升整體競爭力訴求下的地方自發合作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文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的市場化與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長三角的任何一座城市,都感到了明顯加大的競爭壓力:本區域內部的競爭,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競爭,以及來自國外的競爭。在這三重競爭壓力下,“如何提升長三角城市群整體競爭力,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成了學界與政府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

當時,學術界舉辦了大量關于長三角發展的研討會,僅2002年、2003年,召開的研討會就超過100次之多[10]。

在地方政府層面,滬蘇浙三省市主要領導頻頻互訪,簽訂一攬子協議。2003年3月下旬,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率領浙江省黨政代表團出訪上海、江蘇,并與滬蘇分別簽訂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經濟合作與發展的協議》和《進一步加強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的協議》[11]。2003年3月30日,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帶領江蘇省黨政代表團訪問了上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開始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推進長三角協同發展。2001年國務院批復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2020年)》,提出了“堅持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城郊一體化和長江三角洲地區連動發展”的基本原則,要求“積極推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聯動發展,統籌上海的交通網絡、產業布局、能源建設和環境保護”。這表明,上海已將長三角城市群聯動發展視為自身發展的前提條件。2007年5月,在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提出了“長三角聯動發展,一加二大于三”的構想。他要求上海“多起龍頭作用”,自覺地把服務長三角放在突出位置。

區域協商機制不斷健全,形成決策層、協調層與執行層組成的長三角“三級運作”機制。“決策層”是指“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2005年,首次長三角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杭州召開。滬蘇浙兩省一市的省(市)委書記、省(市)長出席,常務副省(市)長、黨委和政府秘書長、黨委和政府研究室主任、發改委主任和副主任列席{2}。“協調層”,即由常務副省(市)長參加的“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執行層”,包括“聯席會議辦公室”和“重點合作專題組”,共設立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環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務、城市合作、產業、食品安全等12個重點合作專題。上述12個重點合作專題是長三角各城市有共同興趣點的合作專題,圍繞這些專題,充分擺明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回答“我從長三角合作中可以得到什么,與之相應,我該為長三角合作做些什么”這個問題,并試圖按照市場機制來“討價還價”,在“討價還價”中進行利益整合,最終達成合作共識,形成合作的新動力。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進入擴容階段。協調會有利于打破區域市場分割,推動城市群協同發展,而且加入協調會可以使地區勞動生產率提高8.9%,且這種效應呈現出隨時間逐漸增強的趨勢[12]。在這一階段,原先未參加協調會的城市,紛紛申請加入。2003年8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四次市長聯席會議上,浙江省臺州市被接納為第16個成員城市。這是協調會1997年成立后的首次擴容{3}。在這一階段,協調會會員城市之間的合作,也逐漸由政策層面延伸到制度層面,更加關注區域整體聯動(見表1)。

跨國公司成為推動長三角協同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跨國公司開始根據不同城市的功能布局與成本差異,在整個長三角區域內進行要素資源的配置。比如,跨國公司往往選擇將研發、銷售環節布局在上海,而將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在周邊地區。通過“兩頭在滬,中間在外”的分工模式,實現產業鏈、價值鏈、生產鏈分布與區域資源的最優空間耦合。

這一階段的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是一個由企業主導的要素跨區域流動與地方政府主導的跨行政區制度機制合作推動并重的過程。“三級運作”機制的建立,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的擴圍,為城市之間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平臺,對推動城市群協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地方政府競爭與市場分割的背景下,長三角仍未擺脫“行政區經濟”的掣肘,尚未真正形成“城市群經濟”的發展模式,導致地方政府之間自發簽訂的諸多協議往往陷入“口惠而實不至”的境地。

三、央地協同推進階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給長三角帶來外部沖擊,由此引發區域原有經濟發展模式是否可持續討論的同時,還引起了關于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原有政策邏輯是否恰當的反思[13]。在這一階段,“國家戰略”和“地方探索”,構成了長三角城市群在協同發展政策上的兩層次主體架構。

1.國家層面不斷深入推進

近十年來,國家層面不斷深入統籌考慮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

(1)編制區域規劃。2010年5月24日,《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終獲國務院批準破繭而出,這是中國第一個由國家批準、跨行政區的區域性規劃。在此規劃中,明確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長三角被認定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中國率先躋身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

(2)外延空間拓展。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促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充分發揮上海國際大都市的龍頭作用,加快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區的國際化水平”。意見中“合肥都市區”的提出,不僅是長三角城市群外延空間的拓展,更是多中心協同發展的進一步探索。

(3)明確網絡化空間格局。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一核”,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五圈”,促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五個都市圈{4}同城化發展;“四帶”,促進滬寧合杭甬、沿江、沿海、滬杭金等四條發展帶聚合發展(見圖1)。“合肥都市圈”的提出,意味著長三角城市群的范圍已經從最初的滬蘇浙兩省一市的部分城市擴展到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大部分區域,“一核五圈四帶”的提出,使得長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協同發展在空間格局上有了明確的分布。

(4)加快都市圈一體化發展。2019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從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角度,確定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為22.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一體化綱要》還明確提出了長三角都市圈同城化與協調聯動的發展要求。一是要求以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一卡通為著力點,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建設,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二是要求加強都市圈間合作互動,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進一步明確了都市圈間協調聯動的重點發展任務,要求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及蘇錫常都市圈聯動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強南京、合肥都市圈協同發展,打造東中部區域協調發展的典范;推動杭州、寧波都市圈的緊密對接和分工合作,實現杭紹甬一體化;以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為紐帶,強化南京、杭州都市圈協調聯動。

2.地方政府舉措匹配跟進

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促使地方政府自覺跟進,為城市群協同發展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措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發布后,按照“建設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城市群”的建設要求,尤其是《一體化綱要》發布后,按照“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要求,長三角城市群在協同發展方面進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成就。

一是在合作機制上取得新突破,成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長三角城市群推進過程中,行政區之間的利益沖突問題始終存在。能否有效打破利益壁壘?如何打破利益的壁壘?2018年1月份,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以下簡稱“長三辦”)的組建,是長三角在創新做實“三級運作”機制上邁出的新步伐。“長三辦”的辦公地點在上海,工作人員來自三省一市,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研究擬訂長三角協同發展的戰略規劃,以及體制機制和重大政策建議,協調推進區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項和重大項目,統籌管理合作基金、長三角網站和有關宣傳工作[14]。“長三辦”的成立,使得各地可以對一些跨行政區合作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在同一個平臺上各抒己見,最終達成共識,形成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合力。

二是在目標任務上實現新協同,編制《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長三辦”成立后編制了“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2018-2020年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這是中國第一個跨省級行政區聯合編制的集體行動綱領。“三年行動計劃”既有近期目標——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要基本形成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建成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引領的區域產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綠色美麗長三角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區域公共服務供給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也有長期目標定位——將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范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工作任務,覆蓋了前述的12個合作專題,重點聚焦于共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體系、提升能源互濟互保能力、建設協同創新長三角、共建高速泛在信息網絡、聯防聯控環境整治、共享普惠便利公共服務、共創有序透明市場環境等7個領域。

三是在落地落實上收獲新成效,推進一批實施項目。上述7個領域并非僅停留于愿景描述,而是對每個領域都明確了一批具體、可實施的合作項目,以此作為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抓手。比如,在“共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暢達便捷長三角”方面,要求著力打通省際斷頭路。三省一市總共排出36條省際斷頭路,2018年啟動建設第一批17個項目,并納入三省一市政府重點督辦工作;在“共創有序透明的市場環境,建設開放活力長三角”方面,要求努力建設信用長三角,降低市場交易成本。2018年7月,三省一市的信用建設主管部門發布了《長三角區域深化推進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到2020年,在全面完成深化推進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區各項任務的基礎上,長三角地區成為“國內信用制度健全、信息流動通暢、服務供給充分、聯動獎懲有效、信用環境優化的地區”。

這一階段的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是一個國家層面統籌考慮與地方政府實施措施不斷跟進的過程。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克服地方自發合作的弊端,淡化行政區經濟色彩,從“碎片化”轉向“系統化”,而地方政府操作性措施的不斷跟進,使得跨行政區合作從“口惠”開始走向“實惠”。

四、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政策建議

自1982年提出成立“上海經濟區”,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已經探索了30多年,從初步試水,到地方政府自發合作,到央地協同推進,協同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類似于區域間利益共享與補償機制等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有待突破,因此,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使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相結合,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形成合力,各揚所長、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爭力。

1.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相結合

長三角城市群協同推進,是一個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頂層設計為城市群協同推進明確目標、創造條件,破解地方自發合作中遇到的瓶頸制約,而地方政府的實踐探索、深化跟進是頂層設計能落地生效的重要依托。

長三角城市群概念提出很早,但在追求“協同化”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諸如斷頭路、產業同構化、招商引資大戰等“碎片化”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長三角城市群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劃,地方政府都有自己GDP、財稅、就業等方面的目標追求,進而形成了行政區經濟。在行政區經濟下,各地政府首先考慮的是這樣做對我是不是“經濟”,但我的“經濟”可能是以你的“不經濟”為代價的。在現有的行政區劃下,能否打破利益的藩籬,實現資金、技術、人才的同城化流動,這是實現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核心問題所在。

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破解跨行政區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而體制機制的背后,則涉及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機制、財稅分享機制等,顯然,僅靠地方政府的“自發性合作”是無法破壁行政區經濟的,而由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的“誘導性合作”,能使原先束手無策的很多問題得到迎刃而解。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頂層設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在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要素流動、財稅分享、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創新一體化發展制度。

2.有效的市場與有為的政府形成合力

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是在市場“拉力”與政府“推力”雙重力量下展開的,雖然在不同的階段,這兩個力量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對城市群協同發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影響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然和技術的因素,例如地理風貌、基礎設施條件等;另一類是制度、體制機制,以及政策等相對人為的影響因素。前者會影響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效率和成本,而后者是衡量城市群是否真正協同發展的關鍵。

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等的跨區域自由流動是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主要動力,但由于長三角城市群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劃,因此協同發展的議題可歸結為:如何通過制度、體制機制、政策的改革創新和協調,有效地松動自然和技術因素對區域發展的限制,最大限度地破解各種制約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壁壘,形成統一有效的市場環境,降低企業商務成本,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進而提高區域總體效益。顯然,有為的政府是一個能克服自身利益誘惑,勇于打破地區行政障礙、積極開放市場、促進有效競爭的政府[15]。它所采取的政策舉措是基于市場的決定作用而選擇的,不是為了取代市場,而是為了使市場更好地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當前長三角正在市場準入、市場檢測、大通關建設等方面抓緊研究共認“一個章”,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因此,形成更有效的市場,建設更有為的政府,并讓兩者更好形成合力,這將是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根本力量。

3.各揚所長、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爭力

城市群是由不同規模、層次、功能的城市所構成的城市“集合體”。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并不是“千城一面”,所有城市“一樣化”,而是既保持每一個城市的獨立性與個性,又構成彼此包容、競合共生的有機整體,努力形成各揚所長、優勢互補的發展過程。

其一是構建分工協作的產業創新體系。長三角科教事業發達,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目前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8所,占全國的1/4,其中一流學科99個,占全國1/3強;國家級研發機構密集,科創資源集聚,這四座城市是區域協同創新網絡的核心節點,都在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之列,且都位居全球科研城市50強。長三角在科技創新上協同互補大于同質競爭,2010-2017年,協同創新綜合指數年均增速達到8.67%[16]。目前,長三角正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滬蘇湖宣高速鐵路,沿“G60科創走廊” 深化產業集群布局,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一廊一核多城”{5}的科技創新空間布局將進一步增強城市群內部協同創新力,推進品牌園區的深度合作。

其二是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各揚所長、優勢互補不能僅局限于產業分工,更需關注城市功能分工。長三角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必須以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為龍頭,帶動城市群整體競爭力的提升,而上海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更好地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需要增強城市核心功能,疏解非核心功能,以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為導向,構建上海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在推進國際經濟中心綜合實力、國際金融中心資源配置功能、國際貿易中心樞紐功能、國際航運中心高端服務能力以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上取得新突破[17]。

注釋:

{1} 2016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 26 市。

{2} 安徽省2008年成為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的應邀方,2009年成為正式成員,長三角合作機制由兩省一市擴展到三省一市。

{3} 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上,江蘇的鹽城與淮安、浙江的金華與衢州,以及安徽的合肥與馬鞍山等6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此次擴容后,協調會成員城市達22個。2013年4月13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三次市長聯席會議召開,正式吸收江蘇的徐州、連云港與宿遷,浙江的麗水與溫州,以及安徽的滁州、淮南與蕪湖等8座城市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2018年4月12-13日,在衢州舉行的長三角經濟協調會第十八次市長聯席會議,吸納安徽的銅陵、安慶、池州、宣城4城市加入。2019年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九次市長聯席會議新吸納7座城市加入,會員城市擴容至41個。

{4}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詳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9〕328號)。

{5} “一廊”,即共建G60科創走廊;“一核”,即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上海;“多城”,包括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等城市。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EB/OL].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n1/2018/1106/c64094-30383522.html,2018-11-06.

[2] Jean Gottmann.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189-200.

[3]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9〕328號)[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1/content_5367465.htm,2019-02-21.

[4]王振.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新使命[N].新華日報,2019-04-02.

[5] 錢文亮.江南文化:長三角城市群的成長基因[N].文匯報,2018-12-01.

[6] 張道剛,林建生.長三角力量[J].安徽決策咨詢,2003(1).

[7]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902/8092276.html,2008-09-23.

[8]張軍.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與長三角關系的演變[J].江南論壇,2009(11).

[9]郁鴻勝.“十二五”期間長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的戰略重點研究[J].城市觀察,2011(2).

[10] 新望.長三角隱憂[EB/OL].新浪財經,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412/09192494336.shtml,2006-04-12.

[11]于濤方,李娜.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整合研究[J].規劃師,2005(4).

[12] 張學良,李培鑫,李麗霞.政府合作、市場整合與城市群經濟績效——基于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的實證檢驗[J].經濟學(季刊),2017(4).

[13] 胡彬.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背景、挑戰與內涵[J].科學發展,2019(4).

[14] 應琛.盤活經濟“龍頭”,長三角一體化吹響“集結號”[J].新民周刊,2018(23).

[15] 劉志彪.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再思考——兼論促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政策與手段[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16] 許琦敏. 長三角協同創新指數年均增8.67% [N].文匯報,2019-05-17.

[17] 中共上海市委關于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N].解放日報,2018-07-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色图区|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第二十一页|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18|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a级毛片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无码'专区第一页|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成网站|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秋霞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午夜日b视频|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最黄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91久久夜色精品|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18|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自在线播放| 成年A级毛片|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