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在我們的少年時代給予力量,啟示前行的方向。偶像可以是英雄、科學家或者創新者,他們勇敢、正義、百折不撓和承受孤獨等特質,成為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的燈塔,照耀著其整個精神世界。
與過去年代里的偶像相比,當下的偶像很多具有商業化特征——能帶走你的錢。當“反智”“虛無”和“利己”的聲音越來越刺耳時,人們對偶像的定義也就不再一樣。
如今,人們已經習慣了那些精致利己并且擁有巨大財富的明星
,越來越多地占據公共資源。他們的喜好、觀點和品位,被年輕人廣為傳頌甚至效仿。而同時,少有人會提起自己崇拜詩人、科學家或者醫生,不少年輕人更不再會認同“崇高”與“付出”這樣的偶像定義。但是當疫情襲來時,恰恰又是那些不計得失的醫護工作者在為人類進行抵抗,他們又成為了很多人的偶像。
偶像應該具有哪些品質?發生過多少次“裂變”?失敗者能否成為偶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