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國

“我是共產黨員,又是大學生‘村官,這個時候必須站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抗疫期間,走村串巷為村民測量體溫、作防疫宣傳,是大學生“村官”宋國羽每天工作的主要內容。
入戶排查21次,測量體溫314人次,逐戶宣傳1446人次……連續十幾天超負荷工作,讓宋國羽看起來顯得十分疲憊。
“我是共產黨員,又是大學生‘村官,這個時候必須站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但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彼螄鹫f話的聲音不大,但鏗鏘有力。
1993年出生的宋國羽,在大學畢業后,放棄高薪職位的誘惑,回到老家云南省紅河州屏邊苗族自治縣新現鎮吉咪村做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她的同學很不解:“為什么不留在城市,要跑去山里吃苦?”宋國羽笑了笑,說:“我的青春要在山野盡情綻放?!?/p>
宋國羽既是一名大學生“村官”,同時也是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雙重身份意味著雙重責任,為了兼顧兩頭繁重的工作,她極力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經常是凌晨1點入睡,4點半就起床。
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幾乎沒了休息時間。她自嘲地說:“我是屬雞的,屬雞的人最勤勞了?!?/p>
這個姑娘最美的4年青春時光,都奉獻給這個村莊。和其他90后小姑娘一樣,宋國羽喜歡唱歌、追劇,但是在工作面前,任何休閑活動都要往后放。但她說,從不后悔當初的選擇。
吉咪村有11個村民小組,量多面廣。為防控疫情,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宋國羽與其他黨員干部一起進村入戶,全方位、無死角地排查。有時入村調查時碰到農戶不在家,她就耐心地多次上門,直到找到人為止。
村民王鳳英年前從廣東打工回來,被列為疫情排查檢測重點對象。“每天上門來測體溫,我都有點煩她了!”王鳳英說,一開始,她對這個大學生“村官”很抵觸,小姑娘也不介意,一遍遍給她講解疫情的嚴重性,連續十幾天上門給她量體溫。最后,王鳳英終于理解這個小姑娘是真的為自己的健康著想。
疫情發生以來,宋國羽一直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自己家里根本顧不上。87歲的爺爺想她了,也只能通過電話聊幾句,哥哥和她一樣在村子里奔走忙碌,兄妹倆卻很少碰面。
“盡心盡責地工作,才能更好地實現一個大學生‘村官的價值。”宋國羽的話語里,有著同齡人少有的成熟與堅韌。她的踏實肯干,也讓她連續三年被評選為“優秀大學生村官”。
問及下一步打算時,宋國羽說,她的使命還沒完成——疫情還沒結束;她的愿望還沒完成——看到家鄉脫貧致富……
來時一身書卷氣,此刻兩腳泥土香。這個90后大學生“村官”,在這個春天,成為“最美逆行”者中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摘編自七一網 七一客戶端/中國紅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