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冰 祁琦
2017年至2019年,按噸煤600元每噸計算,同比分別多回收煤炭資源28.8萬噸、40.32萬噸、19.3萬噸,分別產生經濟效益17280萬元、24192萬元、11602萬元。這組數據是潞安集團古城煤礦自2016年10月實施松軟煤層綜放工作面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術以來的“經濟賬單”。簡單數據的背后是該礦讓煤炭“顆粒歸倉”的技術突破,更是該礦貫徹落實集約高效的新實踐。
“古城煤礦工作面回采中上隅角瓦斯高,嚴重制約工作面安全高效生產,加之受村莊壓煤的影響,古城煤礦可采儲量較少。同時存在巷道掘進量大、丟煤柱多的現象,區段煤柱損失嚴重制約著古城煤礦的可持續發展。”古城煤礦建部部長李鵬告訴《科學導報》記者,要想打破這種困境,就必須下先手棋,打主動戰。
面對建設投產的巨大壓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2016年10月,古城煤礦結合工作面的實際采礦條件,開始大量的走訪調研,最終確定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術在古城煤礦應用具備較高的可行性,能夠緩解工作面接替緊張、減少煤巷施工、實現連續開采、提高資源回收率。
何謂柔模混凝土技術呢?綜采二隊隊長徐愛紅向記者作了詳細介紹,“柔模支護的本質是在進行沿空留巷時,利用柔模支護技術在巷道采空區一側形成一個具有較好密封性和穩定性的巷旁支護體,防止采空區瓦斯涌入巷道,保證礦井的通風要求和留巷的圍巖穩定性,進而確保了礦井安全,提高了煤炭回采率。柔模支護與普通的混凝土噴射工藝相比具有支護厚度大、支護強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等特點。”徐愛紅還打了個通俗易懂的比方,“就好比挑扁擔,扁擔直接壓在肩膀上會令肩膀承壓過重,如果墊個毛巾緩沖一下,肩膀承壓就會減小很多,柔模混凝土技術在井下起到的就是‘毛巾的作用。”
立說立行,確定了目標,剩下的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古城煤礦迅速成立了礦壓治理暨沿空留巷技術團隊,從方案設計、設備配置、支護材料選擇、施工工藝等方面進行深入論證,積極與西安科技大學在技術方面進行合作,保證古城煤礦的沿空留巷在技術上可行、在方案上合理、在實施上嚴密。并從建立健全制度入手,根據《煤巷錨網支護技術規范》、集團相關規定,結合古城煤礦地質條件,制定了柔模支掛澆灌等重點工序施工標準、單體柱打設標準、錨桿索支護體系保護措施及留巷標準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起設計、施工、驗收等完善的制度體系,并嚴格落實,保證了各項措施、要求落實到位。
理論運用于實際,必然會出現種種難題。徐愛紅告訴記者,為確保沿空留巷工作的正常進行,他每天都要組織技術骨干對沿空留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協調解決,“頂板有沒有下沉,柔模包有沒有破損,底鼓嚴重不嚴重,煤墻有沒有墜包,有沒有需要處理的問題等,這一系列的信息都要反映在沿空留巷專項的每日臺賬和報表上。”徐愛紅說,他們還實施了“工序承包制”,將柔模班拆分為挖機組、搭包組、澆筑組,分別負責底板加固工作、柔模包的搭設及上一個柔模墻體的緊絲糊縫、柔模包及柔模基礎的澆筑等工作。環環相扣,保證每一道工序的工程質量達標,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扎實有效。
堅定不移的信念、科學高效的舉措、不折不扣的落實……在多重合力的助推下,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一項項指標日益向好——現代煤炭工藝的無煤柱開采技術在古城結出碩果。目前,古城煤礦靠無煤柱開采和有效控制放頂煤,煤炭資源采出率大大提高,已累計留巷3300多米,每年可有效回采85萬噸煤柱,新增產值5個億。
站在竣工投產的新起點,古城煤礦將全面推進沿空留巷技術,大力開展技術攻關,重點解決復雜地質條件下沿空留巷應用技術,保證沿空留巷全面成功的同時,形成一整套符合實際的沿空留巷技術標準,使沿空留巷工作走向成熟,在礦井降本增效、高效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