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春
【摘 要】在融媒體時代,紀錄片早已不是傳統認知里的只是對真實生活進行記載的一種特殊且小眾的藝術表達。本文從融媒體背景下紀錄片的創新出發,分析紀錄片在融媒體時代新的藝術表達背后的發展模式和可借鑒的思維。
【關鍵詞】融媒體? ?紀錄片? ?創新
倡議創建世界經濟論壇的克勞斯·施布瓦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分析了科技的爆發式發展對世界帶來的影響。科技帶來變革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傳媒行業也并無意外。從始至終人們通過消費娛樂達到消遣的目的沒有變化,科技帶來的是人們消費娛樂方式和內容的變化。
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飛躍發展是我們不可能避而不談的問題,新媒體以其海量的數據信息和強大的互動功能,改變了大眾傳媒的傳播方式和渠道?!懊襟w轉型”成為近年來的一個熱點話題,繼“2017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之一的澎湃新聞轉型成功后,很多媒體在轉型中找到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一、傳播方式轉變
大數據時代新媒體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其強大的信息儲備,特別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視頻的傳播速度和容量都將有一個空前的改變,此背景下受眾的收視和黏性都在不斷地變化當中,受眾對紀錄片從長短、剪輯、題材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觀影體驗也在不斷提高。
看電視是家庭性的集體觀看行為,直接導致了傳統的收視習慣是“點對面”,但是在融媒體的傳播格局下,“點對面”被“一對一”模式取代,這更符合新時代的收視習慣。在此背景下紀錄片的多渠道傳播得以實現,追求價值表達是融媒體時代紀錄片改革的重要方向。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挑戰也是一種機遇,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技術的革新。在5K、VR、高清攝像等新興技術的加持下,紀錄片在創作時有了更多元、更自由的選擇,紀錄片的呈現方式和視覺效果也有了巨大的改變。近年來紀錄片在敘事、技術、主題選擇、宣傳模式、文案等方面的革新標志著融媒體時代下紀錄片的重生與飛躍。近年來紀錄片的火熱得益于國家廣電總局在2010年開始為紀錄片發展出臺的一系列保障政策,國家的扶持是紀錄片良好發展的強心劑。
二、傳播渠道創新
紀錄片長期以來給人的印象是“小眾的”,但從紀錄片的題材范圍來說紀錄片并不“小”,可記和錄的事件、人物太多。
說到“小眾”,原因之一是傳統的線性傳播方式與現在的多屏聯動和全媒體式傳播不同,線性傳播信息的單向性給紀錄片的傳播畫了一個圈,只圈住了小部分人。院線上的紀錄片電影更是逃不出“小”的魔咒,當代觀影受眾對影片的刁鉆口味有目共睹。和制作精湛的科幻片、劇情巧妙的懸疑片、流量明星的愛情片等電影類型相比,紀錄片電影在電影市場上本身就是小眾。電影院基于經營考慮,對紀錄片電影的排片也是少得可憐,這就導致很多好的紀錄片電影沒有引起廣泛關注。
但是在融媒體時代,媒體的傳輸介質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媒體時代的圈界,受眾可以通過多種媒介,比如IPTV 終端和電腦、手機上的各種移動APP,靈活性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紀錄片觀看。在融媒體環境里,互聯網的長尾效應讓紀錄片的價值和影響力得到充分發揮。
三、創作主體從單一走向多元
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同,現在的紀錄片早已放低了姿態,創作主體不再僅限于傳統的主流媒體,很多自營的機構網站也看準了紀錄片帶來的商業價值,這個市場不斷有新玩家加入。
創作主體的多元化也讓紀錄片的原創性有了提高,質量精湛的作品呈井噴式的狀態輻射開來。此現象也不斷鼓勵著新加入的創作者。在這個全民都拿麥克風的時代,網民想要記錄生活、表達自己的社會價值觀等訴求也不斷高漲。嗶哩嗶哩等網絡平臺給紀錄片創作者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紀錄片的宣傳營銷模式不再單一,全媒體營銷戰略思維不斷發展。利用網絡新思維模式推動自身發展達到創新和突破是促進紀錄片發展的唯一選擇。
從傳統媒體的被迫轉型到融媒體時代下紀錄片渴望沖破逆境尋求自身創新,紀錄片的變革從表象上看得益于融媒體的助力,但從本質上看是紀錄片創作者主動尋求創新突破的結果。
四、貼合受眾——新時代下的創新微紀錄片
當下熱門的短視頻、微綜藝、微紀錄片正以其短小精悍的內容快速攻破年輕人的市場,紀錄片在敘事上的平民化視角可以更好地貼近受眾,所以微紀錄片的“微”不光體現在微時長和微制作上,還體現在見微知著上,走進大眾真正的需求。雖然時長變短了,但是視角和表達卻是多元的,傳統紀錄片的一些條條框框被丟棄以后,創作的主觀性增強,反而平添了一份真實。
但是也有聲音認為,平民化的很多記錄性視頻對微紀錄片甚至紀錄片造成沖擊,科技軟件的進步當然為大眾的記錄性視頻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不用剪輯軟件就可以輕松加入轉場特效、環境特效等,不過記錄性的視頻制作要趕上專業紀錄片確實還需要更多時日。微紀錄片雖然“微”制作,但是不代表剪輯就粗制濫造,在眼球經濟時代,更要抓住觀眾的眼球。其實很多微紀錄片在影像語言上更具個性,《了不起的匠人》《如果國寶會說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注重碎片化傳播、培育品牌效應是微紀錄片針對新時期年輕化受眾的需求,為適應快節奏生活時代做出的改變。碎片化已經是網絡傳播的一個突出的特性,紀錄片創作者要不斷總結適合紀錄片碎片化傳播的模式,發展出固定且有影響力的IP,帶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品牌價值帶來的核心影響力可以為新的發展打下堅定的基礎。
五、結語
紀錄片在影視藝術中有著老大哥的地位,在時代的更迭中不斷發展。面對新興媒體帶來的沖擊,其創新和轉變足夠讓人驚喜。紀錄片創作者可以從近年來成功的案例中尋找經驗,利用融媒體平臺把制作優良、有市場競爭力且受大眾喜愛的優質作品傳播出去,推動紀錄片在新時代下新的發展。
(作者學校: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