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盤錦遼油寶石花醫院 遼寧 盤錦 124010)
腦梗塞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其主要指患者腦部出現血液供應障礙引發的腦部組織壞死癥狀,該疾病病發會導致患者四肢偏癱、昏迷,病情嚴重的還會引發患者出現肺部感染、腦水腫等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2]。本文通過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出現的心理狀態以及治療方案進行分析,旨在為該疾病臨床治療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腦梗塞患者200例作為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各100例患者,其中研究組患者年齡50歲~80歲,平均年齡(64.8±4.2)歲,平均體重(58.6±5.7)kg,男女比例1∶1。對比組患者年齡50歲~80歲,平均年齡(64.5±4.5)歲,平均體重(58.5±5.5)kg,男女比例1∶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符合WHO關于該疾病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臟器疾病者;(2)藥物耐受性檢測指標低于正常水平者。
給予對比組心理治療,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傳,通過對疾病病因、病程以及治療方案進行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此外還可通過成功治療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患者患病,應該盡量多的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患者鼓勵,當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時,可通過聯合患者家屬或心理干預教育等方式,引導患者舒緩情緒。當患者出現心理疾病后,可引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情緒宣泄,通過傾訴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緒。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度洛西丁(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63)藥物治療,一日一次,一次60mg,采用口服的方式接受治療。以上治療均持續4周后對比療效。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參考患者接受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評分減少90%以上為顯效,評分減少60%至90%為有效,評分減少60%以下為無效。觀察兩組患者焦慮、憂郁、煩躁、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緒發生比例。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焦慮、憂郁、煩躁、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緒發生率與對比組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不良心理情緒發生率對比[n(%)]
腦梗塞是中老年群體高發疾病之一,動脈炎、病毒感染、血栓以及肌纖維發育不良等均易導致病發,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突然猝倒、半身不遂、言語障礙等。目前針對該疾病主要采用溶栓、抗凝藥物控制治療,患者接受對癥治療后臨床癥狀往往能得到顯著的改善,但治愈率較低[2]。
腦部大面積的腦梗塞常引發患者言語功能障礙、四肢運動功能障礙等,以此極易導致患者出現不良情緒甚至心理疾病,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腦梗塞患者常出現焦慮、憂郁、煩躁、急躁四類心理狀態,這類心理特點會導致患者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降低,從而不能更好的配合醫師治療,最終延長治療時間,不利于患者康復[3]。
度洛西丁被廣泛的應用在抑郁癥的臨床治療中,其主要成分為鹽酸度洛西丁,其通過CYP2D6和CYP1A2代謝能發揮極高的神經抑制作用,以此達到治療效果。患者在接受該藥物治療后,其臨床癥狀能夠得到顯著的改善,且該藥物的使用不易引發不良反應,在大幅度減少患者并發癥或不良反應的同時,還提高了患者后期康復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4]。
結果顯示,行度洛西丁聯合心理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腦梗塞患者在疾病的影響下,會出現焦慮、憂郁、煩躁、急躁等心理狀態,而針對這類癥狀,臨床可通過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度洛西丁藥物展開針對性治療,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