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寒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舉國上下,全民戰“疫”。濟南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山東省省會,在疫情防控上任務艱巨。
面對洶洶疫情,濟南如何有效應對,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如何提高醫療能力,做好病例救治?如何保障應急物資供應,穩定市場?如何引導輿論,樹立百姓戰“疫”信心?如何馳援疫區,恢復經濟發展?一系列問題考驗著濟南的決策者,也考驗著濟南這座城市的應急能力和動員能力。
事實證明,戰“疫”路上,千萬濟南人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市委市政府精準施策、領導班子全面督導、醫護人員沖鋒在前、科研人員強化攻關、基層黨員下沉社區、社會各方善行義舉,還有白衣戰士“逆行”出征、醫用物資星夜馳援......在與疫情蔓延的賽跑中,“硬核”濟南爆發出的城市力量和擔當精神令人震驚、更令人贊嘆。
盡管戰“疫”仍在繼續,但看著一項項抗疫舉措嚴格執行,一例例病患相繼治愈出院,一件件醫用物資下線運出、一個個民眾加入到戰“疫”行列,我們看到了戰勝疫情的希望,相信我們一定可以迎來春暖花開的濟南。
戰“疫”,濟南有速度
疫情之兇猛,令人措手不及。但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濟南用“濟南速度”開啟了一場與病毒持續賽跑的戰“疫”。
建立強有力的指揮調度機制
濟南迅速召開專題會議貫徹落實防控舉措,建立了強有力的指揮調度機制,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擔任雙組長(總指揮)的全市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并根據疫情進展由8個工作組增至12個工作組、1個一線醫護人員后勤保障專班,一條條信息迅速向指揮部匯集,一條條指令從指揮部迅速向全市各地下達。
領導班子前線指揮督查
1月24日,隨著濟南開始陸續出現確診病例,全市應對處置的節奏和效率陡然加快,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兵分多路,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到一線督導檢查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帶動各級黨員干部迅速行動起來、匯集最大合力應對疫情蔓延擴散。
科學研判,精準調度
1月30日,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召開會議,李蘭娟和專家咨詢委員會與會專家視頻連線,對當前全市疫情形勢、醫療救治和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做了針對性研判。
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通報
截至2月15日,濟南共召開5場新聞發布會,本著準確及時、公開透明的原則,將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的疫情防控總體情況和重要舉措及時發布,邀請中共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副市長王桂英以及衛健、商務、市場監管、經信等部門領導和防疫專家出席,從組織架構到防控措施,從確診病例到醫療救治,從督導檢查到市場供應等方面,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戰“疫”,濟南有力度
疫情來勢洶洶,必須有科學的研判、高效的調度、全面的統籌與精細嚴密的章法,才能讓濟南在這場生死競賽中掌握主動、步步為營、有章有法地與疫情蔓延搶時間。
“四個百分之百”阻斷疫情傳染
濟南果斷決策,在阻斷疫情傳染上堅決落實“四個百分之百”硬要求,切實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搶在病毒進一步擴散前,找出攜帶者、阻斷傳染源。
堅決“堵”。
濟南每天出動1.9萬人員力量,緊盯全市45個高速出入口、28個國省道出入口和市區4個火車站、1個飛機場,設立一線疫情防控檢查點,截至2月5日累計檢查237.32萬人次、入濟車輛88.94萬輛,守牢防線嚴防輸入。
全面“查”。
濟南依托區縣、鎮街、村居三級網格化工作體系,對湖北來濟人員進行拉網式、地毯式摸排,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截至2月6日累計核查1月6日以來湖北來濟人員8695人、武漢來濟人員6245人,做到了底數摸清。
嚴格“篩”。
濟南緊急配置檢測設備、培訓檢測人員,全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日檢測能力達到最高2060人份。截至2月5日24時,全面完成3320名湖北來濟未滿14天人員的核酸檢測抽樣送檢工作,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應檢盡檢,提前排查了隱患。
集中“控”。
濟南嚴格落實疫點隔離管控制度,對出現確診病例的小區、樓宇全部進行隔離。截至2月5日24時,已對18個疫點進行了隔離。2月7日,首個隔離滿14天的家庭一家三口“出關”,這是濟南全體人民全面落實防控要求、共渡難關的真實縮影。
重點“管”。
濟南嚴格落實農村、社區、小區防控措施,發布管理“十個一律”通告,對全市5551個村、847個社區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
規范“診”。
濟南規范建設發熱門診62家,完善發熱門診就診及轉運流程,凡湖北來濟人員一律通過120負壓急救車轉運,凡發熱門診一律實行實名就診,做到了重點人員發熱門診就診的閉環管理。
盡銳出戰科學防治
濟南市成立防控專家咨詢委員會,包括李蘭娟院士等國家級、省級專家7名,成立21名公共衛生專家組成的疫情處置專家組、20名醫療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治專家組,為戰勝疫情凝聚了專業智慧力量。
6家定點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集中病例、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四集中”措施,全力救治患者、做好醫學觀察,奮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此外,出臺中醫藥防治方案,對病例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統籌全市醫療資源,組建醫療救治3個梯隊,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分批次投入使用;強化醫保支持政策,確診和排除患病人員治療費均是醫保先報銷財政后兜底。截至2月13日,濟南已有11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給泉城百姓吃下了一顆“戰疫必勝”的定心丸。
戰“疫”,濟南有廣度
疫情防控中,“風雨同舟、共渡難關”不再只是一句口號。濟南戰“疫”擂鼓敲響后,各級部門、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共同行動,全方位防控疫情,攜手共渡難關。
部門聯動發力防控
衛生健康系統廣大員工迅速全員返回工作崗位,疾控系統實行24小時工作制,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市場監管局嚴格監管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哄抬物價和藥品、醫療器械市場供應等重點領域,確保市場秩序穩定;市商務局確保省會市場蔬菜糧油供應充足,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市司法局發布疫情防控有關法律常識;市交管局全力保障物資運輸;市城管局全力做好醫院周邊垃圾處理和防疫工作;市旅發委通知暫停燈會,暫閉景區、公共文化場所,取消大型文化活動......
企業開足馬力保物資供應
動員全市防護用品企業想方設法提高產能,支持疫情防控。各科研企業通宵達旦科技攻關,山東英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山東艾克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快速推進核酸檢測做出貢獻;濟南移動、山大地緯為遠程診療護航;浪潮集團發揮自身大數據方面的優勢,配合有關方面對武漢重要區域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為疫情防控提供決策參考。
信息化手段支持疫情防控
濟南依托微信小程序,開發了“濟南疫情防控平臺”,方便市民及時準確地查詢和掌握疫情相關信息及防控相關措施。以漱玉平民藥店為依托,開發了基于微信小程序和漱玉平民公眾號為載體的口罩預約系統,為廣大市民有序提供口罩。
戰疫宣傳引導鼓士氣
為鼓舞全面戰“疫”的士氣,濟南依托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開設專題專欄,設置疫情防控發布平臺,每天定時發布疫情動態、防治知識,講述戰疫一線故事、嚴厲打擊網上造謠生事,將黨委政府的聲音和疫情防控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千家萬戶。同時,推出一組組公益廣告,傳播防控知識、致敬白衣天使、贊頌一線英雄、慰問病患同胞、鼓舞國人士氣,為疫情防控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讓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聲音深入千萬濟南人的心。
戰“疫”,濟南有溫度
疫情無情,但人間有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深明大義的濟南人再次經受住了考驗,用一張張摁滿手印的請戰書、一聲聲堅強有力的“加油”、一次次腳踏實地的檢測、一次次傾盡所有的星夜馳援、一條條溫暖有力的支持政策,體現這座城的溫度和深情。
白衣戰士“逆行”出征
援鄂醫療,英雄出征。濟南以最快速度落實11名醫務骨干,在大年初一奔赴湖北,緊接著,第二批3名、第三批8名、第四批16名、第五批22名......集結出發,在最危險的地方與病毒戰斗。
醫用物資星夜馳援
一份捐贈,一份力量。齊魯制藥購買4萬只口罩緊急發往武漢,后又追加200萬元捐款;浪潮集團第一時間調集近10萬件緊缺醫療物資送往武漢、黃岡;齊魯制藥將自己訂購的12臺排風機組設備轉運武漢火神山醫院;老牌企業小鴨將50臺最先進的殺菌消毒洗衣機捐給雷神山醫院。還有無數像它們這樣有擔當的濟南企業踴躍行動,用各種方式為抗戰疫情貢獻力量。
防控疫情 黨員先行
濟南開展“防控疫情、黨員先行”活動,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派出市直機關工作人員1708名,組成服務小組854個,深入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五道戰疫志愿者“招募令”
阻斷疫情從我做起。2月4日起,共青團濟南市委連發五道志愿者“招募令”,短短5天時間,相關報道的綜合點擊量超過3500萬次,超過3100位市民報名參加,1196名青年志愿者陸續奔赴全市80多個一線防控崗位......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泉城廣大市民,用敢于擔當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來回應這場疫情大考!
政策扶持復工生產
濟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研究出臺《關于積極應對疫情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17條“高含金量”的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共克時艱;市政務服務大廳開通了所有辦理事項的網上辦理渠道;濟南出租車行業推出減免份子錢方案,并為的哥的姐發放防護服、護目鏡、燃油補貼等,保運輸、保暢通。
措施應對返程客流高峰
為保障鐵路返程人員快速分流,減少人員聚集、防疫情擴散,濟南連夜出臺公交精準對接、滿載率不超過50%、各區到站接人、居家隔離留觀14天等8條措施,做好接站、相關安置及留觀措施。
“讓溫暖跑的比病毒更快!”只要我們堅持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十六字要求,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終將過去,明天更加燦爛。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