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
【摘 要】教育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而紀錄片正是對現實的反映。因此,教育題材一直是紀錄片中一個重要的選題方向、選題內容。本文主要以電視紀錄片《零零后》為例,從多元的敘述視角、非線性的敘事結構、以沖突為內容的敘事方式三個方面探討教育題材紀錄片的創新表達方式。
【關鍵詞】《零零后》? ?敘事視角? ?敘事結構? ?故事性
《零零后》是一部由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制作、張同道教授擔任總導演的系列電視紀錄片。紀錄片共分為五集,每一集以一個孩子為記錄對象凸顯該集的主題:《愛的方程式》表現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問題,《時光若倒流》反映了二胎對家庭長子的心理影響,《成長單行道》表達的是傳統教育模式與國際化教育路線的選擇,《一一的世界》折射了孩子成長過程中認知體系的變化,《朋友這件事》則傳達了不同個體交友理念和人生觀的形成過程。全片秉持敘述主體——兒童本位的態度,聚焦孩子成長,關注其在家庭、教育、社會等各個層面影響下自我人格的形成,秉持客觀理性的旁觀記錄。在這種方式下,《零零后》不再是單純記錄孩子成長方式、教育方式,而是成為見證孩子成長的影像志。
一、多元的敘述視角
紀錄片文本的敘事視角指的是敘述者選取特定的角度去觀察、講述紀錄片的文本內容,不同的敘述視角會帶來不同的敘事效果。《零零后》反映的是中國教育及兒童成長等各種現實問題,對這些問題,片中匯聚了多種話語討論,這得益于紀錄片采用多元敘述視角進行創新表達。多元敘述視角的運用是被記錄主體本身復雜性的客觀要求,靈活組合使用能夠展現出對同一個現實問題不同角度的理解,使表達效果達到最大化。
首先,紀錄片《零零后》多采用兒童本位的內聚焦敘述視角。這不僅契合了教育題材紀錄片講述故事的方式,展現了每個孩子在某一人生階段的成長歷程,也讓人物塑造更加立體、生動,增強了人物的使命感和命運感。例如,在《一一的世界》這一集中,紀錄片通過“一一”十年前的影像資料和十年后的采訪來回切換,體現其成長的變化。
其次,紀錄片中還存在成年人(家長)視角和影片創作者的客觀記錄視角。同樣是在《一一的世界》這一集中,紀錄片還基于幼兒園園長李老師這一成人的視角,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打開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該部紀錄片的導演張同道也是一位教師,這一身份使其在講述教育的故事上有著很大的優勢。《零零后》全片貫穿著對孩子及其父母的采訪,正是導演多年的從教經驗使其對家庭、孩子成長、教育等問題有著高度的敏感性,家長和孩子在被采訪時能夠真情流露,同時也將觀眾從旁觀者“晉升”為聆聽者。
二、非線性的敘事結構
將拍攝內容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編排能夠產生不同敘事效果。《零零后》雖是一部連續跟蹤拍攝十年的紀錄片,但它卻把線性的跟蹤拍攝影像素材以非線性的敘事結構排列組合:紀錄片每集圍繞一到兩個被拍攝主體凝聚出一個主題,而后將十多年的拍攝素材進行重新排列組合,逐漸展開敘事,其條理清晰、側重點明確、邏輯性嚴密。在這五集紀錄片中,有探討國內教育體制的,有述說孩子理想的,還有分析孩子性格的,有時為了讓主人公的性格更加立體,紀錄片中還會插敘幾個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即便紀錄片沒有按照傳統的時間順序進行講述,但也不會顯得混亂,反而使主題更加清晰。
例如在《愛的方程式》一集中,開篇先是以旁白的方式介紹了錫坤是一個愛動手發明的孩子,接著,鏡頭回到了六年前——錫坤上小學的時間段,這一段講述了他的母親是如何在他上小學時培養他的創新意識;在《一一的世界》一集中,為了表現“一一”的性格,導演在她上中學后就小時候的同一話題再次進行采訪,并把兩個不同時空的采訪內容剪接在一起:把“一一”小時候喜歡一個人獨處和長大后主動回到芭學園照顧小朋友的鏡頭接在一起。通過這樣的影像對比,將觀眾帶入更深層的反思中。
三、以沖突為內容的敘事方式
相對于張以慶導演的教育題材紀錄片《幼兒園》切片式、片段式的記錄,《零零后》的記錄更具有故事性。沖突所形成的敘事張力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有效因素。《零零后》并沒有完全按照孩子從幼兒園、小學、中學成長的時間順序平鋪直敘,它將記錄的真實性與故事的戲劇性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和兼容。例如在《愛的方程式》中,錫坤媽媽帶著兒子去參加科技特長生考試,在出租車里媽媽鼓勵錫坤,而錫坤卻滿臉無奈;接著鏡頭切換到到六年前錫坤小學入學的第一天,同樣的畫面出現在出租車里。片中運用類似的視聽手段,仿佛在進行一場時間的對話,孩子青春期成長中的內心掙扎和矛盾沖突不禁令人唏噓,同時又留給觀眾對教育方式的思考。
除引入矛盾沖突之外,導演還會設置懸念進一步吸引觀眾,令觀眾不禁好奇:在十年的光陰中,孩子們經歷哪些變化?其變化源于什么?例如在《一一的世界》這集中,“一一”回到了幼兒園,實現了她一直想為幼兒園盡一份心意的愿望。十年前,“一一”在幼兒園是一個不愿意和小朋友交流、特立獨行的女孩。經過十年的成長,當“一一”再次回到幼兒園,她的性格是否有所變化?這一吊人胃口的懸念直到片尾才得以知曉。
四、結語
《零零后》是我國第一部以長達十年的時間來跟蹤拍攝“00后”孩子成長的電視紀錄片,也是近年來教育題材紀錄片中的優秀作品。紀錄片建構了一個孩子與家長的對話場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孩子心靈的窗戶。在長達十年的跟蹤拍攝中所擷取的人物故事、所探討的教育問題、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引起了觀眾的極大關注與共鳴。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牛春穎.《零零后》:十年記錄比劇本更精彩[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08-30(06);
[2]劉靜.紀錄片《零零后》的敘事策略解讀[J].電視研究,2018(02):83-85;
[3]李華東.電視紀錄片創作中的主觀性選擇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