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嘉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民群眾需要以更加快捷、簡單的方式獲得新聞信息,與此同時也對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提出更高要求,這給紙媒記者帶來了極大的工作壓力。新聞報道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把整個新聞事件都了解清楚,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編輯制作,這無疑對紙媒記者的采訪功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關鍵詞】紙媒記者? ?采訪技巧? ?探究
經過數年的積累及傳承,傳統紙媒擁有一支非常專業的記者團隊。團隊成員深耕新聞領域多年,熟悉領域內相關政策法規,了解行業背景,在精準抓住各種爆點和痛點的同時,還能較好地把控報道的“度”。
媒體融合時期,紙媒記者要保持傳統優勢,提升采訪技巧,積極與新媒體融合,推動新聞行業的進步。
一、紙媒記者面臨的問題
智能互聯是支撐當今時代運行的主要機制。大數據是連接信息、數字和智能的重要媒介。對新聞數據的處理要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數據信息更加多元化,獲取信息更加迅速。傳統紙媒行業正在積極利用數據新聞的采集方式,把新聞線索和數據信息有機結合。紙媒行業在運用數據信息資源時,要充分繼承和發揚紙媒特點,不能一味模仿數據信息形式。
二、紙媒記者需要具備的基本工作素養
紙媒記者有輿論引導作用,對新聞事件展開采訪,從真實、客觀的角度把新聞信息呈現給受眾。記者需要具備很強的專業素養,才能保障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記者要具有極為專業的新聞信息采集技巧。采集新聞技巧和處理新聞信息的能力是決定新聞質量的主要因素。記者要提高新聞報道水平,確保新聞的準確性,避免失實報道。
三、紙媒記者的采訪技巧
1.利用先進設備隨時隨地開展采訪工作
在媒介不斷進步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通信設備出現,智能手機的普及,使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豐富。為了進一步提高記者的工作效率,保障新聞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就要充分運用先進工具,提高采訪質量。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手機等設備開展應急采訪,避免遺漏新聞信息。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采訪神器出現,已經成為科技界的風向標。每年的全國兩會都堪稱記者的競技場,他們除了要比拼報道速度、新聞看點外,更要比拼采訪的“獨門利器”。從智能眼鏡、全景相機、AI虛擬主播到新聞智能機器人,兩會上酷炫的采訪裝備背后都離不開高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2019年,中國網等多家媒體記者在兩會現場中使用了智能錄音筆,其精準快速的錄音和轉寫能力獲得了記者們的一致好評。作為紙媒記者,參與媒體融合發展,必須主動擁抱新技術,學會運用新式采訪設備。
如今,新技術新設備幫助人們前所未有地延伸了自己的感官能力。通過借助新技術,提供更豐富貼近的內容,更好地滿足人們已被大大拓展的感官需求,發揮重建連接世界的通道作用,才是媒體用好技術支撐的應有之義。
此外,在采訪時,記者還要有效利用微信、QQ等熱門的社交平臺進行信息的傳輸。
2.充分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利用網絡進行采訪
記者在采訪前,要先明確采訪對象。每一次采訪面對的都是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為此要做好采訪準備工作,提前了解被采訪人的基本信息及偏好,以便找尋準確切入點。尤其在突發事件的采訪中,事前溝通尤為重要。從提供線索的報料人處獲得的信息越全面,在現場采訪中,就能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報料人通常是與責任事故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樂于提供責任人的相關信息。因此,在事前溝通中,獲取責任當事人相關資料、體貌特征,可方便記者到達現場后對其進行采訪。
新聞講究“快”,如何讓新聞傳播更有時效性,保證新聞的真實性,需要新聞工作者運用先進的通信手段,為受眾傳遞新聞信息。記者要善于運用網絡進行采訪,與讀者進行互動,根據讀者反饋調整采訪思路。通過互聯網,記者可以與不同群體進行有效溝通。同時,通過紙媒的微信公眾賬號和官方網站等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群眾關切,交流渠道更加暢通,交流方式更加多樣。
3.增加與被采訪人的情感共鳴
紙媒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能缺少情感的引入,如果不能站在當事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會影響采訪的順利進行。記者是采訪的核心力量,要把控采訪現場,打造出一個適合采訪的環境,讓被采訪人積極主動配合采訪。這就要求紙媒記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隨時觀察被采訪人的情緒變化。被采訪人不配合記者提問的原因比較復雜:有的是為了掩蓋個人及所在單位的缺點、錯誤,有的是想保持低調,有的是因為工作忙不想被打擾。對不同的情況要采取不同的對策,做到對癥下藥。記者要善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摸清被采訪人的心理,先拉家常或者提容易回答的問題讓其開口,然后誘導式提問拓展采訪對象的思路。記者要有極高的情商,如果被采訪人對記者的提問有抵觸心理,那么記者要及時改變自己的問話方式,調整思路。記者提問時應把握好靈活度,恰當運用提問技巧,盡量做到游刃有余。記者與被采訪人交談時要把重點問題表達明確。只有提高采訪情感溝通技巧,增加與被采訪人的情感共鳴,才能強化采訪效果,進而提升新聞質量,提升紙媒的核心競爭力,讓其在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結語
綜上所述,紙媒記者要在保持傳統新聞傳播優勢基礎上提升專業素養,拓展眼界。積極做好采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采訪中學會靈活應對,調動采訪情感溝通技巧,增加與被采訪人的情感共鳴。推進媒體融合需要記者具備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各種先進設備,提高采訪效率,才能更好地開展采訪工作,提高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傳播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提高人們對紙媒新聞的關注度。
(作者單位:承德日報社)
【參考文獻】
[1]陳志文.談報社紙媒記者的采訪技巧[J].傳媒論壇,2019,2(21):70.
[2]陳海寅.談報社紙媒記者的采訪技巧[J].傳播力研究,2017,1(11):122.
[3]苗苗.探討報社紙媒記者的采訪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