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賀曉龍,向雪,盧福山
(青海大學農牧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3)
慢性氟中毒是由于動物長期攝取的氟化物超過正常的生理需要量而引起的中毒病。陳榮等[1]認為氟中毒非骨相損傷主要是累及肝臟、腎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生殖系統。肝臟作為體內主要的代謝器官,在儲存肝糖原、合成蛋白質、解毒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當肝臟受損時,多項肝功能指標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且多集中于人和鼠[2-7],尤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是反映肝細胞有無受損以及嚴重程度的最重要指標。有關慢性氟中毒綿羊肝功能指標的研究甚少,大多數集中在人和大鼠方面的研究。因此,本試驗通過測定疑似慢性氟中毒綿羊的血清肝功能指標,了解氟對綿羊肝臟功能的損傷情況,為進一步診斷和治療氟中毒病提供基本依據。
1.1 試驗動物 供試動物是來自青海省某地區的藏系綿羊。患病綿羊臨床癥狀為精神沉郁,走動緩慢,被毛無光澤,牙齒表面出現黃色或黃褐色斑點,門牙有一定的磨損。部分綿羊精神萎靡,時不時臥地不起,被毛粗亂,采食費力,門齒磨損嚴重或缺失,臼齒齒面發黑,牙齒磨面凹凸不平。初步診斷為慢性氟中毒。
1.2 分組 將發病區綿羊根據牙齒狀況分為嚴重組和輕微組,嚴重組為牙齒色澤發黑發暗,門齒磨損嚴重,上下臼齒異常,齒列不整,咀嚼面凹凸不平,甚至出現脫落;輕微組為牙齒表面出現黃色或黃褐色斑點,牙面有一定的磨損。健康組綿羊處于離發病區10 km以外的地區,臨床健康,牙面白色且有光澤,牙齒完整無缺損。
1.3 血樣采集 用真空管采集血樣5 mL,立即送實驗室,分離血清,備用。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試劑盒測定血清總蛋白(TP)和血清白蛋白含量(ALP),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AST);血清球蛋白(GLB)含量以總蛋白含量減去白蛋白含量計算;A/G為白蛋白與球蛋白之比。
1.5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測定數據進行處理,以樣本數(n)、平均數(x)±標準差(SD)表示,用t檢驗檢測顯著性。
2.1 慢性氟中毒綿羊血清蛋白質指標的測定結果 由表1 可見,總蛋白在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嚴重組和輕微組的白蛋白含量、A/G均顯著低于健康組(P<0.05),而球蛋白含量極顯著高于健康組(P<0.01)。

表1 血清蛋白質指標測定結果 g/L
2.2 慢性氟中毒綿羊血清轉氨酶活性的測定結果 由表2 可知,健康組和輕微組的血清ALT 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但極顯著低于嚴重組(P<0.01),而AST活性在健康組和嚴重組間差異不顯著,但高于輕微組(P<0.05)。

表2 血清中肝損傷指標測定結果 U/L
3.1 肝臟是蛋白質代謝的主要器官,白蛋白由肝細胞合成。王昱等[6]認為,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程度與肝臟合成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故血清白蛋白含量的高低可以作為診斷肝硬化及預后的判斷指標。在本試驗中,慢性氟中毒輕微組和嚴重組綿羊的白蛋白含量顯著低于健康組(P<0.05),提示患病綿羊肝臟受到損傷,肝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功能減退,導致白蛋白合成受阻。姬艷平[8]從體液免疫方面探討了血清球蛋白檢測對慢性重型肝炎預后的臨床意義,發現血清球蛋白超出正常值范圍或是低于正常值范圍時,均意味著機體免疫力出現異常。侯紅麗等[9]經細胞免疫實驗證實,長時間氟暴露將會引起大鼠白細胞數量減少,功能下降,細胞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本試驗中,慢性氟中毒輕微組和嚴重組綿羊的球蛋白含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極顯著高于健康組(P<0.01),這是否與患病綿羊處于免疫應激狀態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3.2 ALT 和AST 是反映肝功能損傷的最敏感指標,測定血清中的轉氨酶活性有助于病情估計、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8]。由本試驗結果可見,慢性氟中毒綿羊輕微組和嚴重組的血清ALT活性明顯高于健康組,意味著患病羊肝細胞被破壞,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導致肝細胞內ALT釋放入血,引起血清ALT升高。AST活性在嚴重組與健康組綿羊間無差異性(P>0.05),但均高于輕微組(P<0.05)。出現此現象的可能原因是發病初期氟抑制了AST活性,隨著病程發展,機體產生應答反應,使AST酶活性增強,加快谷氨酸和草酰乙酸之間的轉氨作用,以維持肝細胞膜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