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訓班交流座談會上,與會通訊員積極發言,有年逾八十的“老通訊”,也有熱情活潑的九零后,有老促會系統的筆桿子,也有黨政宣傳部門的骨干……有的表達對老區宣傳的看法,有的對《源流》雜志提建議意見,有的分享參加本次培訓班的體會,收獲良多。
馮耀華 ?云浮市老促會
《源流》是廣東省宣傳老區政策、報導老區人民發揚老區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業致富的宣傳刊物,我們認為必須積極繼續辦好,發揮其宣傳老區、宏揚老區、幫助老區的作用。作為老促會應該積極主動配合,共同將《源流》辦好。云浮老促會的主要做法,一是明確發行對象,全市所有老區鎮、老區村委要訂閱,市、縣主要領導、分管農業農村和老區工作的領導人手1份,使訂刊數量逐年穩步增長。二是充實老區宣傳通訊隊伍,增加本地投稿量。三、對通訊員給予用稿獎勵。
建議省老促會、源流雜志社每年組織一至兩次的通訊員學習培訓,以提高通訊人員的寫稿質量。
謝汝羨 ?陽江市老促會
“文章千古事”,這個培訓班開班開得好。
培訓班首先給了學員思想理論武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老區工作重要論述、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關于加強革命老區宣傳工作重要論述;還學習了中宣部關于建設新媒體走融合發展之路指示精神等。
源流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謝佚芳、省老促會副秘書長伍依麗,孜孜不倦傳授做文章的訣竅,代表《源流》《廣東老區網》對寫好稿子做好老區宣傳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指導通訊員做文章要堅持“正”“新”“活”原則,社會導向需正確,時代氣息需強烈,寫作套路需鮮活。
林 保 ? 茂名市老促會
通訊員要想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必須發揚嚴于律己,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不斷增強宣傳報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到“六勤”:即腦勤、眼勤、耳勤、手勤、腿勤、嘴勤。
腦勤,就是要勤于思考。新的形勢給老促會的宣傳工作提出了新任務,這就要求我們通訊員要勤于思考,找準老區建設宣傳工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有的放矢地做好老區的宣傳報道工作。眼勤,就是要勤于發現。通訊員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多看、多留心、多觀察,善于洞察復雜事件的細微之處,發現其中的內在規律。耳勤,就是要勤聽取意見。每當要準備寫一篇文稿時,常就文稿應采取什么形式等,與同志們一道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手勤,就是要勤動筆寫。只有堅持勤動筆寫稿,才能保證自己的思想敏捷和內容鮮活,寫出的東西才能與時俱進。腿勤,就是要勤跑基層。要經常走出辦公室,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現場,深入到老區廣大群眾中去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嘴勤,就是要勤于動員。在宣傳工作中,我們通訊員不僅要帶頭撰稿、投稿,而且要積極動員基層工作人員撰寫稿件。
何 翔 ?鶴山市老促會
我是個年過8旬的老通訊員,是《源流》雜志忠實讀者和積極撰稿者,見證《源流》的成長發展歷程。回憶20多年前,我寄給《源流》第一篇稿子《彈洞前村壁》,寫的是老區戰斗故事,見刊后獲得10元稿費,當晚高興得睡不著覺。那時寫稿是“爬格仔”郵寄稿件,勞神費時。后來在孫女輔導下學會用電腦寫稿、發稿,效率提高很多。
回憶最初發行的《源流》,紙質粗糙、黑白照片、還夾雜一些廣告。隨著時代進步,編輯精心策劃,今天的《源流》不論在內容還是印刷質量都有脫胎換骨的變化。紙質精美、彩圖清晰,報道且緊跟主旋律,可讀性強,為促進老區建設鼓與呼,成為老區人民的精神糧食。據悉,近年《源流》在全國成千期刊中脫穎而出,獲評最美期刊,實至名歸。
誠然,改進提高空間是有的,期望建黨100周年,《源流》以新面貌示人,給人以更多驚喜。
伍 ?超 ?吳川市老促會
湛江市老促會積極宣傳黨和政府關心支持老區建設的方針政策,以講好“老區革命故事、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故事、老促會故事”為重點,積極營造支持老區建設發展的輿論氛圍。
市老促會與《湛江日報》聯手,在該報開辟的“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巡禮”專欄已刊登的,都是老區村莊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的先進典型。
市老促會以精準扶貧為老區宣傳重點,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宣傳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的先進典型,激勵老區人民斗志,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幸福老區。
作為老區工作宣傳報道的通訊員,我最深刻的體會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增強責任感;要深入基層接“地氣”,心系老區,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功,才能譜寫出新時代老區人民的精神風貌和老區建設的美麗華章。
陳麟育 ?臺山市老促會
我自2016年起負責臺山老促會的宣傳工作。五年來的宣傳工作,我體會到,做好老區宣傳工作,首先要有一股“牛”勁。5年多來,我撰寫稿件1000多篇,被各級采用的稿件達600多篇。
我撰寫新聞宣傳工作講究一個“快”字。為了做到快,即采訪快、寫稿快、發稿快、刊登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我堅持白天下鄉采訪,回來后就利用晚上時間在家里或獨自回單位繼續用鍵盤碼字寫稿,時常寫到深夜時分,直到寫好稿件向相關刊物與網站發了郵件后,才得以休息。如2月19日《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督導檢查老區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2月21日《臺山市橫江老區舊村旅美華僑捐款捐物支持家鄉抗疫》等新聞稿件,都講究一個快字。
我不但寫好文字稿,還自己拍攝照片,用照片形式宣傳老區。拍攝新聞照片常在廣東網“圖說老區”發表,計有20多輯。如省老促會調研臺山市斗山鎮橫江老區村剪影、臺山碉樓堅如磐石 抗擊日寇建立奇功、臺山市老區鎮村疫情防控阻擊戰掠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