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旭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服務的多樣化,當今老年人的信息消費呈現出輕松化的新特征。為適應這一需求,老年廣播節目可以通過知識信息的故事化處理、引入益智類節目元素和打造板塊式結構等手段,呈現靈活生動、輕松和諧的節目形態,使節目更加生活化、人性化。
【關鍵詞】信息消費? ?輕松化? ?知識故事化? ?益智類元素? ?板塊式結構
一、信息消費的新特征對老年廣播節目形態的影響
如今,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使信息內容更加豐富,信息服務更加多元化。同時,人們的信息消費也呈現出輕松化的特征。所謂的信息消費輕松化,是指現在的受眾更喜歡在輕松自由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下,接受那些以輕松生動的方式提供的信息服務。目前,隨著生活水平和社會養老服務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也逐漸從封閉保守走向包容開放,因此,信息消費的輕松化,不僅僅是中青年受眾的信息接受習慣,也被老年人逐漸認同并接受。所以,處于當前的老齡化社會,作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陪伴,老年廣播節目應該對這種信息消費需求作出及時而有效的回應,以輕松、靈動而又富有情趣的節目形態,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務。而我們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消費輕松化的背景下,老年廣播節目形態的輕松化,不只是主持人語言風格的自然親切、生動幽默,而是更多地體現為節目內容的處理方法、表現形式以及存在樣式的自然流暢和靈活多變。筆者在鞍山綜合廣播策劃制作老年廣播節目《晚霞滿天》時,對節目形態的輕松化呈現做了一些嘗試。實踐證明,輕松和諧的老年廣播節目形態,更能凸顯廣播的伴隨性優勢和人性化服務理念,也更容易為老年聽眾認可和喜愛。
二、知識信息的故事化處理
老年廣播節目是老年群體獲取信息、愉悅性情和強化人際交往的重要渠道,而這些功能的實現,主要通過相關知識信息的傳播來完成。因此,對于知識信息的選擇和處理,應是節目形態能否輕松化呈現的首要環節。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世界中,政策、法規、健康、養生、親情、休閑和交友等知識信息與老年人的身心生活相聯相關,也更受老年群體的青睞,因此,在節目內容及主題的設置與定位上,我們應更多地選擇那些接地氣和生活化的知識信息來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期待。更為重要的是,要實現節目形態的輕松化呈現,關鍵在于對這些知識信息的處理。筆者發現,情景化、故事化的處理方式,會使知識信息變得生動鮮活、通俗易懂,即便是醫療、法規等相對抽象的專業性較強的知識,也會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化虛為實,可感可知,具有親和力和吸引力。筆者在策劃制作《晚霞滿天》節目時,編輯過一期宣傳老年人安全用電的節目。在對家庭用電常識的處理過程中,筆者沒有采用播報方式或說教方式,而是播發了一則某企業電工為老年人進行義務服務的新聞,在對公益活動進行報道的同時,通過電工準確生動的講述,介紹了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家庭用電誤區,宣傳了安全用電常識。如此一來,節目既傳播了科學知識,又弘揚了社會正能量,產生了良好的宣教效果。
三、引入益智類節目元素
在老年廣播節目中引入益智類節目的競技游戲元素,也是實現節目形態輕松化的手段之一。益智類節目集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和互動性于一體,節目氛圍輕松幽默而又緊張刺激,能夠激發受眾的參與熱情、欣賞熱情和競爭意識。在老年廣播節目的策劃制作過程中,如果按照益智類節目的傳播策略來編排知識信息的傳播結構,就會符合當代老年人既尊重知識又喜歡自我展示的心理,使知識信息的傳播和接收不再是一個嚴肅刻板的單向過程,而是一個輕松靈活又富有張力和彈性的互動空間。筆者曾對老齡政策、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老年人健身方法、防護器具選擇和養生醫療等相關知識信息進行宣傳,在策劃制作節目時,筆者以知識為中心點,依據科學性、趣味性和導向性的原則,設置命題,設計問答環節和奪冠程序,把知識信息的傳播過程變成了一個富于節奏的波瀾迭起的知識大賽現場。節目播出時,氣氛熱烈,老年聽眾的參與熱情高漲。筆者發現,益智類節目元素的引入和操作,增強了老年廣播節目的平民性和感召力,而這種生動活潑的節目形態又可以發揮溝通交流和精神慰藉功能,避免老年人陷入單調沉悶的生活狀態。
四、打造板塊式結構
設置板塊化的內容格局,也是老年廣播節目比較適宜的結構形式。這種節目形態往往信息量大,綜合性強,可以開發調動包括新聞性、知識性、實用性、服務性、參與性和娛樂性等在內的諸多傳媒功能,使節目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系,充分體現靈動多變而又自如順暢的節目風格。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空閑時間,生活狀態大多舒緩悠閑,他們的審美需求也相應顯示出講求簡潔有序而又順其自然的特點,而板塊化的廣播節目形態恰恰與老年人的生活節奏和審美情趣相輔相成。筆者參與策劃編輯老年廣播節目時,很多時候都采用這種板塊式結構。比如在制作一期以改善婆媳關系為主題的節目時,首先在“生活空間”欄目里播發了一則反映婆媳關系融洽和睦的新聞通訊;接著在“老友知心話”欄目里邀請相關專家作客直播間,并設置互動環節,專家、主持人和聽眾交流探討如何正確處理婆媳關系的話題,分享人生體驗和感悟;最后在“休閑時光”欄目中與聽眾一起欣賞《喜盈門》《麻辣婆媳》和《媳婦的美好時代》等與婆媳關系和家庭親情相關的影視劇片段或音樂。這種板塊式的節目形態類似于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思想集中,主旨明確,而節目信息在分布上又自由開闊,疏密有致,收放自如。筆者發現,在這種節目格局中,各個板塊相互獨立而又和諧統一,給聽眾留下多個切入點,聽眾可以從任何一個切入點進入節目,盡享輕松隨意的收聽體驗。這種具有多元性和多向性的節目形態,提高了收聽的自由度,充分發揮了廣播的陪伴功能。
五、結語
總之,作為大眾傳媒,廣播要適應民眾需求,服務民眾生活,接受民眾監督。在信息消費輕松化的背景下,老年廣播節目呈現出的靈活生動、輕松和諧的節目形態,正是為適應和服務于這一消費需求而進行的積極探索。而這種生活化、人性化的節目形態,也在努力滿足當代老年人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與情感需求,幫助老年人確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
(作者單位:鞍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