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參加20周年高中同學聚會的邀請函,我激動不已,百感交集。人生有多少個20周年啊!時光飛逝,分秒運轉,一晃我們都快進入到不惑之年了。
“去,我去!再忙我也要抽出時間參加!”當昔日同桌李兵在微信里告知我同學聚會的消息時,我興奮地這樣回復。
聚會前的幾天,是我最難熬的日子,我整日魂不守舍,期盼時間過得快些。往日的情愫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不時地騷擾我的神經末梢。回憶又像打開了一個五味雜陳的寶盒,高中的匆匆那年歷歷在目,忽隱忽現。多年不見那些老同學的影像和那些熱血迸發的青春故事,縈繞于我的腦海,使我不能自已。
翻開高中時的合影,最后一張是我與李兵的合影。合影中的李兵勉強的笑容里帶著幾絲惆悵;我卻在真實抑郁中帶著幾絲堅定。兩個曾經朝夕相處,相依相伴三年的同桌,用兩種不同的表情憧憬著未來,攝影師用快門記錄了我們最后的記憶。
我把它放在了高中影集最后一張,除了作為我高中生活結束的標志外,更是為了紀念我最后那段刻骨銘心的抉擇。在四面楚歌中,我選擇了投筆從戎的軍旅年華,走出了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人生之路。促使我這樣做的,除了我危難的家庭外,還有與我競爭的同桌李兵。
我打開了回憶的閘門,思緒須臾間回到了多年前的六月。
……
還有一個月就高考了。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經歷了長時間緊鑼密鼓備戰,此時同學們的學習水平和應試能力基本上是燒成的磚——定型了。最后厲兵秣馬的日子,我們緊張的神經高速運轉,一刻也得不到停息。加上班主任王老師晨鐘暮鼓地鼓動,各科老師層層加碼的專項輔導,我們倍感生活于水深火熱中,簡直快要窒息了。
恰在這時,教學樓外貼出了一份保送師大的簡報,像一枚落入水中的石子,在同學們心中蕩起層層漣漪。簡報上說,學校要報送2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到師大就讀,條件是9門課程的會考成績達到5A4B即可。A級、B級是評定會考成績的標準,A級優等,B級良好。看來,5A4B的標準說明保送的門檻不是很高。
同學們議論紛紛,可是真正志愿保送的不多。作為重點中學的學生,大家都是從各鄉鎮尖子生里優中選優選出來的,都有遠大的志向,也都想通過高考驗證自己的實力,選擇更好的大學,誰會輕易選擇保送上師大呢?然而,我卻興奮不已。我愿意保送讀師大9門會考成績,我考了8A1B,差不多全優,遠遠超出了保送標準,我堅信有實力。頃刻間,人生的十字路口擺在我面前。面對突如其來的喜訊,我思潮騰涌,想起三年高中生涯,夜不能寐。
高中三年,父親拖著久病不愈的羸弱身體,靠撿破爛供應我完成學業。那年春節前的一場大病,父親險些撒手人寰。經過搶救,他才從死亡線上脫險,身體卻每況愈下。殘酷的現實,讓我明白上大學意味著什么。高昂的費用對一個貧困家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對父親來說,繼續攢學費供我上學,更是把他再次推向崩潰的邊緣。唏噓中,我曾經有過退學的想法,但被父親嚴厲訓斥。父親說,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我上完大學。父親為了繼續供我上學動了不少腦筋。思忖了許久,父親說,現在大學畢業生不包分配了,將來你還是選擇一個畢業后有工作的大學,上完后早點就業。
父親的話激勵我堅持到了畢業時刻。思慮父親的想法,保送師大,將來當老師早點就業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只有將來有個穩定的工作,才能盡早回報家庭的無私付出和父親的無限大愛。
回到家后,我把保送上師大的想法和家里人說明后,獲得了家里人的大力支持。我心里的一塊石頭才算落地。
當我把想法向王老師說明后,他也表示支持。作為老師,他見證了我求學的心酸經歷。他比誰更明白早點就業,對一個貧困家庭意義有多么重要。
人的理想更多時候會受現實左右,我的人生就在那一刻綁定在了成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抉擇上。我的想法一經公布,引起了同學們的異議。大家覺得,憑借我的實力,完全可以考更好的大學,選擇更好的職業。反對我的同學里面,包括我的同桌李兵。但我癡心不改初衷,有誰了解我的苦衷,有誰了解我的家庭呢?家庭為我付出了那么多,能夠堅持完成高中學業,我已經很知足了。
等待是一種煎熬。當王老師接受了我的申請后,煩冗復雜的上報公示程序還要一步步地走下去。到7月初高考,要進行3次張榜公示,才能最后定下來。可我一天也等不下去,只要沒有定下來,我的心就一直惴惴不安地懸著。只要最后一榜不公布,我的選擇就一直是空中樓閣。我的耳邊時常響起《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優美旋律,我用這首歌慰藉著自己,過好焦急等待的日子。
天有不測風云。僅僅過了五天,我的同桌李兵擊碎了我的教師夢。那天,學校剛剛進行了完一場摸底測試,曾任班體育委員、一向名列前茅的學霸李兵名落孫山,連班前20名都沒進去。接踵而來的高考,繁重的復習,接二連三的記憶衰退,讓他最后緊繃的神經斷了。李兵開始懷疑他的能力,擔憂他的前程。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他開始健忘、眩暈、失眠、盜汗,神經衰弱。
不行,我要參加保送。他說,如果讓我高考,我肯定考不上,三年高中白上了。他誠惶誠恐,郁郁寡歡。一言既出,在同學們當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同學們覺得,他因為一次失誤,擔心高考落榜,選擇保送的想法太幼稚了。
我心頭一緊,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可能我的努力會功虧一簣。這不是什么好消息,憑借李兵在王老師心中的印象,憑借他在同學們中的威信,憑借他擔任班干部的優勢,絕對是半路上殺出的一匹黑馬,絕對是我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盡管他會考成績5A4B,沒我好,但是上述三個硬性條件,再加上他的堅持,決定了我根本無法與他競爭。
最初,我原以為他只是說說而已。誰知情急之下,他竟然找到了班主任陳述了他的想法。與支持我參加保送的意見截然相反,王老師不同意李兵的想法。王老師的理由很簡單,他說,你太優秀了,不要為一次模擬考試的失敗擔憂,要排除雜念,堅定信心,考重點大學一點問題沒有。
王老師的勸導和同學們的開導并沒能說服李兵。李兵的心理負擔每天都在加重,他一天都難以堅持。好像落榜的悲劇馬上就要發生一樣,他過得渾渾噩噩,頹廢不堪。為了能取得保送資格,他不惜動用了他有背景的家人死纏著王老師。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漸漸失勢,希望漸漸化為了泡影。當時的我多么孤立無援啊,既沒有班干部的優勢,又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只能等待著凄慘的結局來臨。李兵憑著他的優勢占據了上風,順利入圍了第一批上榜名單。
昔日關系密切的同桌,轉眼間成了利益上的對手,結局的慘淡對我而言只是時間問題。我沉淪了,心灰意冷。很快,王老師找到了我做工作,他說,沒事,你要想當老師的話,可以通過高考考師范嘛。憑著你的實力,絕對能考上。我卻一點也聽不進去,王老師處事的不公,偏心的決定,讓他的解釋蒼白無力。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局,我一度陷入傷悲中不能自拔。我想不開,最終的決定不是靠響當當的會考成績說話,而是靠人情、靠權勢。我第一次感覺世界有失公允。人生的初次選擇如此凄慘落幕,還沒有拉開序幕就輕而易舉地戛然而止。我很難受,一個人傷心時躲到校園僻靜的一處偷偷地哭泣。回家后,我沒有向家人說出實情,只是說遴選時我的條件不夠。父親沒說什么,繼續鼓勵我放下包袱,接著應戰。
混沌了幾天之后,我開始重新設計我的出路。保送當老師的愿望落空了,我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為了不讓我的家庭再為我負累,為了父親不再為我遭受折磨,思來想去,我選擇報考軍校。我明白我的選擇實質上是一種賭注,賭注只有兩種結果,非贏即輸。軍校除了高考成績過關外,關鍵身體素質要過關。每年全校不到10人的軍校錄取指標,使不少莘莘學子望而卻步。當我的想法一說出,同學中譏諷我的占大多數。在他們看來,屈指可數的錄取指標,我只是在孤注一擲,好運怎么會降臨到我的身上呢?
隨著第三次張榜公示,李兵的保送基本上板上釘釘了。他聽說我報考軍校的消息后,詫異地問我為什么。我說,為了盡快從絕望中走出來,再次面對一個真實的自我。李兵怔了一下,而后握住了我的手說,對不起,我讓你傷心了。
最終,李兵如愿以償地保送上了師范,我的軍校也好夢成真。分別時,他特意找到了我說,請原諒我的懦弱,我也是萬不得已,我不想讓同學們看到曾經優秀的我高考落榜。我說,沒什么,是你讓我學會了堅強,在絕望中找到了希望。我們各自在絕望中選擇了前程,不過一個是隨遇而安,一個是絕路逢生。
在他的提議下,我們照了一張合影。合影中,我們都刻意恢復往日的情感,重溫往日同桌時的團結協作情懷,但又心態各異,所以我們回不到過往的時光。最終,不同心情的我們定格成了永恒的記憶——那就是我高中影集的最后一張照片。
……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這20年,我幸運地完成了兩次轉變,一是由地方青年向合格軍人的轉變,二是由一名軍校學員向一名部隊基層指揮員的轉變。而李兵的轉變只是加上了老師的頭銜。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中,我們各自訴說著分別20年的人生之路。經過和李兵的交流,我得知他生活跌宕多舛。保送入學后,嚴重的神經衰弱導致他連續休學兩年,因沒有修夠學分,本科降為了專科,還險些沒有畢業,最后只拿了個大專文憑,找到了一份初中教師的工作。
聽了我的軍旅介紹后,他心悅誠服地感嘆,還是你好,你選擇的軍旅人生,值得我好好學習。而我高中畢業時圖一時的安逸,迷失了方向,在征途中畏縮了,讓艱難的大學苦苦折磨了我五年,真是報應啊!
我笑了笑,說,人生只是道路不同而已,得失不必計較。我走到今天除了貧困家庭的驅使,最終還得感謝你當初的選擇。沒有你和我的競爭,我看不到我的不足。我當時沒給自己正確定位,只是在絕望中給自己找了個出路,而現實讓我必須振作起來,沒想到這樣反而成就了我的另一種人生。
他怔了一下,爾后意味深長地說,你說的對,世界上有一種出路叫絕處逢生。
作者簡介:陳德勝,天津靜海人,本科學歷,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長期供職于武警部隊,曾歷任部隊排長、指導員、政治機關組織股長、副主任。年少時喜歡寫作,堅持日常練筆。機關任職期間,多次參與單位大型活動材料撰寫。多部作品見于《中國文藝家》《參花》《鴨綠江》《花溪》《現代作家》《文學欣賞》《文學世界》《小小說大世界》《讀書文摘》《文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