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波 馬超
摘 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拿自己的經濟收入去投入到精神建設中。旅游業是新興行業,正在蒸蒸日上的發展,所以更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就能在這方面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本文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旅游教育發展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旅游;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發展;教育現狀
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現狀
隨著人們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的加深,近幾年來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出現了一種非常嚴重的現象,那就是生源質量急劇下滑。深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高中的辦學規模擴大,以及大學教育的擴招,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跨入大學校門,所以就放棄選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了。然而是就業情況和待遇標準也會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造成很大的影響。有很多中專生面對了就業難的情況,而且就業后待遇也比較低,但是就業難的問題在大學畢業生中也普遍存在,而且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待遇要求有所不同,對于大部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來講,他們的就業機會還是會比普通大學生要多很多。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短期技術培訓學校的增多也會讓人們能在心理上更加傾向于投資少見效快的培訓形式。所以結合這一上的原因,大部分的初中畢業生都會選擇報考高中,所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越來越少,特別是旅游教育專業,招生會越來越困難,而且大部分考不上高中的同學的文化知識水平和行為習慣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他們進行培養和提高,所以這也對中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育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其次,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影響到中等職業技術旅游教育專業發展的一個有效的原因,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任教師主要有三部分人構成:第一部分是從其他課程教師中調用過來進行旅游教學的老師,他們缺乏專業的知識基礎,也沒有相應的實踐經驗,所以在培養學生實際技能的過程中會有明顯的不足。
第二部分就是從普通高校畢業生中補充過來的老師,雖然有高學歷和較高的工作熱情,但是也沒有明顯的實際教學經驗,而且大部分這樣的人才思想都不夠穩定,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很難取得非常明顯的成就。除此之外的第三部分老師就是從行業調入的教師,這一部分老師實際工作經驗多,而且實際工作的時間比較長,動手能力非常強,但是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并不夠充分,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的困難。
二、中等職業技術旅游教育的辦學優勢
首先,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著獨特的人文景觀,這些都能夠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保障。我國地域遼闊,東西橫跨五個時區的三大階梯,而且南北縱越熱帶、亞熱帶、溫帶等自然帶,有著十分優美的自然景觀,能夠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旅游者。
其次,隨著經濟文化的大力發展,以及交通也不斷現代化的發展,我國旅游環境也發生了大的改變,越來越完善的旅游設施,能夠讓人們在旅游的過程中追求更高的質量,所以人們也更愿意把錢花在旅游上,國內外旅游者就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但是,目前我國基層人才的非常短缺,尤其是旅游業的發展方面,很少有具有非常專業知識的一線講解員,能夠帶領著人們進行更加有趣的旅行,所以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這也為旅游職業技術教育明確的方向。所以,國家更應該完善旅游行業從業人員教育這個考試的考核,實施旅游行業技術等級考核制度,為更多的旅游專業的學生帶來就業希望,給中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旅游教育提供更好的培養環境和廣闊的就業市場。
三、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當前的旅游人才培養當中,主要是通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及大學校園的培養,而大學旅游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管理方面的人才,是相關旅游企業管理的核心人才;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全是技術性的人才,就是旅游行業中的一線員工,也是相關旅游企業中的優秀技能人才,要對各個地方的經濟進行服務。明確了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之后,我們通過對相關企業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企業更愿意接受這些中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認為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具有更強的工作操作性,能吃苦耐勞,并且愿意為人們付出,沒有更好的服務意識,但是也同時指出了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缺乏團隊協作的能力,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個人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很難與行業接軌,也沒有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所以必須要進行培訓之后才能上崗,也并沒有真正的能夠為企業輸出得力的人才。
四、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旅游教學的課程構建
1.以市場為導向,明確辦學的目標。
學校的教育應該也是讓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相匹配,而且在市場經濟體制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占領市場并占領最大市場的才是最后的贏家。所以學校的教育也應該不斷的發展壯大,遵循這個原則,才能讓旅游行業這個朝陽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然而,當前存在的旅游業的人才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學校在辦學的過程中,在構建相關課程時更應該以市場為專業的導向。
2.革新傳統教育觀念,改善辦學模式。
在進行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時,我們也應該像高等教育一樣以學分制為主,逐漸的改變傳統的教育制度,讓學生能夠分階段完成學業,有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例如,如果傳統的教學是三年教育,可以讓同學們拿出一年的時間去親自到工作崗位上實踐,或者是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更加明確的社會實踐,讓同學們能夠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夠避免企業需要的人才和學校培養的人才之間的差距,讓學生到能夠快速地融入社會,積極的投身工作當中,這樣也能更加有利于加快旅游行業的發展,滿足了行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3.合理安排課程和課時,保障基礎文化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協同發展。
對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的學生們來講,基礎的文化課程也是他們的必修課程,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職業道德與修養、體育這些基本學科,與傳統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素質的培養目標相同,這些課程的開展主要是幫助同學們掌握基本的文化技能,而在此基礎之上,這樣同學們進行專業技能的發展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余的課程就是專業必修課,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需要安排專業的必修課程,而這些專業的必修課又可以分為比較基礎課程以及主干課程,基礎的課程主要是讓同學們學習一些相關于旅游業的地理、服務、概論、公關禮儀等,而主干的課程就是要讓同學們學習一些應用文寫作、秘書學等等由不同專業發展方向的不同產生的課程基礎。這一部分專業主干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在教育過程當中,同學們也應該接受的專業的事情培訓,一般是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要帶領著同學們到用人單位進行最直接的實習,讓同學們之間接觸的工作崗位,這樣的課程設置才是最合理的,也最能滿足旅游專業發展的需求,而且也沒有關于強調系統性的理論學習,反而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同學們能夠快速的扎實知識結構,把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雙雙得到提升,讓同學們能更好地融入到工作崗位當中,使行業綜合素質和技術操作能力得到強化。希望通過良好的課程安排,以及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訓練,孩子們都能夠掌握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在之后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都能快速地勝任工作。
旅游行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學校的教育只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才能夠真正的為我國的事業發展做出人才的輸送。綜上所述,中等職業技術學院是培養實戰人才的最主要的學習環境,希望教育能夠跟上行業發展的腳步,設置專業的課程培訓方式,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通過專業技能的培訓獲取更多地專業技能,讓學生都能通過專業的培訓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實現自身的價值,為我國的旅游行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司宛靈.中等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云南師范大學.2019.
[2]李堅.中等職業教育旅游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度假旅游.2018年(11):159-160.
[3]韋瑋.論中等職業教育旅游服務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年(0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