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姆
痰液是氣管與支氣管身體呼吸系統所產生的分泌物,正常情況之下痰液的分泌是很少的,但患者一旦患有某種疾病,比如肺部炎癥,便會造成痰液量增加,痰液成分發生改變。醫生通過對患者痰液的檢查,可以有效地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某種疾病。其檢查結果與痰培養的留取以及解讀有直接關系,所以需要引起重視。
1.正確做出防護措施。呼吸系統疾病中,傳染病是很多的,比如肺結核和流感等。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以及塵埃來進行傳播,所以醫生在采集痰液標本的時候要佩戴口罩,避免出現院內感染。
2.合理選擇容器。常用容器是無色透明的塑料痰杯以及廣口玻璃瓶,盡量不要使用紙盒或是有顏色的玻璃瓶,或者已經裝過抗菌藥物的瓶子。容器需要始終保持干凈和干燥,不能有異物存留。如果需要留痰涂片,則需要使用消毒過的容器,且容器外觀處應當貼好對應標簽。
3.仔細核對項目。在留取標本的過程,醫生要能夠仔細地對申請項目進行核對,比如患者的姓名以及床號,并且需要給予患者耐心的解釋,認真講述流產檢查的目的與重要性,以及如何留痰的方法,讓患者盡力配合,讓留痰效果達到更佳狀態,更好地完成痰標本的制作。
4.留取時間正確。留取時間一般在清晨,患者清晨的痰量相對較多,盤內的細菌以及脫落的細胞相對也多,能夠提升檢查陽性率。
5.使用清水漱口。在留痰的時候,患者要提前使用清水漱口,或是在刷牙之后使用清水漱口,避免口腔內污染,否則可能會培養出雜菌,從而誤導診斷。
6、患者留痰方法。在留痰的過程中,患者需要深吸氣,在呼吸的時候用力咳嗽,盡量把氣管深部的痰咳出,相關人員也可采取幫助患者空掌拍背部自下到上,讓附著在氣管處的痰液松動,便于排出。患者在留痰時要防止混入其他分泌物,并在10分鐘內送檢。
7.痰培養時間段。痰培養盡量連續3天進行,這有利于提升痰培養結果的正確度,如果3天培養都是同一種病原菌,那么結果相對可靠。
8.特殊患者痰液標本留取。首先支氣管擴張癥與支氣管有相通空洞的患者,在清晨起床之后體位引流可以比較容易地取出大量痰液。對痰液量較少或無痰患者可以使用霧化吸入,加濕在45℃左右的0.9%的氯化鈉,也可將痰液排出,注意霧化液內不能添加抗生素。小兒痰液的收集過程比較困難,可以使用消毒棉來對咽喉部加以刺激,引起咳嗽反射,然后使用棉拭子進行標本采集,而對咳痰量較少的幼兒,可以輕輕壓迫胸上部的氣管。對咳嗽無力或昏迷型氣管切開的患者,可在無菌操作下使用吸痰管吸出痰液。
1.合并慢性氣道結構病變患者。這類患者如果發生支氣管擴張,那么無論是否存在急性感染,分離到病原微生物比如銅綠鉀單胞菌的機會都是比較高的,需要結合定量培養濃度以及臨床表現來推測其是否準確,且在很多情況之下分離到的細菌都是定植菌。
2.侵襲性肺真菌病。此類病癥,特別是隱球菌和曲菌在感染時變化很多,而且會表現亞急性或者慢性痰菌陽性的比例相對非常低,并且需要能夠同時進行相對應的病理以及病原學的檢查。不僅如此,變態反應性肺曲菌病以及痰菌的陽性率都是比較高的,由于治療過程不一樣,醫生需要加以判斷。
3.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尤其是長時間住在ICU或是長時間使用抗生素的患者,無論是否存在分離,其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都是很高的,而且短時間內病原微生物種類的變化也會因此增加。不僅如此,這一類患者容易出現肺部影像學異常,比如各種慢性病或是脂肪組織等,會合并其他部位的感染性或是感染性的發熱,所以很容易被誤診為肺炎。所以對這類痰菌陽性患者需要首先判斷是否存在肺炎。
總之,長期住院的患者與急住院的患者,在進行痰培養結果解釋的時候是存在一定區別的。不僅如此,患者在進行培養取痰標本的時候,也要及時掌握科學的取痰方式,并且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取痰過程,確保結果的準確性,方便醫生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作者單位: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