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坤
在小學生數學總復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成績上出現了退步,或者是倒退的現象,這就是學生復習過程中的高原現象,高原現象的表現形式為上課的時候無精打采,思想不集中開小差,做作業不能不認真,馬馬虎虎的,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看錯數字,對老師反復講解的題目做起來也是經常做錯,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自己掌握了小學階段的概念、性質、公式和定理等等,認為把這些基本知識學完以后,他們都認為把數學學習好了,但是這時候最容易出現暫時的停頓的現象。那么,提高小學數學總復習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呢?
一、走出認識誤區,強化目標意識
在復習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對全班學生的學習程度、實際掌握的水平認識不清楚,片面的認為學生把基礎知識都掌握好了,在復習階段主要是加強加大學生的作業,加大學生的練習量,讓學生做很多難題,讓學生感覺無法應付,這樣是學生進入高原現象,克服這種現象的主要方法是老師在復習教學的時候要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要認真地鉆研教學大綱,鉆研教材,結合本班學生學習的實際的情況,加強對教材的認知,在認真的備課上下功夫,復習的內容能夠使學生非常輕松的掌握,還使學生掌握鞏固了基本知識,又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個別輔導,從而真正使所有學生通過系統的復習,使知識得到鞏固,數學能力得到提高。
二、加強情感交流,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辦法很多,這里只想強調一點,即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益友。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數學總復習中,我們要善于運用情感,把全班學生吸引到教師的周圍,并及時給予他們直接的、有效的幫助,使他們順利地走出困境,克服“高原現象”。具體地說,總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我們面對的學生千差萬別,學生學不好數學課的時候,老師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能責怪學生,老師應該把各種不同程度的學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從學生作業中出現了普遍的問題,老師要善于總結各種規律性的東西,對學生作業做錯的時候,首先要檢討自己,告訴學生是老師沒有教好,這樣使學生在思想上去掉負擔,情感上得到了感動,使學生能夠自覺自愿的心甘自愿的糾正錯誤,而不是批評學生,使學生和老師在情感上產生對立。
2.理解學生。學生對復習課不感興趣,教師應當冷靜地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召開一個“我喜歡怎樣的復習課”主題班會。比如,一個學生在班會上說:“老師,您課上講得太多、太清楚了,我們只是不停地聽,不住地記,能否給我們一點想和練的時間?”而另一位學生則說:“老師,您的心太好,布置作業還要提示一遍,甚至把答案告訴我們,這樣做能培養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嗎?……”經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師生之間的心貼得更緊了,同時也為改革復習課的教學提供了依據。
3.相信學生。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進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們一起來建造大廈。”復習課若能師生共同研究、探討,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分類,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我依據教材,把畢業班的數學總復習劃分為整數、小數(分數)、幾何初步知識、代數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統計圖表、應用題等七大知識塊,每個知識塊又分若干個知識點,再把各個知識點繪成一個知識鏈,讓學生對照“鏈”上的各個知識點去回憶,哪些地方已經懂了,哪些地方還不懂或不太懂,然后分小組合作學習,由不會的學生提問,會的學生講解或輔導,教師行間巡視、點撥。
三、體驗成功快樂,喚起學習熱情
成功的感覺能夠使人積極向上,成功使人進步,成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能夠滿足學生向上進步,使學生不斷實現的高層似的追求,小學數學的復習課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每一次復習課都要使學生感覺到成功,感覺到收獲,感覺到幸福和快樂,因此,老師要在復習的時候要低起點,循序漸進,細化教學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復習的過程中有進步的感覺,讓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到復習活動之中去,讓學生形成樂于復習的情感和思想,對于程度差的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及時的表揚,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斷的進步。這樣學生在復習體驗中得到成功,在快樂復習中激發出學習的激情,在體驗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運用激勵手段,培養堅強意志
激勵是一種教學管理的藝術,又是一種教學調節的手段。小學生的意志從總體上說是比較薄弱的,而克服“高原現象”恰恰需要比較堅強的意志,可運用榜樣激勵這一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
1.講偉人或名人故事。可以介紹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長沙學求學的時候,為了使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意志更加堅強,經常在長沙熙熙攘攘人流的街頭進行讀書,進行學習;毛主席還在天氣最炎熱的季節,在日頭下進行學習,在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到長江游泳,鍛煉自己的驚人的意志力,驚人的意志力能夠成就偉大的事業,克服一切困難。
2.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搞好教學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教師積極投身教改,撰寫科研論文,參加自學考試。當學生知道老師比他們還辛苦,既要備課、上課,還要學習、寫文章,就會受到感動,受到鼓舞。例如,上學期,我有一篇文章參加全國首屆課堂教學征文評比獲一等獎,同學們聽了以后都很高興,同時也更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決心。
3.讓優秀學生談經驗與體會。班級中的優秀學生,他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還得益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習慣等。他們整天和同學們生活在一起,這樣的榜樣來自身邊,真實可信,學生易仿、易學,利于同學們相互學習,利于優良班風的形成和鞏固,從而有效地防止“高原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