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和美股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3月16日,拉美多國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圖為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股票交易所
張宇燕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王有鑫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蘇慶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副主任
石先進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杜聰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助理
把錢存在銀行,銀行要付利息,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墒?,由于負利率時代的降臨,這個天經地義逐漸成為過去。
負利率對我們的影響可謂是方方面面。對于個人而言,它意味著你把錢存在銀行,不但得不到利息,反而還要向銀行繳納一定的管理費;對于國家而言,負利率帶來的改變更是巨大的。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負利率。為了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發達國家不得已降低利率或實施負利率,以緩解危機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但作為應對危機的手段,負利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達國家經濟所面臨的問題。負利率的實施意味著原有的經濟常規被打破,市場機制不能正常發揮作用,使得資源分配不是向實體經濟,而是向股市、房地產市場等非實體經濟傾斜,將進一步加大國家金融系統的風險,拉大社會收入的分配差距,不利于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
近期,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經濟再度陷入危機。為了應對危機,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國際諸多央行在較低利率水平上再次啟動降息舉措,負利率在全球的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在此背景下,探討負利率政策的實施背景、各國政策操作實踐和實施效果,對于我國制訂和采取更加適宜的貨幣政策,幫助實體經濟盡早從疫情中恢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編者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