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青青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遵循數學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因此我專門安排了數學活動課,在數學活動課中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本文結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片段淺談在小學數學實踐課中如何實現學生主動參與的思考和體會。
一、創設活動范圍,引發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
教學片段一:“數學樂園”活動。
師:孩子們,在假期里或者周末,你們最喜歡到什么地方去玩呢?
生1:我最喜歡到公主湖去玩。
生2:我最喜歡糧畫小鎮去玩。
生3:我最喜歡的洋洋花木小鎮去玩。
……
師(出示“數學樂園”背景圖):今天老師帶領你們到“數學樂園”里面去游玩,大家愿意嗎?
生(異口同聲,迫不及待):愿意,太愿意了,老師帶我們去玩吧!
從這里發現: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是學習好數學的最基本的前提。數學老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學生的生活的場景,生活的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孩子們提供感興趣的,提供他們能夠積極參與的場景,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身邊時刻存在著數學,這樣孩子們對于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就有極大的提高,這樣老師通過學生最喜歡到什么地方游玩的話題引導引導學生投入課堂,創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學習氣氛,使學生的快樂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去。
二、尊重自主選擇,創建自發、民主的合作氛圍
教學片段二:“我們的校園”活動。
1.展示學生跳繩活動的畫面,讓學生說說這個圖的含義,提出問題,讓學生說出來跳繩的孩子有多少人?
2.展示踢球活動的畫面,讓學生們根據圖畫說出圖所提的信息,老師提問踢球的有多少個運動員,根據這個圖畫,每位同學分別能提出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怎么來回答?
3.展示跑步比賽的畫面,讓學生說說圖畫的含義,小方框里要我們填什么?你還能從中發現什么問題?能解答出來嗎?
4.出板報、練武活動。教師先問:看到這兩個情景,你們想知道什么數學問題?又該怎樣解答?接著按學生對活動的喜好將學生分成5組。
師:現在我們臨時組成5個學習小組去解決各項活動中的問題吧。
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走到了一起,開始小組討論活動。
從這里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副生動的充滿生活氣息的畫卷,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同,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不同,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也分別有差異。因此,我們發現了過去的合作學習小組一般是以鄰近的4人為一組的分組方式,限制了學生的選擇范圍和與其他同學交往學習的能力。另外,傳統教學中,學生總是圍著教師轉,課堂上出現的是一問一答的被動局面,教師輕視了對學生的研究,不了解學情和學生的需要。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孩子的選擇,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的合作氛圍,讓不同的學生根據相同的興趣走到一起,共同品嘗成功的快樂。
三、注重培養積極參與交流活動的能力
教學片段三:“我們的校園”交流匯報。
小組代表1:我們小組選的是踢球活動,從圖上可以看到黃隊有8人,藍隊有7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為8+7=15(人)。
小組代表2:從圖上還可以看到守門的有1人,踢球的有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為1+14=15(人)。
生1:你們能動腦想出兩種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真不錯!不過我認為還可以這樣算:戴帽子的隊員有1人,沒戴帽子的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為1+14=15(人)。
生2:還可以這樣想:戴紅領巾的有2人,沒戴紅領巾的有13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為2+13=15(人)。
生3:正在喊“小心,要進球了”的隊員有6人,沒喊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為6+9=15(人)。
學習小組:謝謝大家的幫助,我們小組再想想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從這里發現: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和積極踴躍的交流,對學生們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孩子們只有積極的參與數學的教學活動和數學的交流活動,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使學生達到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補充的目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積極交流的熱情,使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得到充分展現,真正的體現數學教學的實效性,真正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四、挖掘活動內容中的開放性因素,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教學片段四:完成統計圖后提問:大家根據圖片中的信息內容能完成課本上提出的問題嗎?怎么回答?
孩子們回答后提問:那位還能提出問題,大家比一比誰的問題提的多,誰的問題提的好?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法?孩子們提出的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種,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然后讓孩子們互相討論,這樣不斷地開拓學生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從這里發現:老師要相信學生,要為學生創造出獨立思維和創造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老師要挖掘學活動中的有利于開發學生思維的 方式,為孩子們創設探索和創造的思維的機會和思維的空間,讓孩子們獨立思考,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讓孩子們自己發現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的開發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性能力。
只有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強調從學生身邊的行為、自身活動出發,激發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才能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達到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