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才 冼子杰

羅定市貧困人口約占云浮的47%。目前,全市19791戶52222人貧困人口已實現脫貧,脫貧率100%,33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
強化黨委統攬,扛起決戰決勝擔當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羅定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一號民生工程,納入市委常委會、書記專題會會議的重要議事日程,每月專題分析研判。始終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持續壓實“書記抓、抓書記”主體責任,推動政策資源層級下放。始終堅持超前研判、超前部署、超前行動、超前預置,把“產業脫貧”作為最有效、最穩健的途徑,建立8大特色產業扶貧片區,全市統籌特色產業扶貧項目發展。
強化支部建設,鍛造堅強戰斗堡壘
該市開展農村黨組織“三化”(規范化標準化特色化)行動,1680名黨員中心戶投入到“村、組、戶”三級黨建網格,6000多個“微網格”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把黨的領導落細落小到每一個扶貧單元,打造了加益鎮合江村等60多個示范村。抓戰斗力提升。開展農村頭雁優化提升行動,調整配強村級書記11名,引進30名脫貧急需型人才回村任職,91名村書記入讀“村干部大學生班”獲得大專學歷,全面完成鎮村干部全員輪訓,有效提升了頭雁引領脫貧能力。抓帶動力提升。投入專項幫扶啟動資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92個,全面消滅集體經濟收入空白村(社區),省定貧困村平均集體經濟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
強化干部帶頭,吹響盡銳出戰號角
羅定聚力鍛造一支思想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扶貧工作隊伍。把脫貧攻堅作為檢驗初心使命的“戰場”。縣處級領導帶頭“一對一”聯鎮掛村,全市各級黨員干部包村包片包戶,蹲點助力扶貧企業和貧困戶,幫助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等問題。全市82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全部復工,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返崗率達90%。把脫貧攻堅作為鍛煉干部的“熔爐”。緊扣脫貧攻堅量才任用,選拔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擔任鎮街“一把手”;選派1113名熟悉“三農”工作的干部駐村聯戶,充實一線攻堅力量。把脫貧攻堅作為選拔干部的“考場”,先后提拔重用了86名脫貧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提振干部的精氣神。
強化特色優勢,探索黨群聯動路徑
整合本地資源和省市對口幫扶力量,大膽探索脫貧發展新路徑。推進“黨建+產業”幫扶,發揮“黨支部+貧困戶+鄉賢+企業”聯絡機制,引導各方力量參與“現代農業+”“現代南藥+”等產業模式,建立了省內首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帶動在貧困戶參與,合同簽訂率達93%。推進“黨建+就業”幫扶,建立村企共建對口支援工作機制,大力推進“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粵菜師傅”三大工程,以“技能幫扶”拓寬貧困群眾就業渠道。累計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1.4萬多人;41個“黨支部+扶貧基地”返聘貧困戶2210人。推進“黨建+電商”扶貧,開展“黨旗領航·電商扶貧”行動,成功申報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承辦全國、全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現場推進會,不斷提升扶貧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