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陽
日前,四川省成都一家奶茶店復工后,推出了所謂的“最新產品”,該產品配方為:在杯內加入一包板藍根顆粒,再加5克紅糖,沖入牛奶即成。且不說配方如何,僅這個新品的名字——N95奶茶,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質疑。
“N95”是近幾個月來熱詞,但也是國人都不愿意頻頻提及的一個詞,因為它敏感,因為它幾乎是與疫情捆綁在一起,承載著疫情暴發時的最初焦慮。遠離它,才昭示著我們遠離了疫情。
就事件本身來說,這種拙劣的蹭熱度,顯然低估了公眾智商,“愚”不了消費者,卻“坑”了自己。N95奶茶被網友從街巷“抬”到互聯網上之后,當地有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結果可想而知。顯然,該店的負責人在產生這個蹭熱點念頭之時,并沒有進行相關知識的補充:按照國家藥品標準,復方板藍根顆粒為藥品,屬于法律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添加、使用的物質。
在商業行為里,蹭熱度搞促銷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合理、合法、合規實施,絕不能為了盈利而罔顧一切。這種行為,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國家未雨綢繆,在疫情形勢稍有好轉之時,就出臺了大量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優惠政策,在此背景之下,個別商家還要如此蹭熱度,無異于舍本逐末,得不償失。
從復工復產現狀來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各企業特別是服務業要有科學認識,復工復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科學有序為前提加快恢復進度。疫情尚未結束,大家要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結合自身實際,學好政策、用好政策,科學有序實現復工復產,循序漸進恢復元氣,而不是針對疫情動“歪腦筋”,更不能拿消費者的健康“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