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封城”76天后,4月8日零點時分,武漢地標性建筑江漢關高樓的鐘聲再次敲響,彼時被新冠肺炎疫情籠罩的武漢開啟全面復蘇。
作為全國經濟重鎮的武漢,受疫情影響而按下暫停鍵的經濟復蘇路徑尤為值得關注。如何評估疫情對武漢經濟的影響?武漢企業復工復產將面臨哪些難題?
從需求端來看,解封后的武漢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停工期間的市場被外地企業搶占;二是由于全國停產停工導致整體需求下降;三是由于疫情在全球擴散,導致全球需求萎縮。
雖然經濟停擺使得制造業和服務業遭受重創,但武漢多元化的產業結構以及三大國家級開發區所對應的新經濟產業顯現出更強的韌性。
疫情之后,武漢經濟發展的重心,依然要適當向新經濟領域的高科技和高端產業傾斜。在復工復產復市過程中,應借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使城市經濟邁入更高發展平臺。后疫情時代的武漢,在確保其中部C位的同時,通過自身的崛起,帶動西部開發,實現國家經濟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